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攻大罢免,绿营动用司法大军磨刀霍霍指向国民党,继台南之后,双北的罢团意见领袖、党工又被查办,17日又大举搜索台北市党部,带走主委黄吕锦茹,让蓝营内弥漫一股不安氛围。
台“中选会”日前向“最高检察署”告发41件涉嫌伪造或往生者连署的罢免案。根据第一阶段查对结果(不含补件),其中15案为泛蓝“立委”、17案为民进党“立委”、8案为泛绿议员、1案为遭停职的新竹市长高虹安罢免案。
这样的告发比例,却只看到检方一面倒的大举侦办罢免绿委团体。岛内网友质疑,当年罢韩,死亡连署高达近百,检察官却轻描淡写一句“难以查核”草草结案;如今罢免绿营,却兵分多路大动作搜查、声押、重金交保,倘若这不是双标,那什么才是?结合侦办的时机点恰好在第二阶段连署期间,恫吓意图昭然若揭,让在野阵营质疑司法天平已经倾斜。
前中广董事长赵少康18日接受媒体访问,谈及幽灵连署状况时表示,有没有抄名单?我认为会有啦!因为很多是国民党员,前一阵子疫情党员过世的比较多,所以就有死亡名单,我认为不该啦!但没有严重到应把人关起来。
这段访问让民进党大喜过望,批评蓝营“伪造文书”还义正辞严,想以此带风向掩盖司法办蓝不办绿。但另一方面,当国民党动用政党力量在罢免一阶和挺绿民团较量,都没有讨到便宜甚至落于下风,除了连署瑕疵被民进党捡到枪,这种狼狈局面更是国民党的政党盘进一步萎缩的表现。
事实上,在赖清德以党主席身份发出党公职动员令启动政策宣讲前,民进党基本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他们和那些罢蓝民团之间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虽然对于后者的侧翼角色明眼人心知肚明,但基本不需要等到政党力量全面介入,他们就可以凭借相对自主的力量,在“抗中”牌的召唤下,轻松催出达到罢免一阶门槛的连署票数,而这一点恰是国民党如今做不到的。
蓝营高层起初认为大罢免只是柯建铭一人叫嚣,并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甚至是要冷战还是热战内部也无定见。本身政党盘就已经被对手小,再加上准备不足,才会出现一度罢绿委挂蛋的局面。之后,蓝营青年军上阵,他们不像挺绿罢团,基本属于国民党的政党力量,但短时间内匆忙应战,当然不排除赵少康所言,出现了连署瑕疵甚至有可能是抄名册的状况,结果被磨刀霍霍的民进党逮个正着,小案大办祭出重铡。
诚然检方办蓝不办绿,背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国民党内各吹一把号没有统一战略,缺乏压制民进党“抗中保台”诉求的有效论述,创造足以号召支持者出来投票的议题,这些也是导致他们陷于罢免被动无可回避的因素。
反观民进党,他们战略目标很清楚,就是将大罢免拉高到“国家认同”层次,透过激化对立与矛盾,塑造敌我意识来凝聚支持群众,转移焦点并争取社会正当性,而这套策略从民调上看是“成功”的。
根据《美丽岛电子报》三月份发布的民众的“国民党VS.民进党相对好感度”调查,泛蓝群合计27.9%,泛绿群合计48.5%,已经接近全体的半数。
民进党力推的大罢免,就主流民意角度看,在立法机构选输翻桌的做法并未获得社会普遍性的认同,但赖清德和卓荣泰的民调还能双双维持在五成左右,主要原因在于绿营支持者的进一步凝聚。
在结构性问题短期内难以扭转的背景下,面对民进党的司法大刀,如何唤起更多泛蓝支持者的危机意识,如何透过与民众党的合作,激发更多即使政党理念未必相同,但同样不愿屈服在民进党绿色威权下的岛内民众勇敢站出来,相较蒋万安周四晚上提出“倒阁”的世纪豪赌,更应是眼下蓝营反制恶罢的当务之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