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隆盛、市井繁华的宋朝,城中坊市有一家 “福顺面馆”,木质招牌被岁月打磨得发亮,馆内升腾的白雾与门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构成了最鲜活的市井画卷。
面馆老板周阿福是个憨厚老实之人,他妻子早逝,只留下一个女儿周月如。
月如懂事之后,便在店里端茶递面,帮父亲照顾生意。更难得的是,一旦闲暇,便捧着书卷静静阅读。她痴迷诗词歌赋,久而久之,竟也能吟诗作对,是街坊邻里公认的才女。
正因如此,随着月如及笄,前来提亲的人可真不少。可尽管媒婆说尽好话,月如总是红着脸婉拒。
她并非不通情理,只是不忍父亲十年如一日,天不亮就起来熬骨汤,自己若嫁了人,父亲一个人操持面馆太辛苦。
这夜暴雨如注,父女俩蹲在灶台前煮面。
周阿福看着女儿脸庞,既欣慰又心疼叹气道:“你这傻丫头,还不嫁人,是想让爹这把老骨头给你端一辈子面碗?”
“女儿愿意!”月如搓着手上的面粉回答。
“你总不能为了爹耽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啊!”
“你就这么想我出嫁呀!那好,若有人能连对三副我出的对联,那便考虑终身大事。” 月奴突然灵机一动。
周阿福听了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好!我女儿的终身大事,本就该由你自己做主!”
谁也没想到,这段随意的雨夜闲语,竟成了后来轰动全城的轶事,因为周月奴真的就采取了这种方式。
到了招亲那天,门前已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其中还有既期待又紧张的青年男子。
月如端坐在二楼的雕花窗前,隔着一层薄纱,声音清脆如黄鹂:“第一联 ——闭门即是青山客。”
此上联看似简单,实则意境深远,暗含着远离尘世喧嚣、自得其乐的隐士情怀。
就在众人冥思苦想时,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摇扇便来墨韵香!”
说话的是个年轻书生,名叫林墨,出身寒门却勤奋好学,听闻招亲消息后连夜从城郊赶来。
他手中折扇轻摇,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学生以为,青山对墨韵,客对香,闭门摇扇,一静一动,正应了才女的雅趣。”
月如心中一动,这下联对仗工整,还将文人风雅展现得淋漓尽致。她微微颔首,又出第二联:“常入云山沽野酒。”
林墨几乎没有思索脱口而出:“偶游书海得佳文!” 这次他特意提高了声调:“云山对书海,野酒对佳文,求学之路不正如游山玩水,总能在不经意间收获惊喜?”
围观百姓纷纷拍手叫好,月如的脸颊也染上了一抹红晕。
最后一联,月如凝视着楼下的林墨,轻声说道:“面对面吃面。” 这上联一出,众人皆惊。
三个 “面” 字,字面是食客与面的相对,暗合当下面馆场景,而“面”与“脸”的谐音双关;既考对仗工整,又需破解文字游戏,想要对出工整又有深意的下联,谈何容易?
林墨的折扇停在半空,眉头紧锁。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人群中开始传出窃窃私语。
就在月如以为要失望时,林墨突然抬起头,眼中满是坚定:“心连心放心!”
说到这里他向前一步,声音更加洪亮:心是真心相待,心是心心相印,心是安心托付。学生虽无万贯家财,但愿以一颗真心,换姑娘一生放心!”
此联堪称绝妙:“面对面”对“心连心”,字字相扣;“吃面”对“放心”,既解文字游戏,又表赤诚之心。
这一刻月如透过薄纱,看着林墨清瘦却挺拔的身影,心中泛起阵阵涟漪。周阿福站在一旁,早已笑得合不拢嘴。就这样,月奴和林墨因对联结缘,最后相谈之下,决定结为夫妇。
林墨月如婚后继续帮父亲打理面馆,还将诗词融入菜单,推出 “清平乐阳春面”“西江月炸酱面” 等特色菜品。
夫妻俩举案齐眉,相互扶持,而 “面对面吃面,心连心放心” 的对联,也被装裱起来,挂在面馆最显眼的位置,成为了福顺面馆最珍贵的招牌。
每当有人问起这段故事,月如总会笑着说:“缘分就像一副对联,对上了,便是一辈子。”
那月如的三个上联,你有好下联对吗?欢迎留言讨论。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剧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