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山、赏水、品风景、铭记历史名人……
本期开始小编将带领大家从三个巨变、三个跨越、三大特色文化领略当代赣榆人创造的灿烂文明。
工业巨变
引言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赣榆的巨变之一——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发展巨变。赣榆从1953年划归徐州专署回归江苏以来,赣榆工业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体可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下面来看下
工业化初期及活跃期
1953——1990
那些明星企业
01
第一个时期(1953——1990)
工业化初期及活跃期
这个时期先后建立了砖瓦厂、印刷厂、农机厂、化肥厂、磷肥厂、七二化工厂、标准件厂、瓦庄煤矿、唐庄煤矿等县属国有企业,青口被服厂、大岭徐福酒厂、大岭电视机厂、马站造纸厂等乡办企业。到1990年底,当时全县共有国有企业51个,村及村以上工业企业1626个。赣榆人经常提起的具有代表性的有赣榆植物油厂、化肥厂、七二化工厂、大岭电视机厂、赣榆酒厂等。
赣榆化肥厂
1965年筹建,1967年建成投产。生产合成氨及“青河牌”碳酸氢铵。1978年改革开放后,赣榆县化肥总厂成为第一个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以上的县属国营工业企业。1988年成为苏北、鲁南地区第一个年产合成氨3万吨的县级化肥厂。
赣榆县七二化工厂
1969年9月经化工部直接批准建设,1972年建成投产,代号七二化工厂。主要生产海藻胶、甘露醇、碘。原址在今天开发区中大海藻有限公司上。1998年改制,2002年破产,财产整体拍卖,改名为中大海藻,当年是全县第一家由国有企业改制的股份制民营企业。
大岭电视机厂
实际上真名叫连云港市无线电二厂,是连云港地区首家能组装生产黑白电视机的企业。因为厂址在大岭乡,大家习惯叫大岭电视机厂。2001年大岭合并到了沙河。1985年大岭乡与苏州市电子职业教育中心联合兴办,当年组装黑白电视机1900台。1986年与南京电视机厂联办,生产“青松”牌黑白电视机。
大岭上海旅游客车连云港分厂
是上海旅游客车厂与大岭联办的企业,1988年建厂,专业生产骏马牌620型面包车,年产量100辆。
《大岭乡民兵娶来了城市姑娘》
当时大岭经济活跃度高,人的思想也比较开放。1984年大岭乡100多位小伙子联名给《中国妇女》杂志写了—封信,表达想娶城里姑娘的愿望和想法。《中国妇女》杂志在1985年第7期以《俺们敢向城里姑娘攀亲》为题把这封信刊登出来,全国有二十多个省市媒体转载,引起了很大反响,有二百多位城市的姑娘写信给大岭乡,希望落户大岭。后来经乡里撮合,大岭有五个小伙子与陕西、安徽、河南、河北、徐州五个城市来的姑娘恋爱结婚,还举办了集体婚礼。《中国民兵》杂志1985年第8期以《大岭乡民兵娶来了城市姑娘》为题作了专题报道。
赣榆县酒厂
1946年9月山东烟酒产销管理局在黄墩村成立鲁中南专酿公司滨海分厂,1958年黄墩分厂迁到青口镇改名为地方国营赣榆酒厂。1987年赣榆酒厂研制“青口牌”12°黑啤酒,获江苏省优秀新产品金牛奖,1988年获全国优质保健食品银鹤杯奖、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杯奖,1989年在全国特优新产品展品会上获美食杯优秀产品奖。
徐福酒厂
前身是1978年建的大岭酒厂,1986年改名为徐福酒厂。生产的徐福低度大曲酒1988年获全国“紫薇杯”低度白酒大赛特等奖、全国首届博览会铜杯奖。1990年,徐福酒厂被评为江苏省明星企业。时任江苏省省长顾秀莲、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赵朴初先后到该厂视察工作。
下期小编将为大家介绍赣榆工业巨变之
振兴扩张及提升期
那些闪光片段~
点赞分享加推荐
我们下期见
来源:红榆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