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清晨,璧山区河边镇璧铜线河边站站前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以“站台经济+便民服务”为特色的“我到河边来赶场”暨中医服务进乡村活动在这里盛大开启,一场充满传统韵味与现代活力的乡村盛会就此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吆喝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春日里独特的乡村协奏曲。此次活动巧妙借助轨道交通站点的优越区位优势,成功搭建起城乡物资流通与健康服务的双向桥梁,让古老的“古法赶场”焕发出崭新活力。
在众多服务项目中,璧善堂中医馆的中医义诊服务备受瞩目。璧善堂的赵图强医生早早来到现场,为前来的群众进行把脉问诊。他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位群众诊断病情、分析症状。针对群众提出的各种健康问题,赵图强医生都一一给予详细解答,并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提供个性化的中医调理建议和养生方案。
一位参与活动的村民激动地表示:“平时去城里看病不太方便,没想到今天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这么专业的中医服务,赵医生不仅医术好,讲解也通俗易懂,真是太贴心了!”赵图强医生也表示:“很高兴能参与到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中来,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为乡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更多人了解中医、受益于中医。”
活动在“经济强村”签约仪式中开始,村集体与优秀企业、镇商会顺利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市场主体实现精准对接。
在活动现场,站点变身“集贸枢纽”,土货“出山”与市民赶集的“双向奔赴”。30余个临时摊位整齐排列在站前广场,农家自制红薯粉、刚挖的藠头、血橙、沃柑、跑山鸡、土鸡蛋等土货琳琅满目。来自河边镇及周边村落的村民们推着板车、挎着竹篮,将自家的“宝贝”摆上摊位,不少主城市民乘坐璧铜线快轨专程来“赶集”,手提袋里装满了新鲜蔬果,在摊位间穿梭询价,烟火气扑面而来。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中医药文化体验区,有耳穴压豆、艾灸、推拿、三伏贴等中医适宜技术展示与免费体验,还有八段锦养生运动现场教学。“我们把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乡村生活,让传统文化服务现代健康需求。”河边镇卫生院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中医文化进乡村”的系列举措之一,未来将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村民健康获得感。
赶场不止于买卖,更成为文化体验的窗口。赶场间隙,村民们也可以到非遗体验区体验非遗技艺,有“彭氏七碗茶”茶、琴、香演绎,感受“一碗喉温润,七碗清风生”的茶香,还有古法纯粮酿造的罗家槽坊醇厚白酒免费品尝。还可以到政策宣传区,了解卫生健康、法治、消防等知识。这场融合了商贸、文化、健康的“一站式”活动,不仅是一次物资交易,更成为乡村生活方式的展示窗口。
据悉,当天集市成交额超10万元,中医团队也服务群众300余人次。活动吸引数百名市民通过轨道交通走进乡村,他们在集市上选购了各种土货,满载而归,带走的不仅仅是乡村的特色产品,更是对田园生活那份深深的向往。
河边镇负责人表示,随着“站台经济+”模式的探索,交通节点正转化为经济节点、文化节点——土货借轨道“出山”,人气循铁轨“入村”,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在这里碰撞,勾勒出产业兴、文化活、百姓乐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