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你真的要挖那些酒了?二十年前埋的,现在还能喝吗?”
老李一脸狐疑地问道。
“那当然,我可是按照古法密封的,肯定比现在市面上那些所谓的陈年老酒香多了!”
王明拍着胸脯保证,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到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藏品了。”
01
1999年末的一个周末,王明参加了一场小型拍卖会。
那时他刚满三十岁,是一家国企的中层管理人员。
工作稳定,收入不错,对生活充满期待。
拍卖会上,一批特殊年份的五粮液和茅台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批酒是某酒厂为迎接新千年特别定制的限量版。
包装精美,酒质上乘,全国限量发行仅2000箱。
王明当即下定决心要拍下其中的几箱。
经过一番激烈竞价,他最终以高出底价两倍的价格拿下了四箱。
“你真有眼光啊,老弟!”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拍着王明的肩膀说道。
这位老者是当地有名的酒道专家,姓张,大家都尊称他为张老。
“谢谢张老夸奖,我也是一时冲动。”王明谦虚地回应。
“知道吗?我年轻时听我爷爷说过,真正好的白酒埋在地下陈化,会有别样的风味。”张老神秘地说。
王明来了兴趣,连忙追问详情。
张老告诉他,在古代,一些酒匠会将特制的酒埋在地下,等待多年后取出。
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会让酒的风味更加醇厚。
“不过现在很少有人这么做了,都讲究科学储存。”张老补充道。
王明却被这个想法深深吸引了。
他想起自己农村老家那块祖辈留下的宅基地。
房子虽然老旧,但后院的土地一直保持着原生态。
“要不然,我也试试?”王明心想。
回家后,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妻子李芳。
“你疯了吧?那么贵的酒埋地下,万一坏了怎么办?”李芳不以为然。
“不会的,我会做好防护措施。”王明信心十足。
妻子见他主意已定,也不再多言。
王明开始认真研究起埋酒的各种注意事项。
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咨询了多位酒业专家。
最终,他设计了一套严密的保存方案。
首先,他定制了四个优质木箱,每个箱子都经过特殊处理,能够抵御湿气。
然后,他在木箱外层包裹了三层防水材料。
最外层,他还特意涂上了一层天然树脂,以增强密封效果。
准备工作完成后,王明选择了一个周末,独自驱车回到了老家。
老宅已经多年无人居住,院子里杂草丛生。
王明仔细勘察了后院的地形,最终选定了一块向阳、排水良好的位置。
他挖了一个两米深的大坑,确保地下水不会渗入。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将四箱酒放入坑中。
在填土前,他又在箱子四周铺上了一层碎石,以助排水。
填完土后,他还在地面上做了标记,用特殊的方式记录了埋酒的准确位置。
完成这一切后,王明站在夕阳下,看着被重新平整的土地,心中充满期待。
“二十年后,这些酒该有多珍贵啊!”他暗自思忖。
他计划在女儿婚嫁时,将这批埋藏多年的珍品作为嫁妆送给她。
那时候,这批酒一定身价倍增,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带着这样的美好愿景,王明踏上了回城的路途。
02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
这二十年里,王明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3年,国企改制,王明成为下岗职工之一。
失业的打击让他一度陷入低谷。
但很快,他调整心态,决定自主创业。
凭借多年积累的人脉和经验,他开了一家酒业贸易公司。
创业初期,困难重重,几次险些倒闭。
李芳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他。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08年,他的公司终于站稳了脚跟。
随后几年,公司业务蒸蒸日上,王明也成了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他的酒业收藏也越来越丰富,从最初的几箱扩展到了一个专业酒窖。
这个酒窖里存放着各个年代、各个产地的名贵白酒。
每当有朋友来访,王明总爱炫耀他的收藏。
然而,关于那四箱埋在老家的白酒,他却很少提起。
一方面是因为生活变化太大,他已经很少回老家。
另一方面,随着对酒业知识的深入了解,他也渐渐意识到当初埋酒的做法可能并不科学。
但这个想法只是偶尔闪现,他并未真正放在心上。
他始终相信,自己当初的密封工作做得足够好。
时间继续流逝,王明的事业蒸蒸日上。
他的女儿王小雨也从当年的小姑娘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小雨在国外读完大学后,回国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2019年底,小雨带回了自己的男朋友,两人已经谈婚论嫁。
这让王明想起了当年埋酒的初衷。
“是时候把那些酒挖出来了。”一个周末的晚上,王明对妻子说道。
李芳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你说的是埋在老家的那几箱酒?”
“对,都二十年了,按理说现在应该是最好的品尝时机。”王明点点头。
“你确定还记得埋在哪里吗?”李芳有些担忧。
“当然记得,我做了标记的。”王明信心满满。
然而,当他联系老家村委会打听老宅的情况时,却得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原来,两年前村里进行了土地整合,他们家的老宅连同周围几户的地块一起,被一家房地产公司买下了。
目前正在进行前期规划,准备开发成一个高端住宅小区。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王明顿时慌了神。
他立即联系了那家房地产公司,希望能够在开发前取回自己埋藏的白酒。
经过一番周折,他终于联系上了负责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刘强。
“刘经理,我有个特殊请求...”王明将埋酒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对方。
出乎意料的是,刘强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王总,您的故事太有意思了!”刘强兴奋地说,“我有个提议,不知道您是否愿意考虑。”
刘强建议,将挖掘白酒的过程做成一次公开活动。
邀请媒体记者和当地居民共同见证,为即将开发的楼盘做一次别开生面的宣传。
“想想看,'尘封二十载,品味岁月沧桑',这样的主题多吸引人啊!”刘强满怀热情地说。
王明稍作思考,便同意了这个提议。
毕竟,这样不仅能顺利取回自己的酒,还能为自己的收藏增添一段佳话。
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定在一个月后的周末举行挖掘活动。
临近挖掘的日子,王明越发紧张起来。
他开始担心,经过二十年的埋藏,那些酒是否还完好无损。
夜深人静时,他甚至会做梦,梦见自己打开箱子,里面的酒瓶全都破碎了。
每次从这样的噩梦中惊醒,他都会冷汗淋漓。
但白天,他又会说服自己:以当年的密封工艺,应该不会出问题。
就这样,在忐忑与期待中,挖掘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03
挖掘仪式定在周六上午十点开始。
为了这一天,刘强做了充分准备。
他派人在老宅的院子里搭建了临时看台。
还专门聘请了一位考古专家,全程指导挖掘工作。
现场的安全措施也做得十分到位。
宣传方面,刘强更是下足了功夫。
他邀请了当地的几家媒体记者,包括电视台和报社。
消息发布后,还引来了不少自媒体博主的关注。
“二十年前埋下的顶级白酒,今朝重见天日”的消息在当地传开。
许多人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心。
挖掘当天,天公作美,阳光明媚。
王明一大早就和妻子、女儿一起抵达了现场。
看到熟悉而又陌生的老宅,王明心中百感交集。
这里承载着他太多的童年记忆。
如今,它即将消失在城市化的浪潮中。
而他埋下的那几箱酒,将成为这段往事最后的见证。
“爸,你当年真的在这儿埋了那么多好酒啊?”王小雨好奇地问。
“那当然,都是限量版的珍品,现在市面上已经买不到了。”王明骄傲地说。
“到时候可以给我一瓶尝尝吗?”小雨撒娇道。
王明笑着刮了刮女儿的鼻子:“当年埋下这些酒,就是打算将来给你做嫁妆的。”
小雨闻言,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真的吗?那我可得好好珍藏。”
“嗯,如果它们还保存得好的话。”王明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九点半左右,宾客陆续到达。
王明的几位酒友也专程赶来,想见证这一特殊时刻。
他们中有人同样是收藏家,对埋藏多年的白酒充满好奇。
也有人持怀疑态度,认为白酒不同于红酒,不适合长时间埋藏。
“老王,你这么多年不挖,倒是给足了悬念啊!”老李打趣道。
“这不是想让它们充分陈化嘛。”王明笑着回应。
十点整,活动正式开始。
刘强致简短的欢迎词,介绍了这次活动的背景和意义。
然后,他请王明上台,分享当年埋酒的初衷和过程。
王明站在众人面前,回忆起二十年前的决定。
“当时我刚接触收藏不久,对很多事情还不够了解。”他坦诚地说。
“但我相信,一个人做事,贵在有恒心、有毅力。”
“二十年前埋下的不仅仅是酒,还有一份对未来的期许和坚持。”
他的一番话,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共鸣和掌声。
接着,考古专家上前,简要讲解了挖掘的注意事项。
“虽然不是文物,但我们也要用专业的方法进行挖掘。”专家强调道。
“以免损坏里面的物品。”
随后,几名工人在王明的指引下,开始了挖掘工作。
王明记得,当年他埋酒的地方是在老宅后院的东南角。
那里有一棵老槐树,他就是以树为参照物确定的位置。
然而,当他来到后院时,发现那棵老槐树已经不在了。
“树呢?那棵老槐树呢?”王明焦急地问道。
“去年台风过境,那棵树被刮倒了,我们就清理掉了。”村里的老张回答。
这下可难住了王明。
没有了关键的参照物,他一时无法确定准确位置。
在场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尴尬。
眼看着记者们开始窃窃私语,刘强的表情也不太好看。
这时,王明灵机一动,想起了另一个标记。
当年在埋酒的同时,他还特意在院墙上刻了一个不起眼的记号。
如果院墙还在,他就能找到准确位置。
幸运的是,老宅虽然破败,但院墙还基本完好。
王明沿着院墙仔细找寻,终于在一个角落发现了那个模糊的记号。
根据记号和他的记忆,他重新确定了埋酒的位置。
“就是这里了!”王明信心满满地说。
工人们按照他的指示,重新开始挖掘。
04
挖掘工作正式开始。
两名工人手持铁锹,小心翼翼地挖掘着软土。
周围的人们屏息凝视,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王明站在最前排,双手微微颤抖。
二十年的等待,即将迎来结果。
他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期待、紧张、担忧,各种感觉交织在一起。
李芳悄悄握住了他的手,给予他无声的支持。
挖掘进行得很慢,为了不损坏可能的发现物。
工人们每挖一铲土,都要仔细查看有无异常。
大约半小时后,坑已经挖到了一米多深。
然而,还没有任何发现。
现场的气氛开始有些沉闷。
一些围观的村民开始怀疑是否真的有埋藏的酒。
“会不会记错地方了?”有人小声嘀咕。
“说不定早就被人挖走了。”另一个人猜测道。
这些议论声传入王明的耳中,让他更加焦虑。
“肯定就是这个位置,不会错的。”他坚定地对刘强说。
刘强点点头,示意工人继续挖掘。
又过了二十分钟,其中一个工人的铁锹突然碰到了硬物。
“有东西!”工人大声喊道。
现场顿时沸腾起来。
所有人都围拢过来,想一睹究竟。
工人放下铁锹,用手小心地拨开周围的泥土。
渐渐地,一个木箱的轮廓显现出来。
“真的有!”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叹声。
王明的心跳加速,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二十年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
工人们继续挖掘,很快就露出了整个木箱的表面。
从外观上看,木箱保存得相当完好。
表面的防水层虽有些老化,但基本完整。
这一发现让王明松了一口气。
至少从外表看,他的密封工作是成功的。
在考古专家的指导下,工人们小心地将木箱四周的土全部清理干净。
然后,用绳子将箱子固定,准备吊出地面。
“慢点,慢点,别碰坏了里面的东西。”王明紧张地喊道。
在众人的注视下,第一个木箱终于被吊出了地面。
紧接着,工人们继续挖掘,又陆续发现了其余三个木箱。
四个木箱并排放在地上,引来一片惊叹声。
“看起来保存得不错啊,王总!”刘强拍着王明的肩膀说。
王明微微点头,但内心仍有些忐忑。
外表完好,不代表内容物也安然无恙。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在众人的期待中,工人们用工具小心地撬开第一个木箱的盖子。
随着“咔嚓”一声,尘封二十年的木箱终于被打开了。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伸长脖子想看清箱子里的内容。
05
当第一个木箱的盖子完全打开时,现场顿时一片寂静……
-
给妈买按摩椅后被逼自杀,重生后,我打算不再愚孝!¥5.00
-
被亲姐姐卖进乞丐窝断腿受辱,重生后我抢先一步¥5.00
-
我失忆了,但所有人都说我是个杀人犯¥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