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没等中国点头,阿富汗直接把路修到中国家门口,瓦罕走廊该打通吗

0
分享至

在阿富汗的国土上,一条蜿蜒的公路正悄然向中国边境延伸。

这条名为“瓦罕走廊”的通道,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两侧是终年积雪的帕米尔高原和险峻的兴都库什山脉。



2023年9月,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宣布,瓦罕公路最后50公里的“硬骨头”路段终于贯通,这意味着,这条全长500公里的公路已直达中阿边境线。

然而,阿富汗的急切行动背后,却有一个关键问题悬而未决,中国尚未点头同意与这条走廊对接。

而这条被阿富汗视为“生命线”的通道,究竟该不该打通?



孤注一掷的阿富汗

阿富汗的版图像一片被战火灼伤的枯叶,过去四十年的战乱让这个国家满目疮痍。

2021年美军撤离后,塔利班重新掌权,但摆在眼前的不是胜利的果实,而是经济崩溃的烂摊子。

全国半数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失业率超过40%,连首都喀布尔的街头都随处可见裹着毛毯乞讨的儿童。



然而,这个国家的土地下却埋藏着价值3万亿美元的矿产,铜矿、稀土、大理石,甚至未开发的油气资源。

一位阿富汗矿业部官员曾苦笑着说:“我们坐在金山上,却连买铲子的钱都没有。”

正是这种绝望与渴望的交织,让阿富汗将目光投向了东方,而中阿边境的瓦罕走廊,是阿富汗唯一与中国接壤的地带。



这条走廊最窄处仅15公里,却承载着阿富汗“绝地求生”的希望。

2023年,阿富汗政府孤注一掷,自筹3700万人民币,顶着高寒缺氧的极端环境,硬生生在冰川与峭壁间凿出了最后50公里公路。



用塔利班官员的话说:“我们已经把路修到了中国门口,现在只等邻居开门。”

千年古道与冰封困局

瓦罕走廊并非新鲜事物,早在两千年前,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



商队驮着丝绸、香料和玉石,在驼铃声中穿越帕米尔高原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时,曾在此留下足迹。

他在《大唐西域记》中描述此地:“山岭连天,积雪夏不消,寒风如刀割。”



时移世易,随着海运兴起,这条古道逐渐荒废,最终在1895年被英俄协议划归阿富汗,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但如今,瓦罕走廊的险峻更甚往昔,只有每年的6月至8月能勉强通行,其余时间都是大雪封山



即便是夏季,公路上也随时可能遭遇雪崩或落石。

2020年,一支由20辆卡车组成的运输队试图穿越未完工的瓦罕公路,结果因道路塌陷被困三天,最终靠直升机空投物资才脱险。



当地牧民形容这条公路:“像是天神用斧头劈出来的裂缝,连岩羊都不敢轻易落脚。”

机遇与风险

对于阿富汗的热脸,中国的回应始终谨慎。

阿富汗的矿产资源对中国极具吸引力,其艾娜克铜矿的储量足够满足中国未来十年的需求,而且这条走廊的实用性与安全性却令人担忧。



一位参与中阿边境调研的学者打了个比方:“就像有人送你一箱黄金,但箱子埋在雷区里。”

安全始终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阿富汗北部至今活跃着多个武装组织,2023年10月,巴达赫尚省一处矿区就发生过绑架外国工程师事件。



更棘手的是,瓦罕走廊南侧紧邻克什米尔争议地区,地缘政治火药桶近在咫尺。

中国驻阿外交官曾私下表示:“我们不能让边境成为不稳定因素的输入通道。”



即便公路贯通,高昂的维护成本和短暂的通行窗口期,可能让运输成本远超预期。

相比之下,中巴经济走廊已成熟运营多年,瓜德尔港到喀什的铁路网正在延伸。



若将资源经巴基斯坦转运,虽绕路500公里,但全年畅通无阻。

正如新疆某物流公司老板所言:“商人都要算账,没人愿意为情怀买单。”

走廊之外的答案

阿富汗的迫切可以理解,但或许需要跳出“非开即关”的思维定式。



2024年3月,中国提出将中巴经济走廊延伸至阿富汗的设想。

这条“曲线救国”的路径,既能避开瓦罕走廊的天险,又能通过巴基斯坦的成熟网络实现三边联动。



然而,阿巴两国的历史恩怨成了最大障碍,两国因杜兰线争议龃龉不断,2022年还因边境交火导致贸易中断数月。

中国已在塔吉克斯坦投资建设矿业加工园区,若阿富汗能先稳定北部矿区安全,通过塔吉克斯坦中转与中国对接,同样能实现资源流通。



这种模式类似“借船出海”,既降低直接开放边境的风险,又能为阿富汗创造就业机会。

夕阳下的瓦罕走廊,狂风卷着雪粒拍打在界碑上,中阿两国的国旗在海拔4900米的边境哨所猎猎作响。

阿富汗士兵哈桑每天巡逻时都会望向东方,那里有他从未去过的中国,也有家乡亲人期盼的面粉和药品。



而在中国一侧,塔什库尔干县的牧民阿依古丽,则担心开放边境会打破高原千年的宁静。

瓦罕走廊的打通与否,本质上是一场风险与机遇的博弈。

它考验的不仅是大国外交的智慧,更是对人性与现实的平衡,既要看到阿富汗民众渴望发展的眼神,也要听见边境风雪中隐藏的危机。



或许最终的答案不在走廊本身,而在如何构建更立体的合作网络。



就像古丝绸之路从未依赖单一通道,现代版的合作,同样需要多条脉络共同跳动。

对此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这条走廊应该打通吗?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薪水差距过大,年轻球员不愿意留洋,中超需要降薪吗?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特朗普:”乌克兰,进攻!美国新武器抵达乌克兰的速度快得多!

特朗普:”乌克兰,进攻!美国新武器抵达乌克兰的速度快得多!

霹雳炮
2025-07-21 22:55:15
陈佩斯《戏台》票房井喷,多少资方该脸红?黄渤这次又赌对了

陈佩斯《戏台》票房井喷,多少资方该脸红?黄渤这次又赌对了

往史过眼云烟
2025-07-22 19:33:10
比亚迪太阳能车顶火了!8000元选装费,网友吵翻:到底值不值?

比亚迪太阳能车顶火了!8000元选装费,网友吵翻:到底值不值?

大笑江湖史
2025-07-21 16:30:25
广东一居民家中因降雨涌入鱼群,网友调侃“一个月都不用买鱼了”!当事人回应

广东一居民家中因降雨涌入鱼群,网友调侃“一个月都不用买鱼了”!当事人回应

鲁中晨报
2025-07-23 09:16:04
外国人将打火机带到机场隔离区?事发机场:漏检,不存在差异对待

外国人将打火机带到机场隔离区?事发机场:漏检,不存在差异对待

界面新闻
2025-07-22 20:25:01
你是怎么发现朋友是隐形富豪的?网友:5%仓位今天跌2个点亏了10万

你是怎么发现朋友是隐形富豪的?网友:5%仓位今天跌2个点亏了10万

娱乐圈人物大赏
2025-04-02 00:15:10
山东高考录取结果陆续公布中!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高考录取结果陆续公布中!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建筑大学

户外小阿隋
2025-07-23 04:09:23
40年前供销社卖过的12个生活用品,见过半数算你牛,你认识几样

40年前供销社卖过的12个生活用品,见过半数算你牛,你认识几样

味谷的厨房
2025-07-22 13:32:28
一位上海财经女博士坦言:如果手里有二十万,不妨死磕"七大口诀"

一位上海财经女博士坦言:如果手里有二十万,不妨死磕"七大口诀"

股经纵横谈
2025-07-15 20:10:02
惨啊!华侨城员工!

惨啊!华侨城员工!

挖掘机007
2025-07-20 14:14:10
中国香港足总会长确认:C罗只要不是突然受伤都会来港 他比较nice

中国香港足总会长确认:C罗只要不是突然受伤都会来港 他比较nice

直播吧
2025-07-23 01:00:11
国羽首日10胜1负!男双拖后腿,提前锁定3席8强,石宇奇迎德比!

国羽首日10胜1负!男双拖后腿,提前锁定3席8强,石宇奇迎德比!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07-23 07:48:40
战役总结,彭总点名58师师长黄朝天站起来,说:必须狠狠奖励你

战役总结,彭总点名58师师长黄朝天站起来,说:必须狠狠奖励你

马蹄烫嘴说美食
2025-07-22 14:26:51
突发!都美竹的节目被下架!

突发!都美竹的节目被下架!

嘻笑堂
2025-07-23 00:01:54
如何对待国民,就是一个国家的文明

如何对待国民,就是一个国家的文明

尚曦读史
2025-05-04 20:55:03
八路军最惨痛一战,看完牺牲高级将领名单,主席:取消政委决定权

八路军最惨痛一战,看完牺牲高级将领名单,主席:取消政委决定权

夏目历史君
2025-07-20 20:17:45
Shams:马刺用双向合同签下夏联最佳一阵后卫大卫-琼斯-加西亚

Shams:马刺用双向合同签下夏联最佳一阵后卫大卫-琼斯-加西亚

懂球帝
2025-07-23 09:07:33
全卖光了!贵州一家人套现42亿,把烂摊子留给了8.8万股民

全卖光了!贵州一家人套现42亿,把烂摊子留给了8.8万股民

毒sir财经
2025-04-25 22:21:31
美国憋大招搞光刻机,要掀翻ASML?中国备胎军团:我们等的就这天

美国憋大招搞光刻机,要掀翻ASML?中国备胎军团:我们等的就这天

Thurman在昆明
2025-07-23 06:18:48
高速上儿子一直说后备箱有声音,在服务区停车后,全家被抓进警局

高速上儿子一直说后备箱有声音,在服务区停车后,全家被抓进警局

萧竹轻语
2025-07-18 19:07:01
2025-07-23 09:55:00
阿凫爱吐槽 incentive-icons
阿凫爱吐槽
用微笑面对每一天。
3756文章数 10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俄罗斯"最大"攻击无人机工厂罕见公开 每天生产100架

体育要闻

澎湃:郑思维/黄雅琼全运会迎来生涯最后一舞 两人希望以冠军收尾

娱乐要闻

叶珂复播 自曝产女后与黄晓明彻底分手

财经要闻

律师解析娃哈哈遗产案:遗嘱是最大变数

科技要闻

刚刚,阿里最强编程模型开源!

汽车要闻

看着像保时捷?宾利首款纯电动车谍照曝光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健康
房产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快看数据|这个夏天,你带孩子走进大自然了吗?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 | 躲进18℃的绿野仙踪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房产要闻

新增2500个学位!海口又一超级学校来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