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2022级抽象雕塑创作课
课程名称:抽象雕塑创作
授课教师:苗鹏 罗丹
授课学时:80
2022级学生(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白本羽 陈佳豪 高溪若 高媛媛 郭耀伟 郝昕仪 贺茹琪 兰紫涵 李萱 刘睿琪 吕婷玉 马玥 毛嘉幸 明玥彤 邱欣宇 沈雨诺 拓博涵 王茜 王瑞瑄 王怡霏 王子翾 夏明洁 向光泰 徐钰骁 薛彭杰 燕柏桦 杨伟栋 张达 张棋轩 张树恒 张婷婷 张欣彤 赵锦毅 赵珑珍 赵梓钦 郑昕怡 周菲娴 周李怡美 周鑫
课程概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抽象、抽象雕塑、抽象雕塑的产生与发展等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有所了解,掌握抽象艺术的核心概念与表现语言,探索材料特性与抽象形式的关系,完成一件具有个人观念表达的抽象雕塑作品。
教学目标:从抽象雕塑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了解抽象雕塑的艺术特征,从秩序性思维、纯粹化的造型、多样化的未来等角度去分析研究现当代抽象雕塑作品,使学生能够看懂抽象雕塑,理解抽象雕塑,并能自如地进行创作实践。
教学重点:学生如何转变思维方式,从具象到抽象,从物质到精神,使学生发现形式背后的能量关系,在作业中体现为对物质本质的哲学追问。
教学安排:第一周,理论讲授,使同学们对抽象雕塑建立起基本的认知,了解抽象雕塑的源流;第二周,以AI介入与跨材料实验为切入点,在传统泥塑训练基础上,融入数字建模、AI生成等数字技术;第三至四周,完成从想法到实物的视觉转译;第五周,完善作业并总结各自的创作路径。
作业要求:
1、课堂作业:每人完成抽象雕塑作业1-2件(最长边不小于30公分、材质、工艺不限)。
2、课外作业:完成抽象雕塑方案10幅;阅读抽象雕塑相关书籍1-2本。
授课总结:
抽象雕塑课程在美术学院雕塑专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相较于传统具象写生训练中强调的观察再现、解剖结构与技法表现等,抽象雕塑教学通过解构视觉经验的既定逻辑,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更具思辨性的创作维度。写生课程以"物象-感知-再现"为路径,侧重于技术经验的积累和对客观世界的还原。而抽象雕塑课程则通过剥离表象符号,让学生直面形式语言的本质问题,通过空间、体量、材质等非叙事性元素构建视觉逻辑。这种训练打破了经验依赖,要求创作者将内在观念转化为独立的形式系统,从而培养对形式生成机制的深入理解。
将形而上的哲学命题转化为可操作的创作课题,学生在处理正负空间、动态平衡、物质隐喻等抽象关系时,实质上在进行视觉化的哲学思辨。这种将抽象概念转译为物质存在的训练,培养了跨维度的思维转换能力,为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观念表达奠定方法论基础。学生在非具象框架下自主定义创作命题,通过不断试错建立个性化的形式语法,这种开放式探索重在培养学生视觉思维的发散性。
此次课程呈现出跨媒介融合创作的趋势,数字痕迹与手工温度相融合,这种混合的创作模式打破了传统雕塑的媒介边界。我们正身处一个深度数字化与智能技术共振的时代。AI大模型的突破性发展正推动人类文明经历双重变革:一方面,生成式AI以思维镜像形态重构知识生产与创意表达,使机器首次具备类人的语义理解与创造能力;另一方面,神经网络的进化正模糊物理与数字世界的边界,催生出虚实交融的新认知维度。抽象雕塑课程的价值更凸显为机器不可替代的人文思维训练。它不仅是造型能力的拓展,更是艺术主体性的建构过程。
苗鹏
2025年4月1日于西美
学生作品欣赏
白本羽《门门门门门门》 综合材料
40cm* 24cm *14cm
白本羽《框框框框框》 竹
18cm*36cm*36cm
陈佳豪《包容与兼容》 树脂
20cm*38.5cm*14cm
高溪若 《怀抱》 纸浆
40cm*22cm*15cm
高媛媛《情绪拓补》 石塑粘土
34cm*30cm*15cm
郭耀伟 《蔓生纪年》 树脂
57cm*46cm*37cm
郝昕仪《同舟共济》 不锈钢
60cm*44cm*58cm
贺茹琪 《留声》 树脂
37cm*24cm*26cm
贺茹琪 《溢痕》 树脂
27cm*18cm*13cm
兰紫涵《回溯》 纸浆
35cm*17cm*20cm
李萱《炁合共生》 纸 黏土
30cm*27cm*27cm
刘睿琪《山水》 泡沫
40cm*25cm*20cm
刘睿琪《山涧》 泡沫
50cm*36cm*22cm
吕婷玉《幻想曲·诞载》 香樟木
32㎝*25㎝*15㎝*3
吕婷玉《幻想曲·蹁跹》 树脂
30cm*15cm*10cm*3
马玥《bubble》 uv胶
33cm*18cm*11cm
马玥《龋齿》 香樟木
毛嘉幸《路灯》 指接板
70cm*40cm*3cm
明玥彤《此在之白》 石膏
25cm*25cm*45cm
明玥彤《虚实之界》 树脂
25cm*10cm*25cm
明玥彤《归源》 树脂
15cm*10cm*25cm
邱欣宇 《刺》 羊毛毡、竹
25cm*25cm*25cm
沈雨诺《跃影》 树脂
39cm*39cm*39cm
沈雨诺《矩构》 不锈钢
36cm*36cm*18cm
拓博涵《Async Disintegration|异步》 树脂
65cm*25.4cm*22cm
王茜《璃棱幻构》 亚克力板 铁丝
32cm*32cm*40cm
王茜 《寻·碑》 树脂
50cm*25cm*6cm
王瑞瑄《运作》 树脂
17cm*17cm*24cm
王怡霏《青蛙参与的循环》 纸浆
尺寸可变
王怡霏 《北太平洋露脊鲸的烦恼》 纸浆
尺寸可变
王子翾《自我》 树脂
30cm*16cm*28cm
王子翾《拥抱》 树脂
21cm*13cm*35cm
夏明洁《无尽梦》 树脂
50cm*12cm*24cm
向光泰《逸态丝构》 毛线
62cm*44cm*51cm
向光泰 《几何律动》 高密度泡沫
40cm*18cm*40cm
向光泰《凝思》 香樟木
23cm*17cm*37cm
徐钰骁《应作如是观》 大漆
40cm*11cm*6cm
薛鹏杰《穹语三章》 树脂
26.5cm*20.4cm*30cm
薛鹏杰《棱界平衡体》 树脂
27.5cm*16cm*23cm
燕柏桦《洄梦交织》 泡沫
83cm*30cm*40cm
燕柏桦《铸变•形语》 树脂
35cm*35cm*26cm
杨伟栋《崇拜》 树脂
30cm*30cm*15cm
杨伟栋《庇护》 树脂
45cm*30cm*15cm
张达《立体》 树脂
30cm*16cm*20cm
张棋轩 《Bent out of shape|因果》 光敏树脂
40cm*40cm*30cm
张棋轩《Bent out of shape|溯源》 玻璃钢
38cm*25cm*30cm
张树恒 《水波不兴》 树脂
25cm*17cm*40cm
张树恒《小时》 树脂
25cm*6cm*47.5cm
张树恒《林》 树脂
50cm*40cm*21cm
张婷婷《屳》 泡沫板
35cm*50cm*15cm
张欣彤《克林》 石塑粘土
30cm*15cm*20cm
赵锦毅《敞开》 木 铁
30cm*65cm*23cm
赵珑珍《茧噬》 羊毛毡
53cm*36cm*16cm
赵梓钦《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树脂
17cm*8cm*55cm
郑昕怡 《向上》 树脂
32cm*12cm*23cm
周菲娴《温暖》 石膏
47cm*33cm*33cm
周菲娴《啊!》 石膏
60cm*20cm*45cm
周菲娴《春》 石膏
16cm*16cm*30cm
周李怡美《桎梏》 木
52cm*52cm*52cm
周鑫《凋零陈旧》 石膏
30cm*25cm*50cm
最后感谢AI课程讲授的张可老师,以及西安美术学院实验中心的张博老师和于栋栋老师,以上三位老师为此次课程的顺利结课提供了大量帮助,再次感谢。
海报设计:拓博涵
摄影:李萱 明玥彤 马玥 周菲娴
修图:杨伟栋 张树恒 郑昕怡 夏明洁 向光泰
资料收集:王茜 赵锦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