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是中美巴拿马运河博弈的最后一天。这一天,也是长江和记实业原计划与贝莱德签约的日子。因遭到民众强烈反对,随后其宣布“暂缓签署”。距离签约还剩下最后24小时,美国突然表态支持李嘉诚出售港口。李泽楷撇清关系,称旗下的盈科拓展与长江和记“无任何股权关系”。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将审查此次交易。然而,李嘉诚并未悬崖勒马,而是试图用“暂缓签署”的幌子来掩盖其与美国方面私相授受的行径。3月初,长江和记宣布与黑石集团达成交易。
面对官方五次严厉喊话,李嘉诚却不以为然,反而拿出一组财报数据回应,试图证明这次交易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然而,这种自欺欺人的手段并没能瞒天过海,反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满。《大公报》连续发问,外交部点名批评,反垄断审查启动,这一连串行动彻底粉碎了李嘉诚的侥幸心理。
随后,李嘉诚放出“暂缓签署”的烟雾弹。实际上,这不过是其惯用的“缓兵之计”。一方面,他试图通过拖延时间来淡化舆论压力;另一方面,他可能在暗中与美国财团重新协商交易细节,甚至寻找其他买家。
这种“暗渡陈仓”的操作,不仅暴露了资本对国家利益的漠视,更印证了其逻辑的虚伪本质。但国家和民众不会因为“暂缓”而遗忘,李氏家族企图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将不会得到宽恕。
当然,李嘉诚的背后,少不了美国的怂恿和支持。3月29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布鲁斯公开表示: “美国很乐意看到本土企业取得巴拿马港口的控制权。”这种赤裸裸的政治表态,彻底撕碎了“商业交易”的遮羞布。
收购方贝莱德财团作为全球最大资管巨头,与特朗普政府关系密切,其董事会成员半数以上是五角大楼前高官。如果完成了这次收购,贝莱德将掌握全球10.4%的集装箱吞吐量,相当于在中国海上运输的咽喉处架上了美军的瞄准镜。
然而,美国的战略图谋还远不止于此。控制巴拿马运河,意味着美国可以随时对中国商船加征高额费用,甚至切断中国的海上运输通道。
特朗普政府曾叫嚣: 每艘中国商船需缴纳150万美元过路费。一旦港口交易完成,这种威胁将成为无可避免的现实。更为深远的是,这场交易是美国“重返巴拿马运河”战略的关键一步。
巴拿马运河作为全球贸易的核心通道,其控制权直接关系到全球霸权。美国通过资本手段重新掌控运河,不仅是为了遏制中国,更是为了巩固其全球霸权地位。
李嘉诚深知,此次交易可能存在的风险,老谋深算的他自然少不了未雨绸缪。在其宣布“暂缓签署”后,其幼子李泽楷迅速发表声明,宣布盈科拓展与长江和记“无任何股权关系”。这种急于撇清关系的做法,说明李嘉诚已经启动了避险模式。
李泽楷的“切割自保”,当然是出于家族利益的考虑。一方面,他试图通过切割来保护自己的财富和商业帝国,避免交易的负面影响波及到自身;另一方面,他或许也是在为李嘉诚可能实施的“暗箱操作”行为寻找替罪羊。
目前,中企已经停止和长江和记的所有合作。而且监管部门也对港口交易启动了交易审查。李泽楷将盈科拓展和长江和记撇清关系,从法律表面上可以起到一定阻断作用。但是相关部门一旦认真查起来,恐怕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时日不多了,李嘉诚或许早已拿定了主意。李泽楷的“切割自保”,不过是家族利益的最后挣扎。在这场关乎国家利益的博弈中,如果李嘉诚家族仍然一意孤行,自然逃不过历史的审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