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款中大型混动轿车竟然能把价格压到14万以内?当吉利银河星耀8以13.98万的预售价横空出世时,比亚迪展厅里的汉DM-i销售悄悄捏了一把汗——这价格,比自家车便宜了整整3万,还多出11个音响、按摩座椅和激光雷达。
4月10日的杭州奥体中心,吉利把发布会开成了“友商解剖现场”。大屏幕上,比亚迪汉DM-i的参数被反复吊打:6.49秒加速对标6.9秒,23个扬声器碾压12个,连刹车距离都比对手短了1.2米。台下经销商窃窃私语:“这哪是卖车?这是掀桌子啊!”
但真正让行业哗然的是定价逻辑。银河星耀8的车长超5米、轴距2928mm,尺寸比汉DM-i大了一圈,起售价却比后者低了16%。更夸张的是,入门版直接塞进宁德时代18.4kWh电池,纯电续航130公里,快充25分钟就能从30%充到80%。有网友算账:日常通勤用纯电,周末自驾烧油,一箱油能跑1600公里,相当于北京到广州不用加油。
“这不是慈善,是技术平权的必然。”吉利研究院负责人私下透露,雷神电混系统的热效率突破46.5%,比丰田THS还高3个百分点。这套系统让星耀8的馈电油耗压到3.36升,比特斯拉Model 3长途奔袭更省。而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把激光雷达从顶配下放到中高配——这招直接打乱小鹏、理想的智驾产品线。
但问题来了:卖一辆亏一辆的生意能撑多久?业内人士扒开财报发现,吉利2024年研发投入暴涨67%,其中60%砸向混动赛道。这种“赌命式投入”背后,是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的生死时速——谁先吃掉合资燃油车市场,谁就能活下来。
坐进星耀8的后排,131度躺角的行政座椅带着8点按摩,仿麂皮车顶透着西湖涟漪的纹路。设计师团队花了8个月,把《富春山居图》的意境揉进内饰曲线。这种“文化溢价”瞄准的,是95后新中产对“国潮豪华”的执念。
反观比亚迪,汉DM-i的丹拿音响和Nappa真皮仍需加价选装。一位供应链高管直言:“吉利在用B级车成本造C级车,靠规模摊薄亏损。但比亚迪有垂直整合优势,随时能打价格战。”这场对决的终局,或许不是谁干掉谁,而是联手把雅阁、凯美瑞踢出牌桌。
预售首周,银河星耀8的订单突破2万辆,其中70%来自原计划购买合资燃油车的用户。广州某4S店销售苦笑道:“来看车的都在问能不能用雅阁置换。”而在某汽车论坛,一条高赞评论道破天机:“以前觉得国产车配置高是花架子,现在发现,合资车的溢价才是真噱头。”
这场由14万引发的血战,或许正改写一个时代——当中国车企把50万的配置塞进15万的车里,受伤的何止是比亚迪?
本文来源:www.jsedu.net.c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