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察楼盘
2030年冰雪产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左右
“高标准建设冰雪场地设施”“拓宽冰雪旅游消费场景”“加强冰雪装备器材推广应用”……既关系冰雪赛事,又涵盖百姓冰雪消费、冰雪企业发展,近日发布的《辽宁省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辽宁冰雪经济发展目标:到2030年,建成高品质冰雪运动和高质量冰雪旅游目的地,冰雪消费成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冰雪产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左右。
为推动辽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案》在打造冰雪运动发展高地、优化提升冰雪旅游品质、大力发展冰雪文化产业、培育壮大冰雪装备制造等产业、完善政策举措五大方面均作出具体部署。
2024—2025冰雪季,我省共举办110余项、超千场各类冰雪赛事活动,直接参与者超30万人次。为打造冰雪运动发展高地,我省将高水平举办冰雪赛事,筹办好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持续开展“辽宁省全民冰雪运动会”等辽宁特色冰雪赛事活动。发展冰雪项目竞赛表演产业,打造国际一流冰上运动综合体和滑雪胜地。支持现有冰雪场馆改造升级,支持在公园、广场等室外场所增加可拆装冰雪设施,鼓励公共冰雪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开设冰雪运动课程。
优化提升冰雪旅游品质,与群众冰雪体验密切相关。我省将办好“花式过冬 嗨游辽宁”系列活动,深度开发“欢乐冰雪 冬韵辽宁”等国家冰雪旅游精品线路资源,改造提升景区品质。推动传统冰雪旅游产品提质升级,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雪村”“雪乡”“冰雪大世界”等消费场景,推动冰雪旅游与温泉康养、特色文化、特色美食、北方民宿等相融合。打造冰雪旅游便捷交通网络,推进“零换乘”综合枢纽建设。
作为冰雪产业的重要内容,冰雪装备制造如何发展在《方案》中得到明确。未来,我省将提高冰雪装备研发制造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冰雪运动装备器材特色产业园区,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个人冰雪运动器材产业,加强冰雪装备器材推广应用。(来源:辽宁日报)
外地游客来沈乐享“超赞之旅”
4月4日、5日,备受瞩目的舞剧《天工开物》在盛京大剧院连演三场,场场爆满的演出盛况也将沈阳清明小长假期间的演出市场推向了一个高潮。值得一提的是,在观众席中有很多外地游客,他们在演出交流互动群里直言,假期来沈阳打卡游玩外加看舞剧,绝对是一次“超赞之旅”。
因为一部舞剧奔赴一座城
这两天的盛京大剧院是一片快乐的海洋,“跟着戏剧游沈阳”在这里成为现实。
在舞剧《天工开物》首演前,主创团队引导30位观众深度探秘台前幕后,以舞美、服装、化装为切入点,带领观众从细节中感受并解析传统文化的智慧传承。这部讲述明朝科学家宋应星人生故事的舞剧,以震撼的舞台呈现、深刻的精神内涵、真挚的情感表达,赢得了观众的高度评价。三场演出现场气氛热烈,观众们沉浸其中,全体演员在欢呼中多次返场谢幕。演出后,“天工男团”现场签售同样火爆异常,观众久久不愿离去。
记者了解到,这次来看演出的观众,有从大连、营口、鞍山等地赶来的省内观众,也有从哈尔滨、长春、牡丹江等地赶来的省外观众。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观众都是带着孩子来看演出的。观众李响说:“舞剧真是太精彩了!女儿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在和我探讨。舞蹈演员深厚的功底和精湛的表演,把《天工开物》的记录内容和历史具象化了。”观众赵赵说:“我从黑龙江鸡西飞来的,听说下半年哈尔滨也要演出,可是我等不及了。”也有网友称去年想去北京看演出但没买到票,没想到在沈阳圆了梦。
沈阳作为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在文化演出市场上一直有着强大号召力,这也成为东北各地游客奔赴而来的主要原因。
在沈阳体验超赞的文化之旅
清明小长假来沈阳,体验非同一般的文化之旅。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解到,很多观众在买票时就计划来一次沈阳打卡游。他们说,沈阳有太多值得看的东西,沈阳故宫、张学良旧居陈列馆、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沈阳博物馆……每一个地方都是值得我们慢下脚步细细品味。
观众们白天去各个地标景点游玩,吃到了沈阳的锅包肉、鸡架、老边饺子等美食,让他们直嫌“肚子小”。提前来沈阳的很多观众还去体验了沈阳的洗浴文化,同样是赞不绝口。很多人表示,看到了一场心仪已久的好剧,品尝了太多美食,也感受了沈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清明小长假的沈阳之行绝对是一次“超赞的文化之旅”,有时间一定还要来沈阳“二刷”“三刷”,沈阳绝对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来源:沈阳日报)
“老北市最沈阳”话题播放量16天突破千万
千万流量聚焦,全网掀起拍摄热潮!4月5日,老北市抖音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在皇寺广场演艺区举行。16天时间里,“老北市最沈阳话题”播放量突破千万,众多极具创意的短视频生动呈现了老北市的烟火气息、文化底蕴与时尚活力。
老北市不仅是沈阳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更是东北首家24小时不夜城,承载着城市的烟火气与文化记忆。短视频大赛以短视频为媒介,进一步推动了城市文化传播与文商旅融合。
从街头巷尾的市井风貌到流光溢彩的不夜城夜景,参赛者们用镜头定格下“老北市最沈阳”的独特瞬间,掀起了一场全民创作热潮。短视频大赛吸引了众多短视频达人、沈阳本地创作者及上万市民踊跃参与,赛事影响力覆盖全网,让老北市的文化魅力再度“破圈”,以更年轻、更具互动性的方式走进公众视野。
颁奖典礼现场,一等奖获得者“沈阳未完的故事”团队、段家兴、张洋洋分别分享了拍摄心得,表达了对老北市的深厚情感。
沈阳老北市商业重构负责人张远义表示,老北市将持续深化“首创·首发·首演”演艺内容,以“五方共赢”模式激发商业活力,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高地,让“老北市最沈阳”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被世界听到。(来源:沈阳日报)
唤醒“沉睡”楼宇 铸就经济新引擎
日前,在沈河区,一场针对闲置楼宇的“盘活之战”悄然打响。通过精准施策、长效赋能,沈河区正让这些“沉默”的建筑重新焕发生机,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新引擎。
创新机制,精准定位,是沈河区盘活闲置楼宇的关键第一步。此前,沈河区成立了闲置土地和房地产停缓建项目处置专班,对全区的闲置楼宇展开地毯式排查,为每个楼宇建立档案。专班的建立,有效解决了工作中各自为战、机制不统一的问题。
在对闲置楼宇的分析中,沈河区发现位于核心商圈的裕景项目,因缺乏特色定位,推进较慢。对此,专班结合项目周边商业氛围和市场需求,参照华强二期项目的建设特色,建议及时调整规划和商业比,将其定位为高端住宅,并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为楼宇有效盘活和明确发展方向,注入新的动能。
政策扶持,激发市场活力,为闲置楼宇的重生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前,沈河区制定了《房地产停缓建项目处置工作方案》,帮助企业办理必备的手续、对项目进行实时跟踪监督、制定“一楼一案”协调解决项目的堵点难点。对成功引进优质企业的楼宇,根据其产业类型和投资规模,给予不同程度的政策优惠,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提供“保姆型”服务。沈阳中心大厦项目的盘活,就是在政策激励和专班的带领下,与原项目方积极沟通协调,获得了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不仅提升了楼宇的知名度,也带动了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
搭建平台,拓宽招商渠道,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招商模式。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平台,拓宽闲置楼宇的招商渠道和资源,全方位开展招商工作。在线上,沈河区搭建了楼宇招商信息平台,利用互联网平台,对重点及特色楼宇进行招商推介,吸引全国各地的企业关注。在线下,专班会同专业招商部门主动出击,参加各类招商会、洽谈会,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同时,鼓励本地企业以商招商,通过他们的人脉资源和成功经验,吸引更多同行业企业入驻。通过这些创新招商举措,沈河区成功引进了一批优质企业,为闲置楼宇注入了新的活力。(来源:沈阳日报)
责任编辑:大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