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雨桐 素材/张建军
(声明:作者@李雨桐在头条用第一人称写故事,非纪实,情节虚构处理,请理性阅读!)
2010年北京大学社会调查显示,78%的农村青年曾因家境遭受过亲戚羞辱,这些记忆平均影响当事人长达23年。
二舅举着酒杯摇摇晃晃走到主桌前,酒气喷在父亲洗得发白的工装服上:"建军啊,你这辈子也就配在工地搬砖"。满堂哄笑中,我清楚看见父亲捏着筷子的手背暴起青筋。
那年村里首富二舅嫁女,父亲特意穿上去年我获奖时学校发的白衬衫。宴席进行到第三道菜时,二舅突然端着分酒器过来:"听说你们家连空调都装不起?要不要我派两个工人帮你装"。母亲慌忙起身打圆场,却被表嫂拽着褪色的袖口说:"这料子现在收破烂的都不穿"。
中国社科院《农村亲属关系异化报告》指出,经济差异导致42%的亲属关系呈现病态竞争。那晚父亲在院子里抽完半包红梅,月光下他的影子像株被压弯的竹子。
十年后我在深圳科技园敲下公司上市钟声时,老家突然传来消息:二舅的建材厂因偷税被查封,表弟赌博欠下百万高利贷。某个暴雨夜,二舅母跪在我家门前的水泥地上,雨水冲花了她曾经精心描画的眉毛。
父亲默默撑开那把用了十五年的黑伞,母亲从厨房端出热气腾腾的姜汤。当年被嘲讽的袖口如今仍整齐叠在衣柜里,磨损处开着母亲绣的玉兰花。
《社会心理学》期刊最新研究证实,持续羞辱会造成永久性情感创伤。但当我们真正手握选择权时,是选择以牙还牙的痛快,还是超越伤痛的慈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