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一季度有关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
海关总署新闻 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一季度我国出口的有关情况。一季度,我国出口规模突破了6万亿元,实现6.9%的较快增长,在压力下展现了较强的韧性。我们认为,可以从需求、创新和竞争力这几个方面来看:
国际市场需求方面,一季度,全球制造业PMI均值是49.9%,高于去年四季度,也高于去年同期。其中,亚洲、非洲3月份的制造业均在扩张期间。海关数据显示,我国对上述地区出口分别增长7.8%、12.5%,增速均高于整体。欧盟和英国的消费支出环比增加,消费者信心指数也相对稳定,推动了上述市场对我产品的需求。一季度,我国对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都实现了增长。
国内产业创新方面,中国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比如说,我国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连续4年保持增长势头,一季度继续增长10.8%;专用装备出口连续9年增长,一季度增长16.2%。我国的新能源产品继续在全球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季度,风力发电机组、锂电池、电动汽车等出口分别增长43.2%、18.8%和8.2%。
同时,广大外贸经营主体快速响应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一些传统产业凭借着配套齐全、转型升级快、经营灵活的优势,也不断推出“新品”“潮品”“爆品”,推动竞争力“焕新”。像玩具、服装等行业,通过小订单、多批次、快速反应的“小单快反”模式,将交货周期从原来的1个月大幅压缩到1周以内,显著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在消费者领域,国货潮品也是不断涌现,在世界各地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一季度,我国对欧盟出口体育用品,对东南亚出口化妆品都是两位数增长。
吕大良表示,当前,我国出口确实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近年来,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这不仅赋能了对方发展,也增强了我们自身的韧性。同时,中国内需市场广阔,是重要的大后方。我们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
中美贸易领域是否存在脱钩可能?海关总署回应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会上介绍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问。
记者提问:近期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对中美贸易具体会产生多大影响?贸易领域是否存在脱钩的可能?中国将如何应对?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4月9日,中国政府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这个白皮书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表明,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是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今年一季度,在美国政府滥施关税的干扰和冲击下,中美双边贸易仍保持增长,进出口规模1.11万亿元,增长4%。
美国以各种借口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前面讲了,这不可避免地对全球包括中美在内的贸易造成负面影响。
美方所谓“对等关税”,颠覆现有国际经贸秩序,将美国利益凌驾于国际社会公利之上,是典型的关税霸凌行为,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
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美国政府所作所为已经引起全球普遍反对,中方已经坚决采取反制措施,并将与各方一道继续共同反对美国关税霸凌霸道行为,共同捍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我们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按照相互尊重的原则,通过平等对话解决贸易分歧。
━━━━━
海关总署:将严格依法实施各项对美反制措施
在4月1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王令浚表示,海关将严格依法实施各项对美反制措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王令浚表示,近期,美国政府滥施关税,不可避免地对全球包括中美在内的贸易造成负面影响。中国第一时间坚决实施必要的反制措施,这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也是为了捍卫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各国开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编辑 樊一婧 刘佳妮 校对 赵琳
值班编辑 李加减
星标“新京报”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点击“在看”,分享热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