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态,不做会计科目之间的腾挪,不做资产负债表的粉饰……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状况,体会一下这种自信源于怎样的财务背景。
整体数据:扩张下风控良好
2024年,工商银行总营收8218亿元,减少2.5%;归母净利润3659亿元,增长0.5%。
2024年末,资产总额49万亿元。不考虑任何担保物及其他信用增级措施的最大信用风险敞口为51万亿元,同比增加4.3万亿元。
2024年末,正常贷款占比96.64%,金额27.4万亿元,同比增加2.21万亿元。不良贷款3794.58亿元,增加259.56亿元,不良贷款率1.34%,下降0.02个百分点。
对比2021年至2024年情况可知,贷款余额年均增长约10.8%,4年累计增长37.3%,显现出工商银行业务扩张与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
与之对应,不良贷款规模4年累计增长了29.3%,但同时,不良率保持了持续下降,反映工商银行的风险控制良好。
2024年,工商银行现金分红1097.73亿元,分红比例31.3%,每10股派3.08元。
2024年分红总额最高的几家银行
工商银行:1097.73亿元
建设银行:1007.54亿元
农业银行:846.61亿元
中国银行:713.6亿元
招商银行:504.40亿元
贷款以对公为主
工商银行稳定的数据,存在结构性原因。
从2021年至今,工商银行保持了对公为主的经营结构。
2024年公司类贷款占比61.6%,较2021年上升2.6%。公司类不良贷款2766.31亿元,同比减少161.14亿元,不良率1.58%,下降0.23个百分点。
2024年个人贷款(零售业务)占比31.6%,较2021年下降6.8%,占比降幅明显。个人不良贷款1028.27亿元,增加420.70亿元,不良率1.15%,上升0.45个百分点。
对公不良率下降,个贷不良率增加,此即所谓:“对公改善、零售承压”。
房地产业仅排第6位
按行业划分,工商银行贷款支持行业的前三位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最高,达到23.8%。该行业通常意味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大、运营周期长,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且行业相对稳定。2024年不良率仅有0.37%。
2.制造业,占比为15.1%,为国家经济支柱行业,2024年不良率1.87%,高于工商银行贷款各行业平均水平。
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为14.9%,2024年不良率1.52%,接近平均水平。
也就是说,在贷款规模前三位中,只有制造业不良率较高。但是,结合2021年以来数据可知,工商银行的制造业贷款不良率及不良贷款金额,已连年大幅下降,体现出明显的风控效果。
工商银行2021年至2024年制造业不良贷款情况
不良贷款率:
2021年3.72%,2022年3.02%,2023年2.35%,2024年1.87%。
不良贷款金额:
2021年616.02亿元,2022年589.44亿元,2023年553.59亿元,2024年459.32亿元。
2024年工商银行不良率较高的风险行业包括——
房地产行业(占比5.4%,排第6位,不良率4.99%),
批发和零售业(占比4.7%,排第7位,不良率4.87%),
建筑业(占比3.0%,排第8位,不良率2.98%),
科教文卫(占比2.5%,排第9位,不良率2.11%)。
根据工商银行2021年至2024年5个高风险行业的不良率变化可知,5个高风险行业不良率均处于下降通道中。
相较而言,其中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两个行业风险较高。
房地产业风险得到抑制,但不良率仍处于高位。批发和零售业不良率也处于高位,且下降之后又有所回升。
重点风险:个人贷款
2021年至2024年,工商银行个人贷款各项目的不良率大多呈现上升或波动上升态势,个人贷款的整体不良率,从2021年的0.49%上升至2024年的1.15%,累计上升0.66个百分点,显示个人贷款整体风险逐渐增加。
其中包括:
1.个人住房贷款
不良率逐年上升,从2021年的0.24%增长至2024年的0.73%,累计上升0.49个百分点,说明由于房地产市场波动、购房者收入稳定性变化等原因,导致个人住房贷款的违约风险有所提高。
2.信用卡透支
不良率波动较大,2022年较2021年略有下降,但2023年和2024年大幅上升,从2021年的1.90%上升至2024年的3.50%,累计上升1.60个百分点。这可能与信用卡发卡政策、消费者消费观念及还款能力变化有关,也可能受到经济形势影响,消费者在信用卡透支方面的违约情况增多。
3.个人消费贷款
不良率有一定波动,2023年有所下降,但2024年又大幅上升,从2021年的1.65%上升到2024年的2.39%,累计上升0.74个百分点。这可能反映出个人消费贷款市场的不稳定性,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就业市场状况等因素相关。
综合2021年至2024年数据可知——
工商银行贷款业务中,公司类贷款不良率持续下降,风险管控成效显著。其中,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不良率大幅改善,反映结构性升级与政策支持效果。房地产、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科教文卫等行业,虽政策干预已初见成效,但仍存挑战。
个人贷款方面,个人房贷风险有所攀升,但仍可控,而信用卡和消费贷款的不良风险正在暴露中,应是2025年的防控重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