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记者 梁婧)最近泰山的机器狗火了,它能在泰山十八盘负重120公斤实现2小时登顶。一只机器狗每天的运输量相当于3个壮劳力,能耗成本不到人工的1/5。这些新技术不仅让“AI+文旅”卷出花,也在二级市场上受到热捧。现在,具身智能不仅被写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也跑出了万亿赛道。很多网友担心机器狗的出现会导致挑山工失业,但是,科技与人文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真正的解题之道在于,如何构建“人机共生”的生态?当机器狗驮着物资登顶时,那些守护着“泰山魂魄”的老师傅,正在用手机直播讲述千年的挑山故事——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活态传承”?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