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档,曾被寄予厚望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下称《封神2》)以12.24亿元票房惨淡收场,而网传高达8.31亿元的实际亏损,更将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的深层矛盾暴露无遗。这场崩盘不仅拖垮了主控方北京文化(北文)的股价,也让导演乌尔善个人陷入债务危机,甚至可能终结《封神三部曲》的后续计划。
一、亏损黑洞:成本失控与分账困局
- 制作成本畸高:公开数据显示,《封神2》制作成本达8亿元(含宣发总投入近10亿),远超第一部。其中,剧组在青岛东方影都搭建实景、反复修改特效等操作消耗巨大,仅前期灯光测试失败便损失超2000万元。
- 票房分账失衡:尽管票房12.24亿元,但片方分账比例仅38%,实际收入约4.56亿元,直接亏损超3.44亿元;若计入宣发费用,总亏损突破5亿元。网传“8.31亿亏损”则涉及资本对赌条款和杠杆效应,北文需承担70%份额(约3.8亿),而乌尔善控股的世纪长生天影业需赔付1.63亿。
二、崩盘原因:特效、剧情与市场策略三重塌方
- 特效质量滑坡:续作特效被批“五毛质感”,与第一部青铜器美学形成鲜明对比,乌尔善为三部曲成立的视效公司因技术不足成为拖累。
- 叙事失控:姬发与邓婵玉的暧昧戏消解史诗感,注水情节导致主线破碎,豆瓣评分跌至5.1分,远低于前作的7.8分。
- 档期误判:春节档同期遭遇《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83亿)碾压,排片率最终跌至0.8%,密钥延期也无力回天。
三、资本连锁反应:北文跌停,乌尔善债务压顶
- 北文因连续三年亏损叠加《封神2》暴雷,市值蒸发15%,股价跌停。
- 乌尔善个人需填补超1亿元债务缺口,其社交媒体发文感谢观众后遭抵制,第三部上映计划岌岌可危。
这场“神话史诗”的溃败,或许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当资本盲目追逐IP与流量,再华丽的特效也救不了一颗空洞的野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