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家医保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仍有三大挑

0
分享至

4月18日,2025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蓝皮书发布会暨趋势交流会在京召开。中国首本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蓝皮书——《中国医疗保障支付方式改革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截止目前,全国393个统筹地区中实施DRG付费191个、DIP付费200个,统筹地区全覆盖,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全覆盖,病种覆盖率达到95%,医保基金覆盖率达到80%。国家医保局认为:支付方式改革初见成效,医疗机构获得更多医保结余,患者就医经济负担减轻,基金使用效率大幅提升,已逐渐形成医保患三方共赢。

但是,2024年国家医保局也汇总解决过一大批问题,如医疗机构反映的分组方案不够精细、群众反映住院天数受限等。目前的DRG/DIP已经是2.0分组方案,未来可能还会进一步的调整。

国家医保局指出,目前改革还存在三大挑战:医疗费用增长与支付方式管理之间存在矛盾,整体改革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以及改革中多方协同合力发挥不充分。

各地试点DRG/DIP 改革

2021年11月,国家医保局印发《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底,所有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都要执行DRG/DIP付费。

上海率先探索了“基准-浮动”弹性费率法,满足实际治疗需求、灵活结算,消除医疗机构的后顾之忧,还建立特例单议智能评审“绿色通道”,有效激励医药创新技术的使用。广州则在2025年起启用本地新版按病种分值付费病种库,提高按病种分值付费运行效率,激发医疗机构合理诊疗内生动力。北京还将建立“大数据模型+人工智能算法+专家辅助”数据检测、审核规则。



这些有益的探索让DRG/DIP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更加科学合理。

不过,付费方式改革要想顺利推进,离不开医院和医生的积极参与。去年4月,湖南省医保局医药服务处李跃芳专门在国家医保局官网撰文,指出:“DRG导致医疗收入减少?这个锅DRG背不动”。

事实上,国家医保局已经注意到一些地方将医生收入与DRG挂钩的错误言论。今年1月,医保局印发《按病种付费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规程(2025版)》明确:建立健全“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机理约束机制,提高医疗机构自我约束能力。

医疗费用精细化管理之余,对医院、医生的绩效也要有更精准的评价方式,避免像过去一样粗放型发展方式、吃大锅饭,这才是DRG/DIP改革实施的最大意义。

目前,医保结算的“最后一公里”堵点已经打通。根据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24个省份实施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覆盖定点医药机构24.67万家,拨付金额1657亿元。即时结算不仅改善了医院的现金流,也让医生从付费方式改革中获得更直观的效益。

提质增效依然面临新挑战

当然,支付方式改革之下,要建立一套让医生都满意的薪酬体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有专家认为:医疗机构应淡化做多少项目挣多少钱的概念,要根据DRG/DIP考核,相应作出一套多劳多得的管理制度,如何体现医生的价值,应考虑工作量、工作时间,评估风险隐患等多种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一部分医生的利益增加,一部分医生利益受损,这或许是不少医生在网上吐槽DRG改革的原因之一。医院管理者应当保证好各个临床科室能更加合理获得阳光收入。

支付方式改革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国家医保局曾表示:目前改革总体已实现医疗机构从按病种付费到按病种病组覆盖;从手工审核向大数据运用;促进医疗服务供给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等多方面的转变。

在全国各地医保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支付方式改革的实践探索一直未停步,已从最初单一的按项目付费逐渐发展成为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现如今,支付机制不断完善,政策工具更加丰富也是成效的重要体现。其中特例单议、预付金、意见收集、谈判协商和数据工作组五大机制不断完善。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路径的开展,以及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探索创新更加科学、更加精细化、更加规范化的医保支付方式势在必行。

撰稿丨雷公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雾纪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那名外国男子和大连工业大学杀死了女生!

那名外国男子和大连工业大学杀死了女生!

不主流讲话
2025-07-14 01:29:23
哈工大分析669名糖尿病患者,吃惊发现:患糖尿病的人,有5大恶习

哈工大分析669名糖尿病患者,吃惊发现:患糖尿病的人,有5大恶习

白宸侃片
2025-07-15 14:36:08
港股数字货币概念股开盘拉升

港股数字货币概念股开盘拉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09:46:05
2025 年 7 月办理定期存款时,不管存款多少,都要注意这3个方面

2025 年 7 月办理定期存款时,不管存款多少,都要注意这3个方面

诗词中国
2025-07-15 15:39:50
第6号台风或近日生成!预计海南将有较大风雨

第6号台风或近日生成!预计海南将有较大风雨

环球网资讯
2025-07-15 19:43:15
比肩四巨头!辛纳积分超12000分历史第5人,德约纪录太难超越

比肩四巨头!辛纳积分超12000分历史第5人,德约纪录太难超越

全景体育V
2025-07-15 06:53:09
“全国经济最强镇”党委书记孙道寻,新职明确

“全国经济最强镇”党委书记孙道寻,新职明确

鲁中晨报
2025-07-15 17:21:08
董明珠说的没错!娃哈哈不到半年关停18个工厂,宗馥莉又摊上事了

董明珠说的没错!娃哈哈不到半年关停18个工厂,宗馥莉又摊上事了

史书无明
2025-06-10 08:23:23
官方:韩国足协主席郑梦奎当选东亚足联主席,任期至明年3月

官方:韩国足协主席郑梦奎当选东亚足联主席,任期至明年3月

懂球帝
2025-07-15 13:59:23
意难平!79岁秦汉独身一人,家里却挂满了和林青霞年轻时的照片

意难平!79岁秦汉独身一人,家里却挂满了和林青霞年轻时的照片

肆时说
2025-06-09 22:04:49
2025殡葬大变局!从农村到全国,这项改革为何突然扩大范围?

2025殡葬大变局!从农村到全国,这项改革为何突然扩大范围?

好贤观史记
2025-07-06 22:26:34
江苏一网友吐槽:3台空调开了一天一夜用了91度电,网友:抱冬瓜

江苏一网友吐槽:3台空调开了一天一夜用了91度电,网友:抱冬瓜

兴史兴谈
2025-07-12 22:26:45
斯基拉:埃基蒂克将以7800万英镑转会至纽卡,合同签至2030年

斯基拉:埃基蒂克将以7800万英镑转会至纽卡,合同签至2030年

懂球帝
2025-07-15 10:56:31
国乒美国大满贯奖金排行榜:王楚钦72万,陈熠43万,孙颖莎10万

国乒美国大满贯奖金排行榜:王楚钦72万,陈熠43万,孙颖莎10万

墨印斋
2025-07-14 17:36:48
预定夏联最佳阵,爵士内线再砍35+11,安吉次轮淘宝或再得潜力股

预定夏联最佳阵,爵士内线再砍35+11,安吉次轮淘宝或再得潜力股

拾叁懂球
2025-07-15 18:57:00
炮击金门决策内幕:林彪粟裕激烈争论,毛泽东的绞索战略揭秘

炮击金门决策内幕:林彪粟裕激烈争论,毛泽东的绞索战略揭秘

灿烂夏天
2025-07-13 12:45:41
掩护蔡锷将军逃跑的小凤仙,嫁给锅炉工后,72岁时说:我是小凤仙

掩护蔡锷将军逃跑的小凤仙,嫁给锅炉工后,72岁时说:我是小凤仙

结绿
2025-07-07 11:08:15
1947年,孙殿英被解放军活捉,刘伯承:此人不可杀,他对我们有恩

1947年,孙殿英被解放军活捉,刘伯承:此人不可杀,他对我们有恩

东方寻史
2025-06-05 09:44:47
局部大雨到暴雨!济南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局部大雨到暴雨!济南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齐鲁壹点
2025-07-15 19:50:12
林俊杰自曝:每天靠药物控制!我国这类疾病患者高达3.3亿

林俊杰自曝:每天靠药物控制!我国这类疾病患者高达3.3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7-15 12:22:16
2025-07-15 21:40:49
健识局
健识局
医事药闻,一图解局。
6742文章数 861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解锁"硬核通勤":花3小时划船回家 开车只需25分钟

体育要闻

在中国效力10年,45岁的传奇外援退役了

娱乐要闻

董璇自曝再婚了!二婚老公被扒是张维伊?

财经要闻

国货美妆能否脱下“平替”外衣

科技要闻

英伟达H20解禁,黄仁勋吓坏平替?

汽车要闻

六座布局/深浅配色 仰望U8L内饰亮相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教育
数码
家居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抄底信号!海口跌幅,全国第二!

教育要闻

混编组队!京藏疆青蒙五地“足球小将”同场切磋球技 | 研学日记⑥

数码要闻

荣耀Earbuds A Pro耳机开售 售价仅149元 支持49dB降噪

家居要闻

自由开阔 生活需求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