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DeepSeek在技术、应用与伦理交织演进下的革新性与应用,深入了解DeepSeek的“破圈”与“扎根”,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浙江大学、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CAAI 教育工作委员会、浙江大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承办的DeepSeek系列专题线上公开课第二季第四期定于2025年4月7日19:30在线举行。
第二季将以“产业望远镜”的视角,围绕“渗透与再生:大模型生态下AI+X产业新触角”大主题,探讨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如何重塑人机协作的底层逻辑,重构数字经济运行范式,重绘技术伦理价值边疆。
第二季第四期预告
2025年4月7日(周一)19:30
大模型:从单词接龙到行业落地
报告嘉宾:杨洋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系主任、教授、博导,国家优青项目获得者。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师从唐杰教授和李涓子教授。曾访问美国康奈尔大学,与图灵奖得主John Hopcroft教授合作,发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会议论文50余篇,获人工智能顶会AAAI 2023杰出论文奖。担任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Big Data编委、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社会媒体处理专委会常委以及KDD、WWW、AAAI等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
报告摘要
本次报告将探讨大模型技术的发展路径与应用前景。第一部分将深入解析大语言模型的预训练机制,揭示其如何通过自监督学习从海量文本数据中构建深层次的语义理解能力,并探讨强化学习技术如何显著提升模型的逻辑推理与任务执行能力,从而在智能对话、代码生成等实际应用场景中实现突破性进展。第二部分将视角转向时间序列大模型,详细阐释通过大规模预训练突破传统时序模型泛化瓶颈的创新思路,并以医疗领域的脑电信号智能解析和能源行业的电力负荷精准预测为典型案例,展示时序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应用价值。
大小模型端云协同赋能人机交互
报告嘉宾:张圣宇
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启真优秀青年学者。入选第十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研究方向包括大小模型端云协同智能,多媒体计算与推荐系统。近年来,在TPAMI、TKDE、KDD、CVPR等CCF A类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任KDD 领域主席,SIGIR、IJCAI等会议高级程序委员会委员,ICMR、ACM MM Asia 大小模型协同workshop主席。曾获2023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年度计算机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4年ACM Multimedia最佳论文奖提名,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ICAI最佳论文奖、2021年WAIC云帆奖-明日之星(全球15人)等奖励与荣誉。
报告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机交互正朝着更自主、更高效的方向演进。在中心化云机器学习的基础之上,发挥端侧人机交互情境下机器学习实时理解、自主响应、动态适应的优势进行互补,形成“端云协同”机器学习的计算框架,已成为产学研的焦点。本报告将分享大小模型协同基础算法、端云高效协同学习推理方法,以及在用户行为意图理解、图形界面自主智能体等典型人机交互场景的应用。
观看入口
CAAI 视频号
浙大AI教研中心视频号
第二季第三期回顾
DeepSeek系列专题线上公开课第二季第三期于3月31日在线举行,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人工智能系副主任况琨分享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司法及相关思考》的专题报告,探索了生成式大模型发展脉络,进而结合政法等领域的研究实践,重点介绍了法律和政法垂直领域大模型的构建方案,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智慧司法的实践与思考,最后简要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与不能。
直播回顾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姚畅带来题为《AI大模型如何破局传统医疗》的分享,聚焦医疗智能化转型,系统分析了医院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现状与挑战,探讨医疗大模型的数据需求、技术要素及医院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能力建设,并通过实际案例分享大模型在医疗场景应用的成效。
直播回顾
敬请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