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都知道,洗澡对年轻人来说,那就是小事一桩,轻松又自在。
可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而言呢,这澡啊,有时候还真洗不得,一洗说不定就出问题啦!
好多子女也都发现了,家里长辈宁可身上有点味儿,都不愿意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洗澡。
这里头到底是咋回事呢?今天咱就好好唠唠这三个危险时段,再说说咋能让老人又干净又安全地洗个澡。
一、空腹或饥饿时千万别洗澡
好多老人啊,早上起来洗个澡,特别是夏天,出汗多,就更觉得得赶紧洗一洗。
但他们不知道,空腹洗澡可太危险啦!就好比在“走钢丝”呢。
为啥这么说呢?咱先说说科学道理。
人在空腹的时候啊,身体里能量不足,血糖水平本来就低。
这时候去洗澡,热水一刺激,血管就扩张了,血液都哗地一下流向皮肤了,脑子这儿供血就不够了。
这一不够啊,人就容易突然头晕、浑身没劲儿,严重的话还会晕倒。
要是一不小心,浴室地面又滑,那摔下去可就麻烦大了。
我给大家说个真实案例啊。有个75岁的刘大爷,有天早上起来,空腹就去洗澡了。
结果呢,因为低血糖,一下子就晕倒在浴室里了。
还好家里人发现得及时,赶紧送医院去了。医生说啊,空腹洗澡对老人来说,那就是“高危动作”,千万要小心。
那该怎么做才对呢?很简单,洗澡前啊,吃一小块面包或者喝杯温牛奶,给身体补充点能量。
还有啊,别一早上起床就去洗澡,先活动个10分钟,让身体缓一缓,然后再洗。
二、饭后1小时内也别着急洗澡
很多老人啊,都有一个习惯,觉得吃完饭洗个澡,浑身都舒服,还能消消食。
但实际上啊,饭后半小时内洗澡,等于让心脏和肠胃“抢血”呢,这对身体可不好。
从科学角度来讲啊,刚吃完饭,血液都集中到消化系统那儿工作了,这时候要是去洗澡,血液就都被引到皮肤那儿去了,肠胃就没足够的血供应了。
这样一来啊,就容易消化不良、肚子胀,严重的还可能诱发心绞痛或者脑缺血呢。
我还知道一个例子,有个张阿姨,吃完饭就直接去洗澡了,结果因为头晕,差点就掉进浴缸里了。
所以啊,医生也再三提醒,饭后马上洗澡,就跟“慢性自杀”差不多,特别是那些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风险就更大。
正确的做法是啥呢?吃完饭啊,至少休息1 - 2个小时再洗澡,让消化系统把活儿干完。
要是实在着急想清洁一下,用温水擦擦身子也行啊。
三、运动或脑力劳动后也不宜马上洗澡
有些老人啊,晨练完了就去冲凉,或者打完麻将就去洗澡,觉得这样能解乏。
其实啊,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背后藏着很大的危险呢。
您知道吗?运动之后啊,人的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心跳加快,血管也扩张了。
这时候要是去洗澡,特别是洗冷水澡,血管就会剧烈收缩,血压一下子就升起来了,心脏的负荷也加重了。
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很可能诱发心肌梗死或者脑卒中啊。
我给大家讲个真实的例子啊。有个老李,运动后洗了个冷水澡,结果突然头晕就摔倒了,后脑勺都撞伤了,最后送医院去了。
医生说啊,运动后马上洗澡,那就是“心脏杀手”,得休息30分钟以上再去洗。
那正确的方法是啥呢?运动完后啊,先把汗水擦干,喝杯温水,休息个半小时,等身体缓过劲儿来了。
洗澡的时候呢,水温要控制在38 - 40℃,别让身体受冷热刺激。
除了这几个时间段要注意,洗澡的时候还有一些其他的小细节也得留意,这样才能让老人洗得更安全
比如说防滑防摔,浴室得铺上防滑垫,安装扶手,最好再准备个洗澡椅,这样老人就不容易滑倒了,也不用长时间站着。
水温要适中,38 - 40℃就挺合适的,可以用手肘试一试水温,别烫着老人,也别让血管过度扩张。
每次洗澡时间别超过15分钟,不然老人容易体力透支或者缺氧。
要是有心脏病患者洗澡的话,家人最好在门外守着,万一有什么突发状况,能及时处理。
特殊情况下的清洁替代方案
要是老人因为行动不方便或者生病了,没办法经常洗澡,也别着急,咱也有办法。
比如说每天用温毛巾给老人擦拭一下颈部、腋下、脚底这些容易出汗的地方。
还可以用温和的免洗喷雾给老人清洁身体,这样能减少体力消耗。
另外啊,定期用梳子给老人梳理梳理头发,用湿巾擦擦皮肤,也能让老人保持清爽。
最后咱得记住啊,老人有时候“不愿洗澡”,那是有他们的顾虑,主要是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
作为子女呢,咱们得尊重他们的习惯,同时也得用科学的方法帮他们规避风险。
对长辈的关爱啊,可不仅仅是要替他们做决定,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他们的担忧,用耐心和智慧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