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返回首页
正文内容

为了“一线生机”他们拼尽全力——北京世纪坛医院老年医学科ICU成功救治老年危重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

近日,北京世纪坛医院老年医学科ICU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医护团队凭借精湛的医术、高效的配合、坚定的信念,成功将一名老年危重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从死亡线上救回,又一次创造了生命奇迹!此次救治不仅彰显了我院卓越的急危重症综合救治水平和多学科紧密协同、高效联动的强大合力,更深刻诠释了医者仁心与无私奉献的崇高使命。

命悬一线 危在旦夕

患者是一位71岁老年女性,患有冠心病、心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高血压、贫血、高脂血症、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等多种严重基础疾病。三个月前,她的前冠状动脉植入了两枚支架,因尿毒症目前每周需三次规律血液透析治疗。

图片

此前患者刚因脓毒症住院治疗,出院当天晚上患者突发胸闷、憋气、喘息,由120送至我院急诊科,转至老年医学科ICU病区时患者呼吸窘迫,面色青紫,意识不清,生命体征极不平稳,心电监测示经皮血氧饱和度波动在20%-64%左右,心率波动在110-120次/分,呼吸次数波动 在30-40次/ 分,血压升高至 185/85mmHg 左右,APACHE-Ⅱ评分 30分,情况十分危急。

争分夺秒 生死时速

时间就是生命,在任利辉主任带领下,ICU医护团队迅速响应,麻醉科、超声科等科室争分夺秒配合抢救,立即给予开放气道,床旁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吸痰,深静脉穿刺开放“生命通路”,高级生命支持。

超声科刘勇主任亲自到床旁完善心脏超声,结果提示左房大,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下腱索新生物,双肺水多。多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提示,患者存在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同时合并严重感染。张京慧副主任医师决定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以应对患者复杂且危重的病情,考虑到患者存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血栓加重风险极高, CRRT的抗凝方式选择肝素全身抗凝,需要医护团队共同配合,严密监测凝血、血气分析等指标,动态监测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图片

精准施治 化险为夷

在治疗期间,患者因心源性休克一度出现了血压降低,经床旁无创心功能监测评估心功能,团队积极调整了血管活性药物及容量管理方案,稳定循环。

刚闯过“休克关”,警报又再次拉响。由于患者基础情况太差,感染加重又让患者出现了发热,因患者对多种抗生素过敏,且曾发生过严重的药物性皮炎,主管医生认真查阅了既往病历,综合评估患者状况后调整了抗感染治疗方案。白艳艳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给予精心护理,保证治疗方案的精准实施。

经全科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从“鬼门关”走了一圈的患者终于化险为夷,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复查心脏超声提示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二尖瓣下腱索新生物已消失,未见肺水增多征象,多器官功能衰竭明显好转,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顺利脱机拔管。

团队与肾内科反复沟通,为患者量身打造了个体化血液透析方案,患者逐步恢复规律透析,顺利出院。

图片

图片

生命至上 不负所托

老年医学科ICU于1996年设立,是全院最早的ICU。近年来,随着医院不断发展,新鲜血液不断注入,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兄弟部门的鼎力相助下,所肩负的使命更任重道远。

世间术业有几何,至精首善当为医。未来,北京世纪坛医院老年医学科医护团队将继续牢记初心使命,秉持“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职业精神,以多学科协作为盾,以仁心仁术为矛,不断提升医疗救治水平,持续优化急危重症救治流程,为急危重症患者架起快速、高效、精准的“生命之桥”!

图片

来源:老年医学科

作者:赵珊

荐稿:任利辉 张京慧

排版:李春慧

责编:范晓 张洁

图片

图片

出品

北京世纪坛医院宣传中心

专栏入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