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平这个名字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尤其是他“第一软饭男”的称号,带着几分戏谑和争议,流传甚广。
他从南京一个普通家庭走出来,经历过军旅生涯的起伏,蹲过监狱,后来漂洋过海到美国,陪伴一位老年富婆13年,最终继承了巨额遗产,折合人民币高达268亿。
回国后,他投身慈善,却也在晚年因病痛和财富纷争再次成为焦点。那么如今,李春平的现状到底如何?
李春平1949年出生在南京,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南京虽然不再是首都,但经济文化底子还在。
他的家庭不算穷,属于城市里中等偏上的水平,父亲是军人出身,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延续军人传统。
19岁高中毕业后,他应征入伍,因为长得帅,身材高大,五官立体,还有点外国血统的影子,直接被选进了文艺兵部队。
在部队里,他干了快十年,吹拉弹唱样样行,日子过得风光又体面。那是个讲究集体生活的年代,文艺兵虽然不算核心战斗岗位,但在宣传和文化活动里很吃香,他应该也挺享受那段时光。
退伍后,生活却急转直下。他被分配到南京一家国营工厂当保安,工资低,活儿枯燥,天天守着厂房大门,跟部队里站在舞台上的感觉完全没法比。
当时的国营厂子是经济命脉,可对个人来说,干这种活儿没什么前途,尤其是对一个有点才艺和抱负的人,心理落差肯定不小。
后来,他因为跟一个女的闹纠纷,事情闹大了,丢了工作不说,还被判了刑。70年代末的中国,司法挺严,监狱条件也差,劳动改造是常态,吃的住的都不好。
出狱后,他顶着前科的标签,找工作没人要,女朋友也跑了,家里父亲还病倒了,日子过得一塌糊涂。
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决定去北京碰运气。那会儿北京是全国中心,外来人口多,他想着哪儿机会多点。
到了北京,他没钱没关系,只能住城郊破房子,白天干点搬砖洗碗的零活,晚上挤在一堆打工者中间凑合。生活比南京还惨,收入勉强糊口,连个稳定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就在这时候,1978年,他在一家饭店附近晃悠,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美国老太太丽斯。
她是个有钱人,据说早年在好莱坞混过,退休后到处旅游,手头资产多得吓人。她看上了李春平的外貌,聊了几句后,直接提出带他去美国,给他安排好生活。
到了美国,李春平的人生像是开了挂。丽斯在加州有座大庄园,豪宅、佣人、私人泳池一应俱全,家里还挂着毕加索的画。
他住进去后,丽斯给他买名牌衣服,带他混上流社交圈,日子过得比电影还夸张。不过,这生活也不是白拿的。
丽斯年纪大了,要求他全天陪着,管得严,不让他随便出去,也没给他太多自由。他得陪她吃饭散步,听她讲过去的事,偶尔帮着跟律师管家传个话。
丽斯对他挺好,掏钱让他学英语,80年代初他的英语已经说得不错了,可大事还是轮不到他插手,财产全由丽斯的团队管着。
就这样过了十几年,到1989年,丽斯身体不行了,查出活不久。她没儿没女,远房亲戚也不亲近,就决定跟李春平结婚,把遗产留给他。
婚礼很简单,在庄园里办了,签了字就算数。1990年,丽斯去世,留下的遗嘱把绝大部分家产给了他,三套房产、一堆现金、艺术品,还有个房地产公司,总值折算成人民币大概268亿。
那时候中国普通人一年工资才几百块,这数字简直天文级别。
消息传开,美国那边有亲戚不服,想打官司抢遗产,但遗嘱公证过,丽斯生前也明确表态,官司没翻出浪花,李春平顺利拿下了这笔钱。
回国后是1991年,他在北京买了1500平米的豪宅,取了个英文名“理查德”,还搞了三辆劳斯莱斯,开出去拉风得不行。
那会儿中国刚改革开放没多久,普通人还在为温饱奔波,他这生活跟另一个世界似的。可有钱归有钱,麻烦也来了。
过去不搭理他的人现在都凑上来,有人管他叫亲戚,有人借钱不还,他看透了这些人情冷暖,心里挺不是滋味。没过多久,他开始琢磨,钱这么多,花不完也没意思,不如干点正事。
于是他转向慈善,捐款建学校、修路、救灾,前前后后扔出去6个多亿。这一下,舆论风向变了,大家开始觉得他不只是个靠女人的“软饭男”,还有点担当。
晚年他的日子却不好过。近年查出得了阿尔茨海默症,记忆一天天不行,走路都费劲。他没孩子,老伴也早就没了,身边没人可信。
他担心自己糊涂后,钱被别有用心的人抢走,那些过去躲着他、现在又盯着他财产的人已经开始活动了。他态度很硬,说宁可全捐了也不便宜这些人。
现在他一边跟病作斗争,一边还在推慈善,想把遗产留给社会。他的现状挺让人感慨,风光过,落魄过,如今有钱却没健康,身边连个贴心人都没有。
说到李春平的故事,真不能简单用好坏来评。他在美国那13年,外人看着是“伺候”老太太换来的财富,可谁知道他付出了多少心理代价?
那种没有自由、完全依附别人的日子,不是人人能熬得住的。回国后他没沉迷享乐,而是拿钱干实事,这点比很多富二代强多了。
但“第一软饭男”这标签甩不掉,多少有点讽刺。其实想想,那时候中国刚打开国门,他一个没背景没资源的人,能抓住这机会翻身,也不完全是运气,胆量和忍耐缺一不可。
现在的李春平,身体差到没法自理,财富对他来说更像负担。有报道说,他住进北京一家高端养老院,有人照顾,但精神状态很糟,认不出人,也说不清话。
他的遗产计划还没完全定下来,慈善基金会管着一部分,可剩下的怎么办,他自己都未必清楚。
我觉得他这辈子挺矛盾,既是传奇,也是悲剧。钱多到花不完,最后却连自己都保不住,这种结局谁看了都唏嘘。
再往深里说,李春平的事儿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故事。那年代,中西文化撞得厉害,他正好卡在中间,成了个典型。
70年代末出国多难啊,他硬是靠一张脸和点机缘出去了,换别人未必行。
后来改革开放,国内对财富的态度变来变去,他先被骂靠女人,后来又因捐款被夸,舆论翻转快得像坐过山车。
这也反映出社会对成功定义的摇摆,有人觉得他投机取巧,有人觉得他懂得变通,咋看都有理。
要我说,李春平最值得敬佩的,是晚年没守着钱过日子。他完全可以雇一堆人伺候着,舒舒服服混到老,可他没这么干。
阿尔茨海默症这病太折磨人了,记忆没了,人跟空壳似的,他还想着把钱用在正地方,这种念头不简单。
当然,他也有争议的地方,美国那段婚姻到底啥性质,外人猜不透,他自己也不说,留了一堆问号。不过人活一辈子,谁还没点说不清的事儿呢?
现在看他现状,挺替他难受。现如今国内养老医疗水平比以前强,可对这种病还是没啥好办法。
他住的养老院再高档,也治不了他的孤独。遗产的事儿估计还得扯皮一阵,毕竟268亿不是小数,盯着的人不会少。
希望他能坚持自己的想法,把钱用到该用的地方,别让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得逞。不管怎么说,他这辈子活得够精彩,也够坎坷,值不值得,外人说了不算,他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李春平的故事到这儿还没完。以后他走了,遗产咋分,舆论咋评,都是未知数。但眼下,他还在努力给自己的人生画个句号。不管别人咋看,我觉得他至少比那些拿着钱只顾自己的人强点。
他的经历提醒大家,钱多不一定幸福,健康和身边人比啥都重要。你说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