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市场下跌,A股缩量回调,各种悲观声音不绝于耳,其实,市场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大家都忽略了,下面具体给大家说一下!
大家注意最后一部分的内容,本篇的精华都在其中,大家可千万不要忘记。
一,变盘将至
自从去年9.24之后,股市的定位已经从之前「融资市」变为「投资市」。
在今年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再度强调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稳定股市,让居民直接享受发展红利!
本质上,就是把股市定位为了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的重要载体。
在定位扭转的同时,可见国家兜底稳股市的决心,也日益坚决。
上周日直接增资国有大行5000亿,本质上是释放明确信号:
稳住银行资产负债表,稳住大盘,稳住这个「底」!
在影响股市的一个关键变量—资金面,也在悄然积蓄力量。
过去几年,大量资金从股市流出,流向银行存款、债市。
债市规模从130.86万亿飙升至175.99万亿,三年暴涨45万亿!
要知道,我们的银行存款利率已经跌到1.5%以下,债券收益率也已跌破2%。
存款和债市收益率越来越低,股市的潜在回报却越来越高。
即便如此,资金依然疯狂往存款和债市里躲。为什么?因为这些资金在等一个信号!
等待复苏的实质性数据落地,等正策持续发力让信心回归!
但是随着正策持续发力,这些观望资金会做何选择?
哪怕只有5%的资金涌入股市,也足以掀起滔天巨浪,行情会再次进入上升通道!
二,场外资金洪水滔天!
现在的市场是什么情况?大幅下跌调整后好不容易迎来上涨,量能还是没跟上,很多人一看这不完犊子了?越来越多的人陷入悲观情绪。
但话说回来,在股票市场中涨涨跌跌不是很正常嘛?要真的是一直涨的话,所有人都来股市了。
也正是因为很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所以,总是被表面的涨跌一叶障目。
总的来说,只要长期趋势没有改变的话,短期的涨跌并不需要太纠结,而长期趋势取决于什么?正策消息?资金流向?都不是!而是交易行为!
所以,我们要看的是交易行为,特别是掌握股票定价权的机构资金的交易行为。
你可能会觉得那简直太难了,机构资金多狡猾都知道,但记住一句话,只要他们做了,就一定会留下痕迹!
而且随着各金融模型日臻成熟及计算机算力的提升,可以通过对原始交易数据的收集、筛选、整理和挖掘,并通过模型进行比对后,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特殊现象了。
比如「交易行为」数据,尤其是本身就具有连续性、规模性和重复性的特征的机构资金的交易行为,直接看下图:
上面这张图是我一直使用的大数据系统中反映机构行为活跃程度的「定级分区」数据,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对于三、四级区域来说,一、二级区域的机构行为更为活跃。
而且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价处于一、二级区域交替出现的阶段 ,大概率是机构资金实现了控盘。
当然处于机构控盘阶段的股票并不是没有大波动,相反这时候机构资金可以随意地打压股价,反正也不会有人抢掉他的筹码。
所以,有时候你看到的是股价的大幅波动,其实可能就是机构资金的阴谋,看下图:
这是前几天表现很不错的「菲林格尔」的交易行为数据图,从图中很明显可以看出,即使该股票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上涨,但问题是这一过程并非没有波折。
在面对短短半个月的时间30%的跌幅,这谁能受得了啊。要是刚开始下跌时选择下车也就算了,怕的就是心想着多拿几天,结果实在扛不住才割肉,这边刚下车那边直接拉升。
看数据的话就简单很多,股票在波动时已经处于机构控盘阶段,这就不需要太担心!
三,又是一次反常信号
如果能利用大数据工具,看清楚市场中5000多家股票,究竟哪些处于机构控盘区的话,岂不是很好,看下图:
从这张图中可以清楚看出,目前市场中处于机构控盘区的只有不到500家股票,这个时候更是要看清楚手里股票状态的关键时刻,还有一个数据需要大家了解一下,目前处于锁仓区的股票个数已经创下近两个月的新高!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小雅,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