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经历多场大战,新四军部队已经在华中地区发展壮大,虽说对日军形成不小的威胁,但国民党相关势力同时也看在眼里。
按照上级的要求,新四军军部还有其所属部队开始会合、转移行动,可是也就是在这期间,国民党部队对我军发起了袭击。
被迫经历一场场激战,终究是敌众我寡,我军付出巨大牺牲,最初的九千多人,这时不过两千,而后他们只能分散突围,尽可能的保护更多核心人员到达苏南。
然而敌军围追堵截,何其艰难,这时还是一文职官员站了出来,想出了可行的突围方法。他是谁?后来如何了?
李一氓
他是李一氓,1903年生于四川。李一氓家中生活条件很好,其他贫苦人家的孩子为生活发愁时,他能得到不错的教育,更不用为生活殚心竭虑。
虽说李一氓家中是经商的,但到了他父亲这一代,着重重视的已经是文化教育了。
他的父亲在县立中学工作,职位算不上高,那能拿到的报酬自然也没有多少,不过这样的父亲倒是给李一氓树立了榜样,然后在父亲的重视下,他们兄弟姐妹几个当然也接受了不错的教育。
而且李一氓是个聪明人,此后学习生活中自然是不辜负期望,后来去到上海读中学,乃至考入大学,开始大学生活。
身处革命年代,李一氓可以说是进步青年,读书期间,他也难免接触到革命思想,还有认识到许多进步人士。其中我党人员占了多数,那么受他们的影响,李一氓参与到革命斗争中不过是时间问题。
之后李一氓看到了许许多多的苦难,自然要为救国救民挺身而出,贡献力量。如此,他先是参与到一些革命活动中,在我党成员的介绍下,李一氓早在1925年便加入了我党。
后来革命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一些起义活动不断,李一氓就奋不顾身的参与其中,即使是在老蒋的巨大威胁之下,他也没有丝毫退缩。
参与到我党秘密工作中后,李一氓周围危机四伏,他需要为自己的身份考虑,但尽管危险重重,他还是拼尽全力的坚持着,在我党需要之时,发挥巨大作用。
而在这一战线,李一氓一干,就是长达五年的时间。直到上海形势不容乐观,李一氓才得以转移。
不过革命尚在继续,李一氓的革命行动就不会就此停止。
这时红军展开反“围剿”行动,他便投入其中。直到红军长征,李一氓也是我军重要一员。
不久抗日战争开始,除了八路军部队,新四军也是用人之际。新四军组建工作中,李一氓被委以重任,担负协助工作,而且他还是新四军军部秘书长。
他在军中的地位显而易见,虽然是一文职,但却在其中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抗日战争初期,虽然我军处处受限,但随着战场形势变化,无论八路军还是新四军,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逐渐发展壮大是事实,日军会有所畏惧,同时老蒋也忌惮着。
老蒋消极抗日是人尽皆知的,这不在新四军转移途中,就让老蒋看到了机会,随后大打出手,伏击我军,终是让我军将士付出巨大牺牲。
反向突围计划
无奈之下,新四军剩余部队决定分散突围,但命令下达后,李一氓并没有第一时间撤离,因为他要处理军部的重要文件,像电台等肯定是不能落入敌军手中的。
于是该销毁的他一个不留,但一些重要文件他还是没有舍得下手,而是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地方,掩埋了。
等处理完这些,他身边的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之后就是要孤身行动了。
李一氓对于当时的情况十分清楚,突围不是朝夕间就能达成的,他有计划的行动,会在合适的时机进行突围。
当看到天亮后,他便不觉得是一个好时候,于是他找了一个山洞藏身,先是躲避敌军的一次次搜寻,然后再找机会。
可是机会哪有那么多,一连几日李一氓只能困在那里,甚至还等来了突围失败的人员返回。
见到不少老熟人,李一氓等人底气似乎足了些,于是他们不准备坐以待毙,而是先填饱肚子,查看好敌军的情况后,再做出突围计划。
就这样他们夜间行动,白天依旧在山洞躲避。后来大部分人决定向东突围,毕竟那里是敌军的薄弱处,自然会顺利一些。
可是就是在这个时候,李一氓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在他看来,他们应该朝西走。因为他们能想到的,敌军自然也会设想,这样一来,谁能知道敌军到底有没有其他计划在等着他们呢。
他这么一说,大家也认为有道理,可是西边是敌占区,谁又愿意往敌军脸上碰呢。
如此,其中的风险也很大,稍有不慎,后果也就可想而知。
不过李一氓确实考虑全面,最后确是想出了一个完整的计划,再加上他在新四军的地位,能力肯定是显而易见的。最后,他们终是按照李一氓的想法行动了。
这时他们一众人还是目标太大,继续分散突围,李一氓终是一个人展开了行动。
李一氓毕竟在我军秘密战线工作过,乔装打扮后,全然没了军人的模样,而是一身商人打扮,镇定自若的行动着。
不过在皖南,李一氓也是有一定群众基础的,身份虽然曾被识破,但他们对李一氓的帮助却是更多的。
然后顺利到达桂林,李一氓终于与李济深取得了联系。而后有了他的帮助,李一氓接下来的突围也就顺利许多。
转辗反侧之下,李一氓终于转危为安。
为革命奋斗
可见无论红军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李一氓经历的苦难只多不少,但为革命奋斗的心,他却是始终不变的。
而且作为一位文职干部,在工作中还有在教育事业上,他始终都看得很重要。
1945年的时候,李一氓曾在淮阴工作了有一年的时间。
在这期间,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本事,在他的带动下,一些工作、建设事宜被极大重视起来。而后还参与到兴办水利、发展生产等重要工作中,他的成绩是十分显著的。
后来还有在边区文化教育事业上,李一氓为了将其发展起来,积极团结了很大一部分文化人,而李一氓也自己亲身投入进去,即使当时的条件不佳,他还是尽自己所能,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
总之,在淮阴工作期间,李一氓重视着教育发展,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边区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推动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李一氓坚持初心,也保持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于一些字画、书籍,他可以说有着很大的热爱。
而后还参与了古籍整理、出版等重要工作。
结语
1990年,李一氓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他是做出重大贡献的,他的能力和本事也是慢慢积累起来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