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长沙走基层》2025年4月13日长沙讯(全媒体记者 王益群)日前,“春在长沙走基层”记者走进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金房生活艺术城里的“王玲中医砭术传承工作室”时,一位大妈正在紧握王玲教授的双手不断致谢,一股沁人的暖风拂面而来。
“讲好中国中医科学的故事,是我毕生最快乐和幸福的事。”“让古老砭术发扬光大,是年长者对年轻人的责任和担当。”
“礼仪之邦的长沙其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仅仅是在地铁公交车上所见的‘让座’现象,就让人们拥有着满满的幸福感!
“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把美好的事物传承、传递和展示给更多的年青人。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中国中医砭石带来的健康与快乐,是我毕生的美好心愿。”
说起自己的初心时,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专委会委员、全国首届砭术技能大赛优秀砭术师、中国中医药养生联盟理事、中医药养生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卫生部高级康复理疗师、世界卫生组织成员机构——世界针联特聘专家教授、古中医砭石疗法传承人和王氏新砭针疗法创始人、独具匠心的开拓者、长沙市雨花区政协委员、毕业于湖南师大的长沙神砭健康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玲老师告诉记者:为长沙人民做好服务,把国内的砭石文化传承做好,这就是自己不懈的心愿,直到生命的终点。
感恩的萧女士常来看望王教授
家住长沙芙蓉区的萧女士和记者说,今天自己是专门来这里看望王玲教授的,现在已经是非常好的朋友了。“说起与王教授的相识,那还是在去年的12月份,有一天我在走下楼时突然发生了脚踝扭伤,当时十分疼痛。”“我好不容易下到楼下时,正好遇见了王玲教授。”“她看我痛苦的样子询问了我的情况后,马上就扶着我走进了她的工作室。”“经她细心治疗,半个小时后我就感觉好多了。”“我在王玲教授的工作室坚持了7天后,就一切痊愈、康复如初了。”“还有些其他的问题,与王教授交流后也得到了很贴心地回复。”
王玲老师耐心地和萧女士说,脚踝或称踝关节,是人类足部与腿相连的部位,包括7块跗骨加上足部的跖骨和小腿的骨骼。脚踝是左右脚部血液流动的重要关口,对全身的气血流通影响很大。王玲老师通过她的中医砭术施用在萧女士扭伤的脚踝,很快就为萧女士解除了痛苦。
自从和王玲老师成为好朋友后,萧女士有空就来看望她,每次的交流都很受益。
激发爱国热情毅然投身其中
据介绍,王玲老师的祖母是名老中医,王玲从小就随祖母学习针灸。在祖母的熏陶和影响下,对中医情有独钟。在持续的坚持中,她学完了中医大医药大学的本科教材,对中医的了解和熟知水平与日俱增,掌握的中医技能也日臻完善。
“我与中国中医砭术有不解之缘,”2006年,王玲去北京参加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和中国中医针灸研究所共同举办的高级讲师培训班学习,其中一天的课由张维波教授主讲。
张维波教授是国家砭石研究小组成员,讲课时他拿出了一块石头告诉大家,这是一个神奇的物质,它的名字叫砭石,具有一种奇异的能量场。
张教授说,用砭石治病的医术称为砭术,是我国最古老的治疗方法。古时的人们用砭石打造成各种形状用于治病,是外科手术的雏形,砭术最早出现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早于《黄帝内经》300多年。《黄帝内经》明确规定中医五大医术“砭、针、灸、药、导引按跷”砭为五大医术之首,中医起源于砭。
张维波教授的讲课激发了王玲老师巨大的爱国热情,也坚定了她决心以此为目标、毅然投身其中,终生为之不懈地努力奋斗。
她一头扎进古老的中医智慧海洋,将失传已久的古中医砭石疗法重新挖掘、改进、创新并推向大众视野。
后来,王玲老师进入到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现中医科学院),师从我国中医界杨金生、王敬、张维波等多位著名中医、针灸和经络专家。她潜心研究针灸、经络与砭石疗法,并将此定为主攻发展的方向。
王玲在成功的路上迅速前行,不仅成为《中国标准刮痧》医著中的主要编委,还在运用砭法调理疑难杂症和亚健康的临床和教学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她培训的一千多名学员也都成为行业的中坚骨干。
“中医药薪火传承导师”前行不止
20多年来,她积极推广非药物疗法(砭石热渗透),帮助了许多病患和亚健康人群恢复了健康。2016年被中国中医药民间协会骋为外治专家组专家,2017年被世界针灸联合会骋为客座教授,2018年再次聘为“首届中医药薪火传承导师”,央视二台专程来长沙对她进行了现场采访和报道。
身为长沙神砭健康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和中国针灸学会砭刮专委会湖南省委员,王玲老师慧心独创了《王氏新砭针疗法》。这种针法在激活脑神经组织细胞,在业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王玲老师通过20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抑郁症不单纯是心理问题,而是生理问题。她还总结出预防控制疾病以望诊为主、疑难杂症以祛寒湿为主、久病慢病以活络气血为主、养生保健以疏通经络为主宝贵的祛病养生保健临床经验。
为康复大众不断发挥出热的能量
现在,她虽已年过七十,仍目光炯炯,言语间尽是对砭石疗法的熟稔与执着。从业多年,她四处访贤求学,参加学术研讨会,以提高外治外调技能。
她常说,学习是件快乐的事,在家读书是学习,想帮助更多亚健康群体和被病痛折磨的疑难杂症,就一定要走出去,多参加一些交流会、研讨会,学习好的方法技术,取他人之长补自已之短。
王玲老师年轻时曾在医院工作,1987年毕业于湖南师大,她在教学培训上也总结出自已的一套方法,即树立一个观念(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一个精诚(大医精诚);两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临床带与教结合)。
王玲老师对自已要求很严格,仅仅为了磬乐养生(一种古磬打击乐),先后去孔庙三次,只为集齐古中医砭石疗法的精髓碎片,将之拼凑完整,再现光芒。
走进她的公司办公室,处处彰显着专业与传承。墙上挂满了中医经络图,展柜里陈列着形态各异的砭石器具。她把每一块砭石都看作是自己的亲密战友,让这些“战友”为康复大众不断发挥出热的能量。
传承好砭石文化是瑰丽的中国梦
在王玲老师的不懈努力下,长沙神砭健康咨询有限公司事业蒸蒸日上,古中医砭石疗法也声名远扬。上海中医药大学博鳌国际医院发骋书请她去该院中医科工作,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学生们也希望她能去,都被她婉言推辞。
她表示,计划在长沙建一个砭石博物馆。她说,砭石是中医五大医术之首。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比《黄帝内经》还早300多年。长沙文化底蕴深厚,办好砭石博物馆,让世界了解中国湖南长沙,了解中医砭石文化。
她说,“我在湖南长沙工作生活了50多年,我的根在长沙,我要把国内的砭石文化传承做好,这是我最大的心愿和瑰丽的中国梦。”她以自己的坚守,团队的努力,在现代社会为古老中医养生撑起一片崭新天地,续写着中医传承与创新的传奇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