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妈妈都值得拥有健康的生育权利,每一个孩子都该在无暴力的环境中成长。然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母婴传播风险,以及家庭暴力、性别不平等等问题,仍然威胁着许多家庭的幸福。让我们共同探讨如何用科学守护母婴健康,用法律捍卫家庭安全,用平等构建幸福家园。
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的意义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是守护新生儿健康的第一道防线。通过规范筛查和治疗,我们不仅能阻断疾病传播,避免孩子遭受可预防的病痛,更能减轻家庭负担、消除社会歧视。这既是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权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社会公平进步的关键一步。
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项目
1.孕产妇在首次孕期保健时,可享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免费检测服务。
2.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可在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获得免费阻断药品及辅助检测,可获得住院分娩及人工终止妊娠补助(分娩补助1000元,人工终止妊娠补助300元)。其所生新生儿可享受免费早期诊断检测和预防性治疗,免费发放奶粉。
3.对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新生儿应尽早提供规范治疗,并提供补助。(梅毒感染孕产妇规范治疗补助120元/人;所生新生儿进行预防性治疗补助30元/人,患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治疗补助150元/人)。
4.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可在分娩机构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完成最后一剂乙肝疫苗接种后1-2个月(婴儿7-8月龄时),可到辖区指定医疗保健机构或妇幼保健院接受免费的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检测。
反对家庭暴力
1.如何识别家庭暴力?
身体暴力:殴打、推搡、限制人身自由等。
精神暴力:辱骂、恐吓、贬低、控制社交等。
经济控制:剥夺经济自主权,强迫交出工资等。
2.遭遇家暴如何自救?
保留证据:拍照、录音、保存医疗记录等。
及时报警:拨打110,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寻求帮助:联系妇联、反家暴社会组织或亲友支持。
安全计划:提前准备身份证、现金、重要证件,必要时逃离危险环境。
促进性别平等
1.平等分担家庭责任
育儿、家务不应只是女性的义务,夫妻共同承担才能减少矛盾。
鼓励男性参与育儿,增进亲子关系,减轻妈妈的压力。
2.尊重女性生育自主权
生育决策应由夫妻共同商议,避免强迫或施压。
保障女性健康权益,提供科学的孕产期保健支持。
营造无歧视医疗环境
1.医疗机构怎么做?
培训医务人员:普及传染病科学知识,消除恐惧心理。
落实标准防护:所有患者一视同仁,避免区别对待。
设立投诉机制:对歧视行为“零容忍”,确保患者维权渠道畅通。
2.公众可以做什么?
学习科学知识:了解传播途径,避免误解。
拒绝语言暴力:不传播污名化言论。
支持感染者:鼓励他们积极治疗,而非孤立排斥。
3.感染者如何应对歧视?
保留证据:如遭遇拒诊,可录音、录像或保存书面记录。
依法维权:《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医疗机构不得拒诊HIV 感染者。《传染病防治法》保障乙肝携带者平等就业、就医权利。
寻求帮助:联系当地疾控中心、法律援助机构或公益组织。
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反对家庭暴力、促进性别平等,营造无歧视医疗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无论是科学的健康管理,还是对暴力说"不"的勇气,亦或是家庭中的互相尊重,都是构建幸福社会的重要基石。让我们携手,为每一位妈妈、每一个孩子,创造更健康、更安全的未来!
文字:保健部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作健康科普,如侵删
编辑:陈梦霞
审核:郭剑影、韦晓燕
终审:梁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