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中国城,也就是唐人街】
华人、华侨、华裔,有时候真的会让人头昏分不清楚。
三者的核心区别在于国籍和法律身份,华人泛指具有中国血统的群体,国籍不是中国;华侨是指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国籍仍然是中国籍;华裔则是拥有外国国籍的华人后裔,第二代甚至是第N代等等。
2024年末,菲律宾的华人数量大致在130-140万,按照菲律宾约1.17亿的总人口计算,比例在1.2%左右。如果把标准改一改,按照华裔或者拥有华人血统的口径,菲律宾大约有240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0%。
这是一个基本的现实。
无论哪一届菲律宾总统,或者与我们关系友好,或者喜欢兴风作浪,都需要面对这个基本现实。
所以兴风作浪者,往往色厉内荏,非常忌惮菲律宾的华人群体,总会在语言和行动上呈现左右摇摆的经常现象。
菲律宾华人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唐代,一直绵延到我国明代,大部分以福建移民为主。
那时的华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抵达菲律宾诸岛,主要来自福建南部即闽南地区,他们原本在当地是以经商和务农为主,但前往菲律宾后,有些就不再以务农谋生了。
到了明代郑和下西洋时,吕宋岛上已经有大量福建侨商定居,形成了多处较大的村落甚至小镇。
【19世纪90年代前往马尼拉谋生的华人群体】
推动华人与菲律宾当地人融合的,除了正常的婚姻之外,还有殖民时期被迫发生的情况。
菲律宾最早是被西班牙殖民,时间长达200多年即公元1565-1898年,尤其是进入19世纪后,菲律宾诸岛的华人往往是当地的经济支柱,但在身份上又属于“外来者”,所以经常成为西班牙殖民者挑拨当地人的对象和借口。
在19世纪的菲律宾爆发过多次排挤华人的事情,部分华人被迫从自己熟悉的村落和城镇逃离,前往偏远地区,慢慢与当地人形成混血村落(社区)。
近代版的菲律宾移民潮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当时是“下南洋”的生存驱动。
那时的福建、广东地区,因为战乱、饥荒和匪患等原因,大量民众移民菲律宾谋生。华人到达菲律宾诸岛后,并没有自己的土地,即使想务农也没有太多机会,除非在殖民者开辟的各类种植园里面。
所以,大部分华人往往利用自己手中的一些积蓄,省吃俭用,从底层小贩做起,逐渐涉足种植、纺织、制糖、矿产等行业。
有些特别出色的华人,通过两代或者三代人的努力,渐渐可以掌握菲律宾一个或者多个省市的经济主流,甚至可以掌握金融业、传媒业这样的核心领域,进而跻身菲律宾最高政坛。
这里面最为出色的当然是阿基诺夫人。
【1986年阿基诺夫人宣誓就职菲律宾总统】
阿基诺夫人,全名叫玛莉亚·科拉松·柯莉·柯峻科·阿基诺,出生于1933年1月,2009年8月去世,出生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她的祖籍是福建省漳州市鸿渐村。
阿基诺夫人是菲律宾第11任总统,也是菲律宾历史上首位女总统,任期自1986年至1992年。
她的儿子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后来也成为菲律宾总统(第15任),2010年6月30日正式宣誓就职, 2016年6月30日正式卸任总统职务。
【阿基诺夫人的儿子、阿基诺三世在2010年宣誓就职菲律宾总统】
华人在菲律宾经济和社会中的地位凸显,是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的。
从这个阶段开始,华人的声音可以通过自己的传媒发出来,华文报纸和华文教育在菲律宾得到广泛的普及,而华人当然是华文报刊的热情读者,积极参加华人文化活动,热心充当华文学校的师资,子女也在华文学校读书。
华人文化和华人认同由此得到巩固,这对于对菲律宾当地社会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
因为大部分华人或者从事大型零售业,或者从事制造业甚至矿产开发,都需要雇佣大量菲律宾当地人,带来许多就业机会。
而且菲律宾华人群体非常注重“回馈”,尤其是每个地方的志愿消防队、医疗义诊队和捐建校舍等等,这几个领域往往是华人在捐献或者亲历亲为,得到各地菲律宾人的赞赏。
时间长了,菲律宾人也喜欢主动了解了更多的中华文化,甚至还有兴趣学习华语。
现在的菲律宾华人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呢?
大部分集中在大马尼拉地区,一部分散居在米沙鄢地区、棉兰老岛等地。不过,最近几年宿务的华人群体也在不断增长。
宿务,也译作宿雾,是菲律宾仅次于马尼拉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菲律宾主要的港口和经济中心,位于菲律宾群岛中部的宿务岛东岸,于是,整个宿务岛以及旁边的莱特岛,成为新的华人集中区域。
菲律宾当地对中华文化的接受或者融合程度如何呢?进入近现代以来,这种融合变得非常自然。
在语言与饮食方面,比如在菲律宾的他加禄语中早已融入了大量的闽南词汇;而菲律宾本土化的餐饮中,比如炒面、春卷等都是来自中华饮食。
至于宗教方面,菲律宾约有93%的人口信奉基督教,这其实是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传播的。
在与华人的佛教、民间信奉融合的过程中,产生了奇妙的变化,比如与基督教融合,会出现“观音玛利亚”崇拜,是不是让人会心一笑呢?
其实,菲律宾华人把闽南文化、岭南文化甚至整个中华文化中的很多信仰对象、元素都原封不动地带到了菲律宾各岛、各省和各市。
不过,现实的问题并不是没有,最为突出的有两个:部分菲律宾人对华人在经济层面处于绝对优势,存在偏见;另外,不同区域的华人群体内部,贫富分化显著,容易影响团结。
但是,当了解菲律宾华人的地位以及掌握了金融、矿产、制造甚至政坛权力之后,大家可以明白,印尼历史上多次的、惨痛的排华事件,发生在菲律宾的可能性并不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