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朝鲜女导游说中国人活的太累了了:我们一个人干活,一堆人围观,比你们幸福!

0
分享至

当“一人干活,五人围观”成为日常


平壤郊外的稻田里,阳光炙烤着金黄的稻穗。50岁的农民朴大叔弯腰割下一把稻子,额头的汗珠滴进泥土。在他身后,五六个穿着工装的男人或蹲或站,有人抽着卷烟闲聊,有人用草帽扇风,还有人对着田埂上的蚂蚁发呆。这不是偷懒现场——这是朝鲜农村最常见的劳动场景:一个人干活,一堆人围观


每年9月农忙季,朝鲜农村就会出现奇特景观:田间劳作的妇女汗流浃背,而本该当主力的男人们却站在田埂上,像观众般“监督”着这场农业大戏。这种现象源于朝鲜特有的“公分制”:农忙时所有成年男性必须下田赚取工分,但实际参与度却形同虚设。

“我分不清稗子和稻苗,挥镰刀容易割伤自己。”在平壤某国营工厂工作的金成哲坦言。像他这样被强制征召的“农业支援者”,往往连农具都拿不稳。于是真正懂行的农民宁愿独自劳作,也不愿让生手帮倒忙。而那些围观的男人们,只要人到场就能记工分——这种“出工不出力”的集体劳动模式,让朝鲜水稻收割期能从秋天拖到初冬


走进平壤纺织厂,缝纫机的节奏声像催眠曲般规律。女工李善美每天缝制50件工装,动作精准如机械臂。“多缝一件不会多拿工资,少缝一件也不会扣钱。”她擦拭着用了二十年的缝纫机,机身上“1997年先进生产者”的奖章早已锈迹斑斑。

在这个90%企业国有的国度,工人按天计算工分,月薪固定在300元人民币左右。没有绩效考核,没有末位淘汰,更不存在“996”焦虑。当中国游客惊讶于车间里喝茶看报的工人时,厂长会骄傲地解释:“我们的产品十年保修期,不需要赶工”


“铁饭碗”消解的危机感

朝鲜人从出生就被纳入国家保障体系:免费医疗覆盖从感冒药到心脏手术,12年义务教育包揽书本费,结婚即可分配住房。在平壤,就连2毛钱的公交车票都由单位按月发放。这种“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让月薪300也能活得从容


粮票、肉票、布票……朝鲜人揣着各式票证生活,如同活在时间胶囊里。国营商店货架上的中国产电视机标价500元,相当于普通工人两个月工资,却鲜有人问津——不是买不起,而是没必要。“我们不需要最新款手机,单位发的收音机能听新闻就够了。”出租车司机崔明植拍了拍车上老旧的计价器,它显示的仍是2010年的油价


当中国大妈在广场舞间隙比较子女收入时,朝鲜主妇们更关心泡菜腌制的火候。没有私营经济,没有奢侈品广告,连街边小吃摊都属国营。这种极致的“均贫”社会,让月入千元的矿井工人和月薪三百的清洁工,都能在玉流馆吃着同样的冷面


烂尾楼里的国家隐喻

平壤天际线上,105层的柳京饭店犹如巨型金字塔,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折射出奇异光芒。这座“世界最高烂尾楼”从1987年破土到2016年亮灯,耗时整整29年——比迪拜哈利法塔多出24年。期间历经苏联解体、埃及接盘、资金断裂,朝鲜人却始终不急不躁。当中国工人用3天建成一层楼时,朝鲜建筑队还在慢悠悠地砌着第80层的砖块

这种“慢哲学”渗透在每个角落:海关官员花4小时逐页检查游客相册,只为讨论照片里的中国美食;晚高峰的平壤地铁站,等车人群自发排成几何方阵,连衣角褶皱都整齐划一;就连少年宫表演《阿里郎》的孩子,每个转身角度都精确到厘米,仿佛被按下0.5倍速播放键


夜幕降临时,平壤的高楼零星亮起灯火。退休教师金英子正在阳台上晾晒萝卜干,她的太阳能板闪着微光——这是应对频繁停电的民间智慧。楼下骑自行车下班的人们,车筐里装着凭票领取的玉米面,车铃叮当声划破寂静。

“我们就像钟表里的齿轮,虽然走得不快,但永远不用担心脱落。”金英子望着远处终于亮灯的柳京饭店,嘴角泛起笑意。这座耗时一代人建成的摩天楼,此刻正倒映着大同江的粼粼波光,仿佛在诉说一个民族的生存寓言:当快节奏成为全球流行病,慢,何尝不是另一种抵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北航客机坠毁112人遇难,一乘客购买7份保险,事故原因令人愤怒

北航客机坠毁112人遇难,一乘客购买7份保险,事故原因令人愤怒

富书
2025-07-14 23:48:36
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

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

新华社
2025-07-14 17:14:04
宗庆后与杜建英合影一张,宗馥莉给父亲立碑,刻着母亲施幼珍名字

宗庆后与杜建英合影一张,宗馥莉给父亲立碑,刻着母亲施幼珍名字

小陆搞笑日常
2025-07-14 23:45:44
其父刚下葬,杨议就开始演出,因欠钱太多,也是郭德纲远离他原因

其父刚下葬,杨议就开始演出,因欠钱太多,也是郭德纲远离他原因

侦姐有料
2025-07-13 09:14:43
展望2029!下届世俱杯席位已确定4席:巴黎、吉达国民、蓝十字...

展望2029!下届世俱杯席位已确定4席:巴黎、吉达国民、蓝十字...

直播吧
2025-07-14 14:36:02
洛阳钼业: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82亿元到91亿元,同比增加51.37%~67.98%

洛阳钼业: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82亿元到91亿元,同比增加51.37%~67.98%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21:55:18
中方改口了,不许胡塞袭击西方船,话音刚落,以色列涉台表述大变

中方改口了,不许胡塞袭击西方船,话音刚落,以色列涉台表述大变

起喜电影
2025-07-14 03:01:48
中医专家:严格反对大家夏天喝冷饮,看到我就会进行教育

中医专家:严格反对大家夏天喝冷饮,看到我就会进行教育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07-14 19:33:20
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知名大学,领导调整!

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知名大学,领导调整!

双一流高校
2025-07-14 15:44:53
杨少华去世5天,看到赵伟洲真实处境,才明白20多年恩怨没化解

杨少华去世5天,看到赵伟洲真实处境,才明白20多年恩怨没化解

素衣读史
2025-07-14 16:50:28
娃哈哈宗馥莉和“小妈”杜建英的斗争,其实早已经开始了!

娃哈哈宗馥莉和“小妈”杜建英的斗争,其实早已经开始了!

特特农村生活
2025-07-15 00:58:48
莫斯科气温创122年最高纪录

莫斯科气温创122年最高纪录

参考消息
2025-07-14 09:41:06
聊一个可能会直接影响你钱包的大事儿,化债真的开始了。

聊一个可能会直接影响你钱包的大事儿,化债真的开始了。

流苏晚晴
2025-07-14 18:18:00
斩首分尸华人妻子!好莱坞名流之子狱中自杀 岳父母仍失踪成谜……

斩首分尸华人妻子!好莱坞名流之子狱中自杀 岳父母仍失踪成谜……

华人生活网
2025-07-15 03:07:21
格雷厄姆:将有创记录的武器涌入乌克兰,“游戏规则即将改变”

格雷厄姆:将有创记录的武器涌入乌克兰,“游戏规则即将改变”

近距离
2025-07-14 10:41:42
WTA最新世界排名:萨巴伦卡继续领跑,斯瓦泰克第三,郑钦文第六

WTA最新世界排名:萨巴伦卡继续领跑,斯瓦泰克第三,郑钦文第六

直播吧
2025-07-14 11:37:12
破案了!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不是不想公开两个儿子,是真的没办法

破案了!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不是不想公开两个儿子,是真的没办法

史书无明
2025-07-14 21:45:23
“浴巾里掉出拆封情趣用品”!知名连锁酒店回应

“浴巾里掉出拆封情趣用品”!知名连锁酒店回应

环球时报新闻
2025-07-13 18:59:37
伺候瘫痪岳母17年,她刚走,老婆提离婚,我同意,出民政局她傻了

伺候瘫痪岳母17年,她刚走,老婆提离婚,我同意,出民政局她傻了

磊子讲史
2025-07-11 15:45:31
“85后”满佳,拟任新职

“85后”满佳,拟任新职

鲁中晨报
2025-07-14 14:27:03
2025-07-15 07:03:00
百姓闻世界 incentive-icons
百姓闻世界
我数过平壤站台漏雨的滴答声,在煤油灯下誊写过第37遍《劳动新闻》头版。
528文章数 1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学者:九三阅兵不但要请特朗普 最好把日本首相也叫上

体育要闻

高考数学满分的他,说要成为1/3个邓肯

娱乐要闻

秦岚辛芷蕾聚餐热聊 结束直奔魏大勋家

财经要闻

探究新茶饮赛道爆发的“内核”

科技要闻

DeepSeek流量下滑,这半年梁文锋都干了啥

汽车要闻

余承东亲发预告: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享界S9T来了

态度原创

手机
旅游
艺术
健康
亲子

手机要闻

iPhone 17全系列配色曝光,看看你期待哪款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亲子要闻

外国亲戚带了一箱礼物,惊喜不断,3个孩子直接开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