作者| 艾青山
编辑| 刘渔
永辉超市,正被叶国富带到一个十字路口上。
在3月29日永辉的2025年度全球供应商大会上,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叶国富宣布,将亲自筛选首批200家核心大供应商,并直接向战略供应商提供一把手服务。
此举正是叶国富掌控永辉超市后一系列变革措施的延续,也预示着这家超市巨头在供应链层面的深度变革已全面展开。
3月17日,永辉超市在临时股东大会上完成了“权力交接”,会上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由叶国富担任组长,这标志着永辉超市正式进入"叶国富时代"。
永辉公告显示,改革领导小组中并无永辉超市前CEO李松峰,在新一届五个非独立董事席位中,"名创系"占据三席,"永辉系"仅剩董事长张轩松和董事张轩宁兄弟二人。
随后,永辉宣布CEO将进行全球招募,也就是说,原CEO李松峰正式出局者。(详见《》)
在李松峰任职期间,永辉用9个月时间完成约41家门店的调改工作。但叶国富如今提出了更激进的目标——2025年调改200家左右门店,关店250-350家,并计划至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的调整。
叶国富接手后迅速行动,3月18日便宣布将黑龙江、吉林两省的12家门店整体转让给东北区域零售龙头比优特集团,既符合关店计划,也为后续调改提供现金流支持。(详见《》)
有市场数据显示,永辉超市目前全国共有门店743家,按照计划年底将不足500家,相当于砍掉三分之一的门店,较2024年初的千余家减少一半。
据财报数据,永辉超市2024年预计净亏损为14.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亏损更达22.1亿元。而名创优品为成为永辉超市最大股东,此前斥资62.7亿元收购29.4%股权,这几乎耗尽了公司全部现金储备。
也就是说,永辉对于名创优品来说是一场豪赌,这恐怕也是叶国富对永辉如此积极且激进的重要原因。
动刀永辉,叶国富选择从自己最熟悉的供应链领域入手,尝试去除中间商、聚焦核心大单品。这其实与名创优品的模式一致,当年叶国富正是凭借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使名创优品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
在全球供应商大会上,叶国富重申了"四化三力三变"的改革规划,其中"三变"专指组织变革、运营变革和供应链变革。叶国富明确表示,KA代表的是传统模式,将带领永辉砍掉KA环节,聚焦精力为消费者打造大单品、核心单品。
根据永辉超市的规划,2025年计划上架60支新品,孵化出至少10支超过1亿元的超级战略大单品;与供应商的合作目标是三年内共同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通过3-5年供应链生态建设,推动自有品牌达到永辉整体销售额的40%。
显然,在叶国富种种改革之下,组织架构也会进行调整。
据媒体报道,今年2月,永辉超市在营运上实现"总部-大区-门店"三层管理,全国划分为28个大区,减少了管理层次。全国调改小组与各大区保持实时互动,岗位设置一一对应,确保调改理念与步调的一致性。
当然了,尽管叶国富表现得充满信心,但永辉超市仍面临着诸多考验。
一方面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山姆、盒马等即时零售平台持续发力;另一方面是"胖东来"模式的市场验证期可能短于预期,长期下来未必能够提高门店效率。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今部分调改门店甚至回归调改前水平,也有市场数据也显示,广州南沙万达店、成都锦江文华广场店等调改店在开业两三个月后,客流已明显回落。
永辉超市何去何从,如今依旧要打一个问号,叶国富的入主,到底对永辉是好是坏,现在恐怕还很难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稿件内容沟通: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号)
更多内容请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