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说起克里米亚,俄罗斯拍拍胸口说是“人民选择”。
但老邻居唐努乌梁海翻了个白眼:你那套“和平兼并、保护俄语人群”的剧本,咱在上世纪就看过了——一模一样,连字体都没换。
一口老糖再嚼一遍——克里米亚回归俄国
2014年3月16日,一场由俄罗斯主导的克里米亚“全民公投”在黑海北岸悄然登场。投票结果公布得迅速又热烈——96.77%的选民表示支持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
官方媒体铺天盖地,称这是“民族意志的胜利”“历史正义的回归”。但看似自愿的背后,却是铺垫多年的系统操作。
真正的转折点,不在2014,而要从十八世纪讲起。1783年,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签署命令,宣布克里米亚正式并入俄国。
这个决定是在克里米亚汗国被俄军三次入侵、内政崩溃、亲俄傀儡控制地方后强行“吸纳”的。俄国为此设立“塔夫里达州”,驻军建港,彻底将克里米亚纳入帝国版图。
1954年,苏联将克里米亚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划归乌克兰苏维埃社会共和国。这一变动由赫鲁晓夫推动,过程仓促,程序模糊,但并非如后来的俄方所称“非法转让”。
时间来到2014年,克里米亚突然“宣布独立”,再即刻申请加入俄罗斯。时间之紧凑,程序之简略,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人民深思熟虑”的决定。
更关键的是,公投进行期间,俄军“身着无标志军服”控制了议会、机场、广播电台。国际观察员无法自由进入。
投票选项只有两个:一是加入俄罗斯,二是恢复克里米亚共和国——并未提供“维持现状”或“重新谈判”等中间选项。
公投前一周,大量亲乌政治人物失联,反对意见几乎被清扫一空。公投后不到三天,克里米亚便与俄罗斯正式签署“入俄协议”。
从1783到2014,从军事压制到法律包装,从吞并到合并,俄国在克里米亚上用了整整231年时间,将“强行兼并”打造成“民族归属”。
所以,当俄罗斯说克里米亚“自愿归来”时,唐努乌梁海笑了:这剧情我见过,就换了个海报。
唐努乌梁海的前世今生——苏联的剧本,今天照抄不误
唐努乌梁海,这个今天已经很少在地图上被提及的名字,其历史却跟俄罗斯的“兼并剧本”如出一辙。
它地处今中国西北部与蒙古国之间,面积17万平方公里。早在唐代,它便隶属于中国安北都护府。
清代初期,该地纳入内务府管理,设五旗四十六佐领,由驻札大臣管辖,有完整的政务与税赋体系。
1900年后,沙俄通过“开发贸易”“派遣传教士”等方式进入唐努乌梁海。到1911年辛亥革命时,清廷中央权力衰弱,逐渐失去了控制力。
沙俄趁虚而入,以“保护在当地的俄侨”为名,将这片土地变为“俄国保护区”。同时以俄语教育、卢布通行、官派顾问等手段逐步削弱中方在该地的影响。
1921年,苏俄红军出兵唐努,清除中国驻军,在乌梁海设立“图瓦人民共和国”,扶植亲俄政权。
这一政权虽然号称“共和国”,实则由苏联派员控制财政、外交、军队。任何中方人员进出均需报备批准。
到1944年,苏联以“图瓦人民请求加入苏联”为由,迅速接纳图瓦为加盟共和国。官方资料称,“全体图瓦公民一致通过”。
而实际情况是,当时图瓦总人口不足10万,其中文盲率高达90%以上,通晓俄语与政治条文者寥寥无几。投票在内务部与军队监管下完成,反对声音被归类为“帝国主义残余”。
从1911年设保护区到1921年扶植政权,再到1944年吸收并入,唐努乌梁海的“去中国化”过程完整展示了苏联如何通过“间接管控—伪自治—公投并入”的三步走实现领土吞并。
今天的图瓦,已成为俄罗斯联邦的图瓦共和国,主要城市克孜勒距中国新疆边境不足500公里,军事与资源设施密集布局。
更讽刺的是,该地人口90%以上为蒙古裔或图瓦人,却几乎不再使用本民族语言。
唐努的教训,清晰地写在纸上。而这份剧本,克里米亚不过是重演新版。
谁还记得被吃掉的唐努?
唐努乌梁海,如今在俄罗斯地图上叫“图瓦共和国”,克里米亚,则已经称为“克里米亚联邦区”。
两者的共同点,不只是都被俄罗斯“合法接收”,更在于它们曾经都被包装为“自愿加入”的典范案例。
但曾经,唐努乌梁海不是“图瓦”,而是清代设置旗佐、明晰版图的固有疆域;克里米亚,也不是什么“天然归属俄罗斯”的圣地,而是靠战争与操控夺取的战略跳板。
俄罗斯的吞并技术,不讲坦克、不讲飞弹,而是讲“程序”,讲“人民公决”,讲“历史正义”。
这一套话术,从沙皇俄国延续至苏联,再一路传到普京治下的现代俄罗斯,堪称“地缘政治的传家宝”。
唐努乌梁海的失去,并非因为武力不敌,而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内政不稳,边防松弛,外交被动;而克里米亚的变更,也并非是民意觉醒,而是精心设计的“选项陷阱”。
今天,世界看着乌克兰,质问俄罗斯是否真的尊重领土完整与国家主权。而我们在东方也不能遗忘,曾有一片名为“唐努”的土地,被“和平吞并”这一术语所掩盖,失声七十年。
克里米亚今天的样子,不是未来的剧本,而是历史的回声。只不过,这声音太熟悉了——唐努已经听过,蒙古也听过,中亚更听过。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个配方从不缺更新包装,只是换个名字,换个口号,主角不变,剧本不变。
历史不会自动纠错,被吃掉的土地,不会自动说话。等到几十上百年之后,那片土地上的人被同化,就无人提及过往了。
参考资料:
中俄关系中的唐努乌梁海问题.理论观察.201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