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叱咤风云的湖北商业巨头,如今却背负着806亿巨额债务,他一手构建的商业帝国轰然倒塌,国资紧急出手相救,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惊天大动作。
然而剧情一波三折,债主们竟然对这一结果并不买账,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背后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等待揭晓。
从武汉公厕起步
20世纪80年代末,正值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之际,在武汉有这样一位哲学系毕业的高材生——艾路明。他不甘于安稳的铁饭碗生活,毅然决定投身商海。
但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启动资金成了最大的拦路虎。艾路明与几位校友四处筹措,好不容易才凑齐了2000块钱。虽然在当时这笔钱已经不算小数目,但对于创业来说,仍然显得捉襟见肘。
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一个看似“另类”的领域——从尿液中提取尿激酶。这种物质可以用于生产心血管药物,且在日本市场的需求量相当可观。
发现了这个商机后,艾路明毫不犹豫地带领团队投入其中,工作地点就设在武汉的公厕。好在团队中有4人是学生物专业的,这让他们的操作更有底气。
这段经历与其说是科研探索,不如说是胆识和商业嗅觉的锤炼。正是凭借这门生意,他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并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
很快,当代生化技术研究所应运而生,这便是后来声名显赫的人福医药的前身。
1997年对于艾路明而言意义非凡,这一年,人福医药成功登陆A股市场,他也正式开启了资本运作的大幕。
有了资本助力,他的野心迅速膨胀,目光也转向了更广阔的领域。
他在医药行业深耕细作,通过收购麻醉药企Epic公司以及安全套巨头Ansell公司的部分业务线,快速扩大了人福医药的版图。
在当时国内麻醉药市场准入门槛高、监管严格的背景下,人福医药抓住机遇,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一举成为国内麻醉药领域的领军企业。
同时,安全套业务也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尝到资本甜头后,艾路明开始将触角伸向其他领域,开启了疯狂并购模式。
2013年,当代集团通过定向增发和增持,成为三特索道的实际控制人,正式进军旅游业。两年后,当代集团又将当代明诚纳入麾下,布局文体产业。
此外,他还参股了杰士邦,并投资入股多家银行和保险公司。一时间,当代集团的业务遍地开花,横跨医药、文体、金融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当代系”商业帝国。
值得一提的是,艾路明非常注重培养年轻人,重用年轻高管。2019年时,“当代系”旗下的四家上市公司中,有三成的核心管理者都是80后。
这段时间,艾路明可谓春风得意,他精准把握住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期,通过资本运作迅速积累了巨额财富。
2020年,“当代系”的资产规模一度突破千亿元大关,他也因此荣登湖北首富宝座,风光无限。
这段传奇经历令人不禁感慨:时势造英雄,而艾路明正是那个抓住时代机遇的人。不过,这座看似坚不可摧的商业帝国背后,其实早已埋下了巨大的风险隐患。
商业帝国的崩塌
2020年,艾路明的“当代系”帝国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武汉封城对其造成了沉重打击。
当代集团重点布局的房地产和旅游业瞬间陷入停滞状态,房地产项目无法开工,销售停摆;旅游景区关门歇业,收入大幅减少。
更致命的是,他之前的扩张主要依赖借债和资本运作,导致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
截至2019年底,当代集团的总负债已超过800亿元。在经济繁荣时期,高杠杆可以放大收益,帮助企业快速发展。
但一旦经济下行,高杠杆就会成为压垮企业的稻草。疫情爆发后,他的高杠杆风险彻底暴露。
为了生存下去,他不得不开启“壮士断腕”模式,抛售旗下资产以回笼资金缓解危机。
在出售证券金融等资产套现后,集团又分别将ST明诚和三特索道的控股权转让给了地方国资企业和海南省国资委旗下的公司。
然而这些努力显得杯水车薪。在高压监管环境下,当代集团的各种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信息披露违规、资金占用、违规减持。
一系列违规操作让艾路明陷入了舆论漩涡,甚至被交易所公开谴责并通报批评。
最终,2023年证监会对当代集团立案调查,这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商业帝国的落幕
作为“当代系”的核心资产,人福医药本应是一棵摇钱树,但在集团陷入危机后,也未能独善其身。
资金短缺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尽管公司营收仍在增长,但利润却持续下滑。2023年,净利润更是直接亏损7.23亿元,同比暴跌254.33%。
如此巨大的落差令人触目惊心。2024年9月,当代集团的债权人终于坐不住了,他们对现状极为不满。
如果不采取行动,可能真的会血本无归。于是,他们向法院申请对当代集团进行破产重整。
一代资本枭雄艾路明就此谢幕,他的商业帝国也随之轰然倒塌。从最初的2000块创业起步,到负债806亿,再到最终的破产重整,令人唏嘘不已。
为了避免当代集团被彻底清算,各方积极寻找重整投资人。最终,拥有国资背景的招商局集团成为了“白衣骑士”。
国资的介入给债权人带来了一丝希望,但提出的重整方案却让他们难以满意。
为盘活当代集团,招商局计划收购人福医药的全部股权。这意味着当代集团最值钱的资产将被掏空,其他业务几乎全盘放弃。
对于债权人来说,虽然国资的介入能够确保重整顺利进行,避免企业彻底清算,但人福医药被剥离后,集团剩余资产的价值可能会大幅缩水。
尽管心中不满,但考虑到破产清算可能导致更大损失,债权人最终无奈接受了这一方案。表决环节中,赞成票比例达到了70%,也算是勉强过关。
有人认为,艾路明的成功得益于时代红利和市场机遇,而他的失败则源于自身的贪婪与冒险。
也有人感叹,这正是资本市场残酷现实的真实写照。无论何时,风险与机遇永远相伴而行,稳健经营、审慎投资才是长久之计。
结语
从2000块起步,到背负806亿债务,再到如今的一无所有,国资的援手或许能为当代集团争取一线生机,却改变不了艾路明资本败局的结局。
有人说艾路明是时代的弄潮儿,敢想敢干,成就了一段商业传奇。也有人说他是资本的赌徒,玩火自焚,最终输得一败涂地。
至于债主们的不满,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打了水漂。然而商场如战场,在投资之前擦亮眼睛,做好风险评估,才是避免踩坑的关键。
信源
金融界 2025-03-05——武汉当代集团及实控人艾路明被上交所公开谴责
新京报 2023-08-08——人福医药:实控人艾路明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读创 2023-08-07——涉嫌信披违法违规,人福医药实控人被立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