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郏县:“恒压”润沃野 抗旱有“神器”

0
分享至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但气温回升与持续少雨天气也给小麦生长带来严峻挑战。在郏县堂街镇孔湾东村的广袤麦田里,一处“老工程”正焕发新活力——郏县恒压喷灌工程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精准调度水源,为灌区4万亩农田“解渴”,成为当地农户抗旱保苗的坚实后盾。


恒压喷灌工程指挥中心。郏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走进郏县恒压喷灌工程运营中心,副主任刘绍伟正守在电脑前,紧盯智能管理平台,远程监控着设备运转。他介绍,这个全国首座自行设计、施工的恒压喷灌试验工程始建于1984年,历经8次扩建和技术改造,目前已达到装机容量3000千瓦。工程通过35千伏变电站、加压泵站和地下管网,将北汝河水提升68米至蓄水池,再通过田间固定管网实现精准灌溉。

讲到此,刘绍伟有些动容:“在恒压喷灌工程运营中心工作这22年,亲眼见证着灌区面积从6397亩逐步扩展至目前的4万亩,为堂街镇、李口镇25个行政村3.5万人保障农田灌溉用水,时而会觉得自己也成了这片麦田里的一根‘输水管’,深度融合进灌区群众的生产生活。”

升级改造不仅让“老工程”提质增效,更让农户告别“靠天吃饭”。在堂街镇堂东村的麦田里,土地承包户周振京一家正操作喷灌设备为绿油油的麦苗补水,他说:“我家承包的160余亩地里有70亩在灌区内,通过恒压喷灌工程供水,得以采用喷灌设施进行浇水,目前已完成浇灌面积10余亩,预计一周内全部结束。”水雾均匀洒落在青苗上,这片曾因水资源匮乏而“望天收”的土地,焕发着水利兴农的生机。


恒压喷灌。郏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悉,面对春季旱情,郏县恒压喷灌工程运行中心全员开启“护航模式”。自4月初以来,工作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昼夜值守抢抓灌溉窗口期,截至4月中旬,工程累计提水113万立方米,完成浇灌面积1.7万亩(一亩≈666.67平方米),同时高效完成主管道3处、支管道32处、电机4台套的抢修任务,确保输水“动脉”畅通无阻。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紫云山下,恒压喷灌设备喷出的水雾在麦田里织就彩虹,这座跨越41年的水利工程,不仅是科技创新的见证,更是贯彻“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论述的生动注脚,这一早期恒压喷灌技术的成功实践范例,将在新征程上继续书写人与自然的智慧共处。(来源:郏县县委宣传部 作者:宁昊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新疆推动新一轮老旧农机报废更新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392759文章数 2001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