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3月29日上午,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信阳农林学院校团委组织"青马工程"培训班第十二期学员及学生代表走进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深入了解鄂豫皖根据地革命历史,感受先烈的艰辛与奋斗,追忆大别山革命烽火,踏寻红色足迹,接受精神洗礼。
同学们怀着崇敬之心走进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紧跟讲解员的步伐,重温那段鄂豫皖苏区人民二十八年浴血奋战、红旗不倒的革命历史。同学们依次参观了大别风雷、红军摇篮、红色苏区等多个展区,通过丰富多样的展示形式,共同回顾了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各个历史阶段发生在鄂豫皖大地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承载历史的实物、一篇篇详实的文字将同学们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真实地向大家再现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从萌芽、发展到壮大的过程。三百多件革命文物静静陈列,每件都承载着革命先辈英勇无畏的传奇事迹。同学们在纪念馆内看着、听着、慢慢走着,眼眸中饱含着追思和敬仰。校团委副书记魏竞超动情讲述:"这片红色土地留下了349位叱咤风云的开国将帅的足迹,30多万英雄儿女用生命诠释‘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青马学员被先烈们为革命事业"慷慨就义、从容赴死"的大无畏精神深深震撼,同时也为先烈们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取得的丰功伟绩所折服。
在致敬英雄中传承红色基因,在重温历史中感悟英烈精神。本次祭英烈主题活动不仅是一场兼具追思与奋进力量的精神洗礼,更是一堂爱国主义深植人心的生动课程。青马学员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抚今追昔中坚定前行意志,传承红色基因,将大别山精神融入日常,在新时代勇毅前行,书写青春篇章。
缅怀感悟
01.常珂 管理学院
校学生会轮值主席
春日暖阳倾洒在信阳这片热土之上,我满怀着崇敬,踏入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刹那间仿若穿越时空,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展厅内,泛黄书信纸张脆弱,字迹却满含革命者的壮志;斑驳军号锈迹累累,似仍能吹响冲锋号令;染血战旗夺目深沉,无声讲述着往昔激战。纪念馆内详实展现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从初创时的星星之火,到壮大后于革命浪潮中担当关键角色的历程。身为新时代优秀的学生会干部,回望这段厚重历史,我深感责任在肩,我定将以史为鉴,把红色基因深深融入自己的血脉之中,传承革命精神,以实际行动让革命精神在奋斗中熠熠生辉。
02.孙建恒 林学院
第十二期青马工程培训班班长
缓缓走在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中,那些锈迹斑斑的大刀长矛在玻璃柜中静默,却比任何喧嚣更有力量。这是一场与历史灵魂的对话。最触动我的是一位烈士的遗物——半截铅笔和一本残缺的日记。他在牺牲前写道:"革命胜利后,请告诉我的母亲,我没有辜负她的期望。"这简短的文字,承载着怎样的信念与牵挂,他们并非生来就是英雄,而是一群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却因信仰而变得无畏,展柜中泛黄的家书字迹已模糊,但字里行间跳动的革命热情依然灼人。身为青马工程学员,我们将传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03.赵蕊蕊 外国语学院
第十二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学习委员
站在纪念馆门前,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追忆那段血与火铸就的革命岁月。当脚步踏入纪念馆的那一刻,厚重的历史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与大别山精神的厚重。他们的故事让我热泪盈眶,也让我懂得先烈们"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的壮烈,以及"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的坚韧。作为青马学员,我们必将以青春之我传承信仰之火,让大别山精神的时代光芒照亮新征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续写红色基因的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