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全球资产剧烈波动,今天A股市场暴跌,这周究竟能不能迎来反转?今天分三部分具体给大家说一下,今天的暴跌究竟应该如何理解!
大家注意最后一部分的内容,本篇的精华都在其中,大家可千万不要忘记。
一,迎接市场暴击
假期期间,全球资产剧烈波动,周五,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8.87%。
再加上周四的跌幅,两个交易日下跌11%,几乎回到了本轮科技股行情的起点。
关于对等tariff的讨论,当然非常激烈。只不过大部分人都能够公开接触的信息,已经经过了很多轮的阉割。
现在很多人是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又对真正的风险「讳疾忌医」,而更加喜欢加油打气,以及心理按摩的信息。
其实无论现在是内心忐忑,不知如何是好,还是觉得优势在我。我们都必须要承认一件事情:绝大部分,简体互联网媒体和社区,都对本次对等tariff,存在严重的误判。
和房地产市场并不相同,A股实际上的流通市值并不是很大。因此,只要正策愿意兜底,以及央妈愿意注入流动性,就不存在房地产那样,连续四年的大熊市。
当下A股的作用,比房地产的作用更加明显,随着信贷进一步的下滑,实体经济比以往更加需要输血。而A股,则必须要承担起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
所以,最难的就是现在这一阶段——大幅调整,那到底怎么做才能在这一轮风暴中活下来呢?
二,只有活下来才有可能赢
很多人觉得既然市场调整,那等着反弹就行了,但问题是真的能等到吗?
几乎所有的股票都在下跌,所以下跌并不可怕,关键是下跌之后别人的能反弹,而你的却不行。
在投资市场中,很多人其实是没有完整的投资理念的,所以总是觉得下跌之后一定都能反弹,或者上涨之后就一直会一起跌下去。
但天天靠信念支撑,除了让自己吃亏外好像别无好处,那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到底应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为什么有些能涨上去,有些却不行?不就是有没有资金做的区别吗?
而对于机构资金来说,在市场大幅调整时,往往会选择主动规避,也就是说资金想要规避震荡就会故意降低交易频率,进行锁仓。
所以,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现在要做的是看清楚手里的股票是被机构锁仓还是真的被放弃了。
很多人觉得说起来简单,想要看到机构资金的动作就很难了,更别说机构锁仓这么细微的变化了,
其实,随着大数据和量化分析的发展,这类问题现在解决起来就不难了,
就像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里的「定级分区」数据,它可以反映了一段时间内机构大资金的真实意图:
上面这一数据反映的是机构资金在不同阶段的活跃程度,可以简单理解为数字越小代表机构资金的活跃程度越高。
说白了就是,「一级区」和「二级区」代表机构行为活跃,相对的「三级区」和「四级区」代表机构行为几乎消失。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价处于「二级区」时,虽然通常也是震荡,但实际机构资金并没有放弃该股,可以看出股票之后又重新进入「一级区」,股价也随之上涨。
所以说,「二级区」也就是刚才所说的机构锁仓阶段,这一阶段大多是机构资金降低了交易频率,目的就是规避震荡,大家看下图:
大家看上面这只股票,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上涨近35%,但真的是一帆风顺的吗?
仔细看就知道并不是,就像前期20个交易日下跌16%试问谁能坚定持有?别说16%了,就算是10%股价很多人就扛不住了。
而且最怕的不是刚开始下跌时选择下车,而是刚开始的时候还抱有希望,等到跌的实在受不了了选择下车,结果却错失大好的赚钱机会!
但是如果能看到数据的话,我们会发现虽然股价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下跌,但其实股价一直处于机构锁仓阶段,你说机构资金都不着急,咱们还有什么好着急的呢?
三,跟上聪明人的节奏
有时候你以为市场在调整,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但其实有些已经被机构资金放弃,那么市场中那么多股票,如果能看清楚哪些是机构锁仓,哪些是已经被放弃的话,是不是跟上市场会更容易了呢?看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市场5000多家股票中,仅有1000家有机构库存数据,而且有3000多只都进入了机构锁仓区,不仅如此,这一数据还创了近两个月的新高!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小雅,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