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观 | 聚焦保险创新
由于近期公众号推送机制改变,欢迎您在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将保观设为“星标”,及时跟踪行业最新资讯
随着各大保司陆续发布2024年年报,行业的更多细节也随之浮出水面。
2024年对于全行业来说是有些特别的一年,其中以保险公司资产端大赚从而带动净利润大增最为市场关注,以五家上市保险公司为例,数据显示,五大险企全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76亿元,同比增幅达77.72%,其中多家公司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从单家公司来看,中国人寿2024年归母净利润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69.35亿元,同比增长 108.9%;中国太保净利润同比增长64.9%,首次超过400亿元;新华保险在低基数下实现净利润262.29 亿元,同比增幅达201.07%,创历史新高;中国平安和中国人保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266.07亿元和 428.69亿元,同比增长47.79%和88.24%。
而在负债端,五家上市险企的的表现就没有那么强劲了,其中保费增速最快的是平安,以超7%的增速排名第一,人保、国寿、太保在4%左右,而新华则仅有2.8%,因此负债端跟资产端的背离还是非常明显的。
那么国内几家上市保司的保费情况究竟如何,特别是在不同渠道视角下,各个渠道的表现又是怎样?今天我们为大家梳理了国内上市保司寿险业务在渠道端的具体表现和分析。
1
人保寿险领跑个险保费增速,平安增长持续性可观
先来看个险渠道,毫无疑问这也是大家最关注的渠道之一。作为寿险业务的基本盘,个险渠道的表现往往是保司全年保费业绩的重要奠基石。
数据显示,国内五家上市保险公司寿险业务个险渠道保费在2024年均出现不同幅度增长,其中增速最快的是人保寿险,增速达到6.78%,但考虑到人保寿险体量较小,同时在人保集团整体保费收入中占比较小,因此人保寿险个险渠道保费增长还无法在人保集团整体保费中体现出来。
而其余四家个险渠道的保费情况对整个保费盘子的影响就比较大了,其中个险渠道增长最小的新华保险整体保费情况确实也有些不尽如人意,个险渠道保费增速排名第二的中国人寿增速为5.47%,增速排名第三的是平安,达到4.09%,太保位列第四,为3.58%。
这里我们还是要着重提平安这家公司,实际上过去两年平安个险渠道的表现都是不错的,其中2023年全年平安个险渠道保费为5021.24亿元,同比增长10.57%,在上市保险公司寿险业务板块中名列前茅,而2024年则还有4%以上的涨幅,同时考虑到平安人寿的体量在业内也排在前三,取得这样的增速还是相当不易的。
同时,平安的代理人数量也是行业最先企稳的。
数据显示,2024年平安代理人数量为36.3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4.61%,另外人保寿险代理人数量也有明显增长。
最近几年,行业的主旋律就是改革,作为最早发起寿险改革的公司,平安进入寿险改革已有六年之久。谈到寿险改革的成果,中国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曾表示,“简单总结,平安从2019年开始寿险改革到现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郭晓涛看来,平安管理层对寿险改革的成果非常满意。“我们相信,这样的成果在未来将会持续正向发展,让寿险利润和NBEV(新业务内含价值)持续增长,成为驱动增长的核心因素。”
其中代理人渠道的改革是寿险改革过程中最具分量的一块。在巅峰时期,平安麾下有近130万代理人,而如今,已有接近百万代理人离开。对于接下来代理人队伍的规模预判,郭晓涛表示2025年平安不会在代理人规模上进一步压降。目前代理人的产能、收入已经连续很长时间在提升,所以当下一个合适、较好的规模。
同时随着全行业代理人规模的逐步企稳,我们也期待着这部分代理人未来能做出多大的产能。
此外,在保费具体占比上,人保寿险的新单占比达到了35.83%,位列上市保司第一,中国平安以25.55%位列第二,中国人寿以22.53%排名第三。新华保险则是上市保司中新单占比最低的,为12.85%,说明其代理人队伍的培训和开单能力需要加强。
同时与2023年对比,平安的个险渠道新单保费占比下降超3个百分点,新华下降超1个百分点,其余几家则是微增,幅度较小,因此上市保险公司整体新单保费呈现下降态势。
整体来看,由于2023年的高基数效应,2024年全年个险渠道的表现较2023年在增长幅度上要弱一些,在改革基本到位,代理人基本稳定后,2025年表现如何,还需要时间检验。
2
增长强于个险,银保渠道价值需重新审视
银保渠道方面,去年全年几大上市保险公司银保渠道保费总量涨跌不一。其中保费规模最大的为中国人寿,为762.01亿元,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中国平安,增幅达到18.71%。有关于增长,平安在财报中表示:2024全年平安银保渠道深化 “5+5+N” 策略,与5大国有行深化合作,全面拓展5家全国性股份行合作,并挖掘N家潜力城商行寻求增量 ;扩充优质合作网点,落实标准化网点经营动作,提升经营效能。
此外,太保、人保分别获得7.44%、4.26%的保费增速。
同时相较于2023年各大保险公司银保渠道动辄双位数的增长,2024年的银保渠道则要“冷静的多”,其中2023年得益于多次停售事件,银保渠道可以说是“卖疯了”,而随着报行合一的落地以及影响的逐渐深入,银保渠道的保费增速在去年也迎来了降温。
但是总体来看,相较于个险渠道,银保渠道的增速还是要可观的多,因此对于该市场,各大保司还是需要充分的重视,毕竟有增量就有机会。
除此之外,银保渠道的活力还体现在新单占比上,根据统计,银保渠道新单保费占比最高的是中国太保,达到68.71%,其次是人保寿险,达到53.23%,其余三家公司也均在40%上下,这也就意味着银保渠道新单占比是要远高于个险渠道,过往市场上都认为由于银保渠道销售的产品特性,其价值率往往要低于个险渠道,但在新单占比远大于个险渠道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重新审视银保的渠道的价值。
3
团险保持稳定,走“效益为本”道路
相较于个险和银保以增长为主的态势,团险渠道各家公司的分化则是要大得多。
数据显示,2024年团险渠道保费增长最快的是新华保险,达到14.54%,保费总量达到28.67亿元,而下降速度最快的是中国太保,2023年太保团险渠道保费有180.96亿元,而去年已经下降至158.5亿元,下降幅度达到-12.41%,此外,平安、国寿、人保寿险三家公司团险保费基本保持稳定。
整体来看,团险渠道短期内有大规模的扩张并不现实,特别是在2023年6月监管颁布《关于规范团体人身保险业务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后,要求保险公司应加强内控管理防范商业贿赂风险,不得向中介机构、投保人工作人员等支付合作协议约定之外的佣金或其他形式的利益,费用的控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对于团险的热情。
因此我们也看到了不少保险公司在财报中直言:目前团险渠道整体的发展策略是“效益为本、稳步发展”,即不追求保费业务端有快速的提升。
尾言:从各大保险公司的年报分析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在去年行业负债端跟资产端是有明显背离的,最典型的就是保费的增速远远追不上利润的增速,当然这里面也有权益市场复苏导致资产端大赚的原因,但客观来说,保费的增速有些低于市场预期。
不过也还是有不少亮点值得大家关注,如银保渠道的增速依旧可观,同时个险渠道代理人逐步企稳,人均产能也有提升。展望2025年,在内外部环境都趋稳的背景下,我们还是有理由期待行业在负债端走出更为有力的复苏,我们拭目以待。
保观知识星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