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小长假又正式开启。对于楼市来说,属于冷静期(当然,市场火爆之时则是百无禁忌,清明买房光宗耀祖)。
所以今天我想说一下,楼市的另外一种存在——配售型保障房。
从4月1日起,广州首批配售型保障房开始网上申购。
两个项目,白云区嘉翠苑(均价17300元/㎡)、黄埔区萝岗和苑(均价15800元/㎡),共有1300+套保障房可供申购。
未来五年,预计每年还有1万套的量投入到市场中。
价格更是只要同区新房价格的1/3,和二手房价格的1/2。(详见下表)
都说“没有卖不出的房子,只有不适合的价格”。
配售型保障房与商品房的最大区别就是不具备金融属性。
也就是说,这类房产不会是个人的资产,更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住房消费。
但现在位于广州次中心区的配售型保障房已经把价格打到“1”字头,肯定动心的人还是不少的。
网上对于两个项目的测评,地段、户型、配套等等的分析都已经很全面了。
我想这篇,我还是从钱的方面入手,算一算经济账。让大家自己对号入座,看看配售型保障房到底适不适合自己?
01
一、跟商品房比。
比如,申购一套90㎡的配售型保障房,总价150万不到。
这个价格,目前在广州郊区也是可以买到商品房新房小三房的,比如增城;如果二手房的话,选择就更多了。
但论区位,配售型保障房要比同价位能买到的商品房好太多了,这也是很多人觉得配售型保障房真香的原因。
当然,配售型保障房也有自己的bug。
房子可以转让,但禁售3年,必须3年封闭期满(从买卖合同签订之日起计算),才可以转手,并且仅限在内部流转。
1年内无人购买,可向建设运营机构申请回购,回购价格每年递减1%
这个转手条件,你觉得苛刻吗?
要我说,如果在楼价上升期,只要能够得着商品房门槛的,再怎么样,大家都是不会看得上配售型保障房的。
但是,在楼价不确定的当下,特别是多少新盘首开时声势浩大,再开时就已经降价,二手房入市更是纷纷破发(不算利息亏个10%以内都是烧高香)的时候,配售型保障房一年亏个1%,又显得真是“湿湿碎”了。
最起码,不用愁无人接盘啊。
如果同样的总价,真的选择增城的话,想要卖房转手就得愁秃啊。
但如果,过几年楼价涨了,那么又是选择买增城的人赢了。
哪种概率更大?按照自己的想法推演。
02
二、跟租房比。
买房跟租房的区别,我觉得就两方面。
一是确定性,一个是属于自己的家,一个是归属感较差的房东的房子。
二是买房带来的资产收益,这方面参考推文第一Part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单纯算算经济账。
△萝岗和苑
有人算过,一年折旧1%,就等于总价150万元的保障房一年的使用费用是1.5万元,每月的费用是1250元
表面上看,这个费用很是实惠。一千出头,同样价位租三房上哪找去?城中村都不行,更别说小区的环境跟旧村是没得比的。
但大家也别忘了,房子你是付出了150万的总价,才能拥有使用权的。
把这150万存银行的话,按照一年期定存利率1.1%计算的话,收入差不多有1.6万元/年
所以买房每月的实际付出是约2600元/月
但这说的是一次性付款的情况哦。
如果是贷款的话,150万首付两成30万,剩下的120万月供,贷款30年(利率3%,等额本息),月供款为5060元
这样的话,月供基本跟同地段租三房的月租相当了。
那么,你觉得付出30万首付,换来的确定性对比租房的漂泊感,值吗?
03
三、子女读书
很多人买房的最大动力,就是为了子女读书。
配售型保障房在入学方面会更有优势吗?
答案是不一定。
目前在广州无房租房也是可以入读租住房对应的地段小学的,前提是学位充足。否则就要接受统筹。
按照现在的情况看,除了最顶流的中心四区小学外,由于适龄孩子数量从高峰回落,以及新建楼盘配建学校不断扩充和落成的原因,租房入读的家长来到了越来越友好的时代。
△嘉翠苑
配售型保障房呢?
如果项目自带学校,则入读配套小学。如果没有,则有可能入读对口小学,也有可能需要统筹入学。
义务教育阶段大家都是有书读的,但并不见得买保障房在子女读书方面就更有优势。
所以配售型保障房作为新婚家庭,或者悦己一族的过渡房、上车房,应该更适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