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企业主们的朋友圈被一条消息刷屏了——国家又出重拳,要给企业“卸包袱”!从中央到地方,从规范收费到减少检查,从税费优惠到融资支持,一套“组合拳”打得实实在在。这波操作到底有多硬核?企业能省下哪些真金白银?咱们一探究竟!
第一招:收费“清单化”,乱收费彻底凉凉!
“收费项目进清单,清单之外别想收!”这句话成了今年企业减负的关键词。工信部刚发布的2025年减负方案明确,要严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垄断企业的违规收费,甚至要搞全国专项督查,发现问题立马整改。比如重庆、河北等地,直接给涉企检查定下“年度次数上限”,企业再也不用应付“三天两头来检查”的烦恼。
更狠的是,国务院新规要求涉企收费必须“合规审查”,以后政府发文件涉及收费的,得先过法律这一关,从源头堵住乱收费的口子。有企业主调侃:“以前是‘收费如山倒’,现在是‘清单之外无收费’,这波操作666!”
第二招:税费优惠再加码,研发企业笑开花
“省下的就是赚到的!”今年国家在税费上继续“放大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到100%,高新技术企业还能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海南飞行者科技光这两项就省了60多万。上海更猛,对小规模纳税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直接减半征收“六税两费”,预计全年减负超1170亿。
连外媒都坐不住了,埃菲社发文称中国正通过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给中小企业吃下“定心丸”。难怪有老板感慨:“以前税负重得喘不过气,现在政策一来,账上立马多出几十万流动资金!”
第三招:检查“合并同类项”,企业告别“迎检焦虑”
“上午环保局,下午消防队,企业成了‘迎检专业户’?”这种吐槽今后可能成历史。国务院最新文件要求,能合并的检查必须合并,能线上办的绝不线下跑,还严禁“外包机构”“临时工”搞突击检查。河北甚至规定,同一部门对同一企业每年检查次数设上限,防止“检查疲劳”。
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还放话:“谁再搞‘卸责式检查’‘以罚代管’,坚决曝光!”5企业主们直呼:“终于不用天天准备台账应付检查,能专心搞生产了!”
第四招:融资成本再“砍一刀”,政府给你当“担保人”
“贷款难、利息高”是小微企业的心病。今年上海把政策性担保基金翻倍到200亿,企业最高能贷2000万,担保费低至0.5%。国家层面更推动“无缝续贷”,去年光上海就帮企业省了超100亿利息。
更贴心的是,政府还搞起“金融顾问”上门服务,企业用手机就能匹配贷款政策。昆山一家材料厂老板说:“政府帮忙牵线,银行授信额度直接翻倍,研发新产品的资金立马到位!”
第五招:拖欠账款“零容忍”,投诉平台全国上线!
“货交了,钱却拖半年!”针对这类痛点,国家要建全国统一的拖欠账款投诉平台,中小企业被欠款可直接在线登记。工信部还放狠话:要把拖欠问题纳入督查,典型案例坚决曝光!
不少企业主点赞:“有了这平台,再也不用为讨债跑断腿。国家撑腰,咱腰杆硬了!”
结语:减负不是口号,而是真金白银的获得感
从“减税降费”到“少查多服务”,从“融资破冰”到“账款清零”,这轮减负政策招招直击企业痛点。用一位浙江制造厂老板的话说:“以前总觉得政策‘天上飘’,现在是‘红包’直接砸怀里!”
国家拼经济,企业拼活力。当“减负”从文件走进车间,当政策红利变成账上数字,中国经济的韧性,正藏在这一笔笔“省下来的钱”、一个个“轻装上阵”的企业里。
#我国将多措并举减轻企业负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