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近日,有网友在网上留言板上发帖,建议取消深圳小学生家长义工站岗。据记者报道,深圳市内的中小学、幼儿园普遍要求学生家长轮流做义工,负责在上下学时段维持校园门口的交通秩序。对此,深圳龙华区教育局回应称,可为站岗的志愿者开具志愿者工时证明,另外家长通过参与执勤,可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意识,有效地达到家校共育。同时,义工站岗是自愿性质,如有特殊情况无法执勤可告知班级家委主任,不安排站岗。(中新社)
所谓“护学岗”广泛存在,且一再激起巨大争议。梳理公开报道就不难发现,此前多地家长就一再通过各种途径就此问题频频反映。仅就深圳而言,几乎每年都有家长就此公开陈情、呼吁改变。而耐人寻味的是,深圳有关方面,针对此事保持了“高度的定力”,基本就是一副不为所动的架势。面对此次最新一波的舆论压力,当地的回应并未让步,“如有特殊情况无法执勤可告知班级家委主任,不安排站岗。”言外之意,是不是,“该站还得站”?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同样是面对“护学岗”争议,武汉此前的回应就柔和得多,表示“不得强制要求家长参与护学岗”。而还有一些城市则是更进一步,明确“中小学、幼儿园不得要求或变相要求家长轮流到校参加安全‘护学岗’”……其他地方的措辞是“不得强制”“不得要求”,而深圳龙华区教育局的口径则是“特殊情况,可不安排站岗”,两相对比,更显后者之坚持,这种“以我为主”的姿态,令人印象深刻。
其实,家长校园轮流站岗,该不该直接取消、能不能直接取消,或许并没有标准答案。但令人遗憾的是,某些地方的职能部门,并未以真正开放的心态,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更不用说详实地落地调研了。一副“自我合理化”的惯性下,寻找更好解决方案的路径,或许早早被堵上了。其需要看到的是,一些城市取消了“家长护学岗”,却找到了更好的替代方案,现场更加井然有序,凝聚了更多的家校合作共识。
家长校园轮流站岗取不取消是一回事,而有关职能部门的说话方式、思考模式,则是另一回事。路径依赖,总是最容易的。而这,真的就是最优解吗?一种莫名其妙的执念,是不是让我们错失了更好的办法,这其实是需要追问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