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盘回顾:缩量震荡,权重护盘VS小微股暴跌
2025年4月15日,A股上演极致分化行情。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微涨0.15%,深成指跌0.27%,创业板指跌0.13%3。尽管指数看似平稳,但个股层面却“血流成河”:超2800只个股下跌,跌停股超300家,小微盘指数暴跌近9%。市场成交额进一步萎缩至1.08万亿元,较前日减少2003亿元,显示资金观望情绪浓厚。
权重股成护盘主力:银行、中字头、高股息板块逆势走强,上证50、沪深300尾盘翻红。例如,中国中车放量涨停,中国石油续创10年新高,银行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6亿元。而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81亿元,创1个月新高,进一步强化蓝筹股的支撑作用。
关键矛盾:指数维稳与个股暴跌并存,反映市场正在经历“去伪存真”的结构性调整。退市新规下,ST板块和小微盘股遭遇重挫,76只ST股跌停,*ST吉药等多只个股面临退市风险。
二、板块异动解析:内需消费爆发,政策成核心推手
1. 消费板块全线崛起
今日市场最大亮点在于大消费板块的逆市爆发:
- 细分赛道:美容护理、食品饮料、电商、婴童概念等领涨,洁雅股份、创源股份等多股20%涨停,超20只消费股封板。
- 政策催化:中办、国办联合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财政支持方向,华泰证券指出,消费板块在政策加持下有望迎来估值修复,重点关注国货崛起、银发经济等四大主线。
2. 高股息与中字头防御属性凸显
银行、电力、运营商等高股息资产持续受资金青睐,红利指数涨幅居前。国信证券认为,新“国九条”强化分红导向,高股息板块将迎来长期估值重塑。中字头板块则因业绩改善(如中国中车一季度净利预增50%-70%)叠加政策预期,成为资金避风港。
3. 小微盘股与ST板块血流成河
证监会退市新规的严格执行导致小微盘股集体崩盘,317只个股跌停,ST板块指数大跌2%。市场加速出清“僵尸企业”,资金向绩优龙头集中趋势明显。
三、技术分析:缩量反弹遇阻,缺口回补成关键
- 量能萎缩:连续4日反弹后,成交额从1.6万亿骤降至1.1万亿,显示增量资金不足,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 缺口压力:沪指仍未回补4月7日跳空缺口(约3280-3300点),若无法放量突破,短期或面临回踩风险。
- 权重股护盘信号:沪深300ETF资金流入放缓,但“国家队”托底意愿仍在,指数下方支撑较强。
四、基本面驱动:内需政策加码,贸易摩擦缓和
- 政策红利释放:东兴证券指出,贸易摩擦对市场冲击边际减弱,扩内需成为政策核心,零售、文旅、潮玩等新消费领域潜力巨大。
- 业绩分化:一季报披露期,消费龙头(如白酒、乳业)库存优化、盈利改善,而科技板块受外需波动影响承压。
- 风险警示:ST股退市风险激增,投资者需警惕基本面恶化的标的。
五、投资策略:拥抱确定性,规避高风险
1. 主线机会
- 消费龙头:政策+业绩双轮驱动,关注白酒(渠道库存优化)、乳业(原奶价格企稳)、国货品牌。
- 高股息防御:银行、电力、运营商板块分红稳定,适合中长期配置。
- 科技结构性机会:AI+消费、半导体设备等细分领域仍存预期差。
2. 风险提示
- 退市潮冲击:坚决规避ST股、壳资源及绩差小微盘股。
- 量能制约:若成交持续萎缩,需警惕市场二次探底风险。
结语:分化加剧,拥抱“真价值”
当前市场正从“炒小炒差”转向“价值为王”,政策与业绩确定性成为资金核心考量。投资者需紧跟政策导向,聚焦消费与高股息主线,同时远离退市风险股。短期震荡中,逢低布局业绩确定性标的或是上策。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为信息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