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
到底有多狠的心,才能对一个3岁的孩子下毒手,硬生生地把一条鲜活的生命,折磨而死!孩子眼中流下的最后一滴泪,写尽他生前的无尽的痛苦和绝望。
这个案件的嫌疑人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
孩子的亲生母亲只有一个愿望:不要赔偿,只要凶手死刑!
事件经过:
来自安徽淮北的马女士与黄先生结婚后,生下了儿子黄梓澈,在黄梓澈一岁多的时候,马女士发现老公黄先生出轨,于是向黄先生提出离婚,一个人带着孩子离开了家,一边工作一边抚养孩子。
2024年1月24日,黄先生带着几个亲戚找到马女士,称母亲病重,想看孙子最后一眼,马女士觉得老人家临死前想见孙子,无可厚非,于是,就让黄先生带走了黄梓澈。
没想到,黄先生把孩子带走后,不仅不愿意送回,还向马女士提出要求:孩子的抚养权必须归他,否则就让她永远见不到孩子。
万般无奈之下,马女士只得答应黄先生的要求。
就这样,黄梓澈回到父亲黄先生身边。
我们常说,虎毒不食子。马女士没想到,年仅3岁的儿子回到了亲生父亲身边,才7个月便撒手西去,死前的状态十分凄惨!
黄梓澈的时间线
2024年8月24日,黄梓澈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医生的诊断是“脑死亡”,医生感觉此事不对劲,孩子身上新伤、旧伤几十处,根本不是他们所说的“系浴室摔跤,呼之不应”导致。
于是,医生报了警。
在相关人员的调查下,黄先生的女友赵女士说:她带黄梓澈在浴室洗澡,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突然摔倒,因此受伤。她叫他的名字,没有应答,吓得她赶紧打120,送孩子到医院……
但医院给黄梓澈做检查的时候,发现他的身上不仅有新伤,还有旧伤。“全身皮肤可见花纹,面部及颈部可见瘀斑,全身躯干及四肢可见多处瘀斑及陈旧性外伤。”
根本不是单纯的洗澡摔伤所致!
在医院的那段日子,尽管医生奋力抢救,但黄梓澈身上伤痕太多,而且脑部受到了重力钝击,已严重昏迷。
2024年8月24日,孩子的亲生父亲黄先生要放弃治疗。但医院要求通知孩子生母,马女士这才得到消息赶到医院。
马女士发现,黄梓澈面部、胸口、臀部、背上都有淤青,小腿上有一圈环状伤痕,像是被人咬过。于是,她质问赵某某,孩子的伤痕是怎么回事?赵某某承认自己咬了孩子,称“孩子先咬了她”。
马女士随即向警方报案。
马女士告诉记者,她不相信“孩子是在浴室洗澡后跌倒”的说辞,认为孩子的死亡与赵某某的虐待殴打有关。有监控拍到8月24日上午,赵某某把孩子带到一个没人的地方,用棍子、鞋、巴掌殴打孩子。
天呐,一个三岁的孩子,他能有什么错,竟然被一个成年人往死里打!
2024年9月4日,黄梓澈离世,生前眼角流出最后一滴泪,可想而知,他生前到底经历了什么。一滴泪,无声胜有声!
医院为黄梓澈的诊断结果是:“系钝性外力作用致颅脑损伤,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死亡”。落款日期为10月16日。
也就是说,孩子是被活活打死的,而且在长达7个月的时间里,一点点地被黄某某的女友赵女士折磨而死。
在长达7个月的时间里,对于一个年仅3岁的孩子来说,叫天不应,叫地不回,该是多么绝望啊。
2025年4月17日,本案在上海开庭。
庭审现场,孩子的生母马女士泣不成声,黄先生与马女士则站在被害人一边,虐待孩子的赵女士站在被告席。
对此,有网友提出质疑,黄先生是帮凶,他凭什么站在被害人一边?
其实,此事黄先生有很大的责任,如果不是他的纵容,赵女士又怎么敢动孩子一个手指头?把孩子要到身边却不善待孩子,当被指责时,却推说工作很忙,都是赵女士在家带孩子,下班回家就睡觉了,根本看不到孩子身上的伤。
当马女士指责赵女士太残忍时,黄先生还替赵女士辩解。很明显,他还在维护赵女士,丝毫没有为儿子的死感到痛心。
哪怕工作再忙,孩子浑身是伤,不停啼哭,难道他看不见吗?一个毒妇折磨死了自己的孩子,亲爸还替她说话,这是什么三观?
马女士曾对外公布,自己不要赔偿,只要赵女士死刑。
黄先生看到马女士不撤诉,坚持硬刚到底,还曾劝马女士撤诉,他给出的理由是如果马女士不撤诉,孩子就不能入土为安,也不能给孩子烧玩具、衣服之类的东西……
马女士当即表示拒绝,她一定要为孩子讨回公道。
如果她撤诉了,就代表她原谅了虐待孩子的赵女士……任何一个妈妈都做不到这一点。
如今,孩子已去世半年多,还没有入土为安。按照马女士老家的习俗,孩子要安葬在黄家的田地地里,等案件有结果时,她打算给孩子烧点礼物……
愿这类的悲剧不再发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