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网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14日发布战报称,过去一天,俄军在多个方向打击了乌军军工企业车间、军用机场基础设施、武器弹药库等目标。俄军防空部队拦截了乌军航空炸弹、火箭弹等目标,并击落了200余架乌军无人机。另外,俄军13日还使用“伊斯坎德尔-M”导弹对乌克兰苏梅市的乌军指挥人员会议地点实施了打击,打死超过60名乌方军人。
苏梅州位于乌克兰东北部,与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接壤,自2022年2月至今始终处于双方攻防前沿。该地区不仅是基辅通往哈尔科夫的交通要冲,更是俄军控制顿巴斯北翼的重要屏障。近期俄军加大从别尔哥罗德州方向的攻势,4月13日单日内对苏梅州4处乌军据点发起打击,反映出其试图在顿巴斯决战前削弱乌军北部防线的战略意图。
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画面(资料图)
这次袭击是俄罗斯首次对乌克兰行政中心实施打击,此次乌克兰行政中心遭到攻击,标志着俄罗斯对乌打击步入新阶段,此次俄罗斯导弹打击乌克兰行政中心大楼,直接导致该建筑坍塌,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该建筑的废墟上再也无法找到任何幸存者,这说明俄罗斯导弹打击乌克兰行政中心的新阶段,将步入更加残酷的“人道主义”阶段。
从泽连斯基透露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俄军在对乌军的远程袭击中,更多地使用航弹,而非射程更远的导弹。事实上,从2024年开始,俄军就改变了打法,逐渐依赖航弹来对付乌军。顾名思义,航弹就是飞机直接投掷的炸弹,一般没有什么制导,最多会加装简易的制导组件,因此航弹的精度不会太高,同时射程也不会太远。但航弹有两个重大优势,第一,它的造价十分便宜,基本就是铁皮装炸药,价格和导弹相比有天壤之别。第二,航弹的威力极大。
俄乌冲突残骸(资料图)
类似情况包括2024年11月,俄军动用“榛树”中程弹道导弹空袭位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南方机械制造厂。这座工厂自苏联时代就是主要的导弹生产基地,俄乌冲突爆发后继续生产“海王星”反舰导弹和“雷霆-2”战术弹道导弹,同时还有消息称承担了部分坦克装甲车辆的维修和翻新工作,因此成为“荣幸”地成为“榛树”的首个目标。
俄军进行了多维度火力覆盖,导弹与无人机进行协同攻击。无人机的目标是侦察、定位,吸引乌军防空火力。后续,俄军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对军工设施,能源设施进行摧毁性定点清除。打击了乌克兰顿涅茨克、苏梅州等目标。俄罗斯正在重点打击乌克兰战争潜力,对乌克兰纵深重要目标进行导弹无人机战略轰炸行动。俄乌冲突证明,导弹不是精度越高越好,而是精度够用就可以了。打击军工设施,能源系统,交通枢纽,根本就不需要10米以内命中精度,有30-50米以内精度就足够了。
“伊斯坎德尔”(资料图)
另外,俄外长拉夫罗夫进一步指控乌方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称乌军长期在民用设施附近部署武器,且此次袭击目标包含“乌克兰与西方军事领导人”。乌方则否认军事设施与平民区域存在关联。泽连斯基谴责袭击为“恐怖主义行为”,强调导弹击中了大学建筑和街道,并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俄施压。西方多国领导人谴责俄方行动,但未明确支持乌方关于“恐怖主义”的定性,反而倾向于呼吁停火。
国际社会对俄乌冲突的升级表示了深切关注。多国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避免军事行动导致更多无辜平民的伤亡,并强调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的重要性。一些国家也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冲突升级的原因可能与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难以弥合有关。尽管国际社会多次尝试进行调停,包括特朗普在内的多国领导人也进行了积极的外交努力,但双方在领土、政治和军事等问题上的立场差异依然显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