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海仁济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张子臻:胃肠健康无小事,从日常习惯到专业诊疗的防癌指南丨21CC肿瘤周

0
分享至

编者按:

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主题为“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旨在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促进早诊早治;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并定期复查。通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

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发挥主流媒体责任与传播优势,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旗下《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推出“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癌症防治全民行动”,每日一个主题,涵盖甲状腺癌、肺癌、胃肠道癌、肝癌、前列腺癌、宫颈癌、乳腺癌、鼻咽癌及纵隔肿瘤等,邀请14名临床专家对肿瘤防治相关知识进行科普,同时从产业观察视角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政策和产业的结合,更好地为肿瘤患者诊疗提供助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佳英 广州报道

近年来,胃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公众健康。《柳叶刀》子刊研究结果显示,根据预测结果,到2050年中国将会有接近28万例胃癌病例。

在这场与“隐形杀手”的对抗中,现代医学正用精准化的治疗手段改写结局。从传统开腹手术到全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技术,微创手术已完成飞跃。不仅实现了体表微创,还可以通过自然腔道取出标本,进一步减少了患者的创伤。

然而,患者对胃肠癌的认知仍存在诸多误区。例如,许多人将便血等常见症状直接与癌症画等号,而忽视了进一步检查的必要性。此外,部分患者对微创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存在误解,甚至对术后化疗存在抵触情绪。

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值此之际,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旗下《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推出“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癌症防治全民行动”,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张子臻对胃肠健康、肿瘤防治相关知识进行科普。

专家呼吁,公众应加强对胃肠癌的认知,重视早期筛查和规范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如直系亲属有肿瘤病史、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等,应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胃肠健康无小事,从日常习惯改变到及时进行诊疗,从幽门螺杆菌筛查到胃肠镜定期检查,防癌指南其实就在每个人手中。

精细区分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21世纪》:在胃肠癌精准治疗方面,外科手术取得了哪些突破性进展?

张子臻:肿瘤手术的基本原则一是彻底根治性切除潜在有转移的病灶及相应淋巴转移回流途径中的高发部位,二是胃肠道手术中的消化道重建,以维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目前,微创手术技术及设备的发展,使胃肠癌实现了精准诊疗,“保功能”手术理念也越来越被提倡。

从外科角度来看,微创手术主要是腹腔镜微创手术。传统腹腔镜手术中,消化道重建仍需通过左下腹的辅助性小切口来实现。腹腔镜手术在国内胃肠肿瘤领域已有30年发展历程,目前已可实现全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真正实现体表微创,甚至可通过自然腔道取出标本,使腹壁伤口达到微创程度。

对于胃癌,在符合标准手术适应证、保证肿瘤学安全性的前提下,可做“保功能”的近端胃切除手术,通过腹腔镜实现食管和远端胃的消化道重建,同时避免术后长期胃酸反流。近年来的一个重要突破,便是可通过胃的整形、重新缝合等构建“人造贲门”解决食管反流。在保证肿瘤根治的前提下,对于低位甚至超低位直肠癌,微创技术越来越能实现保肛,提升患者长期生活质量。

另外,机器人手术系统作为手术平台,在国内也越来越成熟。机器人手术有放大十倍以上的裸眼3D视野,对医生精准判断、精细解剖结构操作非常有利。机械臂可去除人为震颤因素,关节灵活,能实现540度转弯及各关节活动,完全模拟人手部操作。

《21世纪》:这些手术目前在临床上对肿瘤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预后改善效果如何呢?

张子臻:随着微创理念发展,近两年越来越重视的不仅是创口缩小、创伤减少,更重要的是实现患者长期生活质量提升、功能保留。在肿瘤根治的前提下,可以尽量保护正常组织结构、血管神经等。例如,贲门、幽门等重要结构部位被保留且能发挥生理功能,将提升患者长期生活质量。

在此背景下,精准评判很重要。对于偏早期患者,不同“保功能”手术的适应证较严格,超出适应证且存在重要部位淋巴结转移可能性高的情况下,该部分淋巴结或重要组织结构还是要标准切除。得益于微创理念发展、技术成熟以及机器人手术平台应用,早期胃癌、早期肠癌检出率越来越高,可避免部分患者过度接受传统根治性手术。因此精准外科今后主要工作方向便是,精细区分患者,实现缩小清扫范围且保留长期生活质量。

《21世纪》:在药物治疗方面,特别是晚期癌症治疗存在耐药性问题。目前在胃肠癌药物治疗临床上有哪些创新疗法呢?

张子臻:近年来,肿瘤综合治疗发展迅速。一般而言,希望能在早期发现、潜在恶变前就进行药物干预。但中国胃癌、肠癌等恶性肿瘤检出率数据显示,进展期或偏晚期比例相对偏高。对于这部分患者,如何在围手术期加上抗肿瘤药物治疗,是实现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

随着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等越来越成熟,部分原本无法治愈的晚期胃肠肿瘤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实现转化,获得根治性手术机会的比例越来越高。但总体来说,个体化治疗很重要。我们医院消化肿瘤团队一直开展MDT(多学科综合诊疗)理念,每周有固定胃癌、肠癌疑难病例MDT全院讨论。针对需要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的患者,通过多学科团队参与,提升患者长期预后、实现肿瘤彻底治愈。

外科是重要手段,但绝不是唯一手段。综合治疗全程参与,包括个体化用药方案、敏感药物筛选等,使患者在手术前后更好地控制肿瘤,实现彻底根治。

纠正认知误区,筑牢健康防线

《21世纪》:在临床工作中,您发现患者对胃肠道癌确诊存在哪些误解?

张子臻:其实,患者对胃肠道癌存在不少误解。比如很多人会问,吃东西后腹部疼痛、便血等是不是就意味着患癌?不少人更是一谈起便血就觉得肯定患癌了。而另一部分人则是认为自己患有痔疮,便血肯定不是患癌,进而忽视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便血只是症状,要诊断还需进一步排查、检查。肠癌便血虽常被误诊为痔疮,但从便血颜色、排便习惯改变等方面仍有区分点。最重要的,还是发现上述症状后及时早诊早治,包括血液学(肿瘤标志物)检查、粪便隐血检查,以及胃肠镜检查。对于直系亲属有消化道肿瘤病史、胃溃疡病史、做过胃部手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45岁后应定期完成胃肠镜检查。此外,有过肠息肉病史的患者也要定期做内镜筛查。

《21世纪》:除此之外,在治疗方面还存在哪些认知误区呢?

张子臻:在治疗手段认知方面,目前也普遍存在两种误解。一种是患者觉得手术太可怕,不想做根治性手术,或者觉得手术切除范围过大是过度治疗;另一种是对微创手术有误解,觉得做不干净,甚至觉得微创手术费用更高。其实,在根治性前提且有充分循证医学证据时,医生才会判断进行微创手术。而且微创手术清扫范围与传统开腹手术同质化,甚至机器人手术可实现局部3D视野精准放大,清扫更彻底。

此外,少部分患者对根治性手术后还需化疗很抵触,甚至有观点认为“化疗会把人化死”。标准化疗方案、术后辅助化疗等都是有明确依据的,对于晚期患者,全身药物治疗是延长生命的唯一方法,而且目前药物毒副作用本身可控。

《21世纪》:如果家庭成员有人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有哪些建议?对于其他未感染的家属,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张子臻:从机制和流行病学数据来看,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能造成胃黏膜病变,这和胃癌有一定相关性,但总体转变成胃癌的概率并不高。

虽然部分可通过共餐口对口传播,但不是主要途径,并非家里有人感染,其他人就一定会感染,只是相关性几率会高些。若家里有人确诊感染,在其杀菌治疗过程中,建议生活较为接近的家庭成员也去排查。

经典的检查有呼气试验等,一旦确诊且需杀菌治疗,要在正规有经验的治疗中心进行首次杀菌。很多所谓幽门螺杆菌复发可能是第一次杀菌不彻底,一旦出现耐药,后面难治性感染会越来越难治疗。如果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时伴有其他胃部器质性病变,如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肠型化生等病理学改变,此时根除幽门螺杆菌对防止癌变是有意义的。

《21世纪》:在日常生活中,个人要如何才能做到科学预防,从早期端口减少患病可能性呢?

张子臻:胃肠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甚至很隐秘。如果出现消化道不适反应,如吃东西后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偶尔便血或黑便等,建议尽快前往医院进一步筛查。若有高危因素,如直系亲属有肿瘤病史、以前有胃部手术、胃溃疡、肠息肉病史等,更要及时关注自己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

若肿瘤进展到一定程度,进入进展期或局部偏晚期,会出现相应其他消化道症状,如进食后腹胀加重、肚子隐痛,幽门部位肿瘤会引起胃排空障碍,贲门部肿瘤会引起吞咽困难,肿瘤黏膜面破溃会有消化道出血病史,出现黑便、便血甚至呕血等症状,更需警惕并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策划统筹:曹金良

执行统筹:季媛媛、韩利明

记者:韩利明、唐唯珂、朱艺艺、闫硕、李佳英

编辑:季媛媛、张伟贤

设计:冯荻庚、廖苑妮

审校:陈晶晶、张程、蒋韵 、幸经凤

制作播出: 罗晶晶、杨慧嫦、王学权、张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看了10位私房模特写真照,才明白什么是“性感尤物”,你认识几个

看了10位私房模特写真照,才明白什么是“性感尤物”,你认识几个

说真话的小陈
2025-07-17 15:41:31
iPhone 17 Pro将推出全新"液态玻璃"配色 灵感源自iOS 26界面设计

iPhone 17 Pro将推出全新"液态玻璃"配色 灵感源自iOS 26界面设计

龙剑秀南
2025-07-17 20:20:38
金正恩访问越南,乘专列耗时65时40分,为什么不坐飞机?大有讲究

金正恩访问越南,乘专列耗时65时40分,为什么不坐飞机?大有讲究

文史达观
2025-07-05 06:45:03
美专家:中国第4艘航母正在建造,2035年将会拥有6艘航空母舰

美专家:中国第4艘航母正在建造,2035年将会拥有6艘航空母舰

文雅笔墨
2025-07-17 04:40:30
德鲁兹人是谁? 为什么以色列不惜轰炸叙利亚也要保护他们?

德鲁兹人是谁? 为什么以色列不惜轰炸叙利亚也要保护他们?

鱼莫语
2025-07-17 08:31:18
1997年香港回归仪式的"备用方案":如果英方拒绝降旗

1997年香港回归仪式的"备用方案":如果英方拒绝降旗

灿烂夏天
2025-06-24 16:18:26
称华为手机全球最先进后!黄仁勋再谈论华为芯片:取代英伟达是时间问题

称华为手机全球最先进后!黄仁勋再谈论华为芯片:取代英伟达是时间问题

快科技
2025-07-17 15:29:28
付出12首轮6互换的代价,太阳成冤大头!森林狼4换1报价遭KD拒绝

付出12首轮6互换的代价,太阳成冤大头!森林狼4换1报价遭KD拒绝

篮球扫地僧
2025-07-18 01:13:27
今天大盘涨到了3516点,明天开盘务必听我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今天大盘涨到了3516点,明天开盘务必听我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阿伧说事
2025-07-17 14:48:10
船记:我认为保罗签约快船的可能性低于50% 他太老太矮和球队不搭

船记:我认为保罗签约快船的可能性低于50% 他太老太矮和球队不搭

直播吧
2025-07-18 02:44:14
7月17穿西装的王楚钦,这个笑容太迷人!

7月17穿西装的王楚钦,这个笑容太迷人!

可乐谈情感
2025-07-18 01:07:54
"三无公司"也敢上市?卖“假水”给中国狂赚120亿,老百姓被骗了

"三无公司"也敢上市?卖“假水”给中国狂赚120亿,老百姓被骗了

悠闲历史
2025-07-17 15:16:54
我没上车,我还没上车!

我没上车,我还没上车!

贵圈真乱
2025-05-29 11:19:31
网友生日当天被女友气疯!体内残留两个避孕套,称:个人卫生不好

网友生日当天被女友气疯!体内残留两个避孕套,称:个人卫生不好

社会酱
2025-07-10 17:48:15
Fischer:库明加希望得到2500万年薪,这样的要价勇士无力承担

Fischer:库明加希望得到2500万年薪,这样的要价勇士无力承担

移动挡拆
2025-07-18 00:48:03
网传深圳普惠幼儿园闭园,7千一个学期均价,没有生源只能倒闭

网传深圳普惠幼儿园闭园,7千一个学期均价,没有生源只能倒闭

笔尖下的人生
2025-07-17 18:42:24
黄杨钿甜最新通报来了!耳环是别人送的假货,和宗馥莉耳环是同款

黄杨钿甜最新通报来了!耳环是别人送的假货,和宗馥莉耳环是同款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07-16 19:59:57
堂堂宝马会“顶不住”?裸车跌至18万,2.0T提速7.6s,年轻人最爱

堂堂宝马会“顶不住”?裸车跌至18万,2.0T提速7.6s,年轻人最爱

沙雕小琳琳
2025-07-17 18:00:43
25年高考普通本科批录取启动,志愿有这“四个字”,基本能被录取

25年高考普通本科批录取启动,志愿有这“四个字”,基本能被录取

教育导向分享
2025-07-17 21:44:14
5分钟就能“斩首”人类精子,这种藏在猫砂中的寄生虫可能已感染全球一半人口

5分钟就能“斩首”人类精子,这种藏在猫砂中的寄生虫可能已感染全球一半人口

果壳
2025-07-16 20:57:17
2025-07-18 04:15:00
21世纪经济报道 incentive-icons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商业新闻领导者
203884文章数 7427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头条要闻

遗产大战细节:宗庆后逝世半年3人起诉 矛盾早已发生

体育要闻

杨力维和杨舒予,是姐妹,也是战友

娱乐要闻

又相信爱情了,董璇二婚现场照曝光!

财经要闻

杭州成立专班介入宗庆后遗产纠纷

科技要闻

没有老黄不夸的中国公司了吧??

汽车要闻

有望年内上市 奥迪A6L e-tron申报信息曝光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旅游
游戏
公开课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 | 谁打翻了潍坊的调色盘?

教育要闻

第二波!扬大、南林、常大...多所高校专业组投档分数线公布!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魔兽怀旧服:HICC小怪削弱继承,双天赋出现BUG,0buff将持续四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