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周阿姨常在公园晨练时和老姐妹们唠嗑。
有一天她满脸自豪地说:“我现在每个月能拿6000块退休金呢,想干啥就干啥,想去逛街就逛街,想买啥东西那眼睛都不眨一下,想去旅游就立马收拾包袱出发,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看子女的脸色过日子喽。”这话说出了很多老人的心声,退休金的多少关系到晚年生活的质量和尊严。
对多数老年人而言,退休金是过日子的最后一道保障线。
像周阿姨,每月6000元退休金,水电费、医药费等日常开销轻松应对,每季度还能计划短途旅行,惬意非常。
可隔壁赵阿姨每月仅2000元退休金,除买菜和交水电费外所剩无几,生病时连好药都舍不得买,因为要留钱过日子,生病还得向子女伸手要钱,难为情不说,平时也只能小心翼翼怕钱不够花。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平均约3800元,但地区差异大。
一线城市可达5000元以上,日子相对好过;小城市只有2000出头,每月退休金低于3000元,老人就得勒紧裤腰带,这种经济依赖让晚年毫无底气,辛苦一辈子老了还得看别人脸色,实在难受。
再聊聊这家庭关系。
退休金多少对亲子关系影响不小。
像周阿姨,经济上很独立,每月还有闲钱。
她的孙子过生日的时候,她能给包个大红包,多喜庆啊。
儿子儿媳要是需要请个保姆帮忙,她还主动出钱。
这样一来,儿子儿媳对她那是充满了感激之情。
你想啊,这多和谐的家庭关系啊。
可我还在一个论坛上看到一个网友的吐槽。
他说他的父母每个月得靠他补贴2000元生活费。
他自己的工作压力就很大,这样一来,他都不敢换工作了,就怕断了父母的生活费。
这种经济上的过度依赖,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让亲情变得紧张起来。
亲情本来是很温暖的,可是一旦和钱扯上关系,要是处理不好,就变成了“算账”,矛盾也就慢慢滋生了。
要是退休金能达到5000元以上,老人和子女之间就能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就像周阿姨这样的,老人能给子女一些支持,子女也能好好孝顺老人,这才是“你养我小,我陪你老”的美好画面啊。
还有啊,这自我价值也不能忽视。
退休金充足的老人,就像是有了通行证一样,可以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了。
周阿姨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她用退休金报了老年大学,在那里学摄影、学书法,那小日子过得是有滋有味的。
而且啊,她还组建了社区舞蹈队,每天和姐妹们一起跳舞,身体也锻炼了,心情也愉悦了。
这生活啊,充实又快乐。
但咱们再看看那位70岁的退休工人王大爷。
他没有退休金啊,就只能靠给子女做一些事情来换点生活费。
每天帮子女接送孩子、做饭,忙得团团转。
可是在这个家里呢,他慢慢地都失去了话语权。
为啥呢?因为他在经济上依赖子女啊。
你想啊,人老了,谁不想有点自己的想法,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过日子呢?
经济独立带来的可不只是一个物质上的自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自主权。
你可以拒绝那些你不喜欢的事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选择生活方式,这种掌控生活的感觉,才是幸福的关键呢。
那咱们怎么才能让退休金成为咱们的“养老底气”呢?
其实啊,这事儿在年轻的时候就得开始规划了。
社保专家就给了不少好建议呢。
比如说,年轻的时候要是能尽量延长缴费年限,提高缴费基数,那退休后的养老金就会多很多。
要是再有点闲钱,有条件的话,再补充一些商业养老保险或者做个理财规划,那就更好了。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啊。
就拿一个35岁的职场人来说,如果他能把自己的社保缴费基数提高到平均工资的1.5倍,然后一直坚持缴纳30年的社保,等你退休之后啊,养老金就有望突破5000元呢。
这多出来的钱,到时候就能让你过上更舒服的生活了。
而且啊,退休之后也不是就什么都不能做了。
要是能发展一些副业,或者做个投资理财,这都能给咱们的养老生活多一份保障。
咱们这把老骨头啊,辛苦了一辈子,到了该享受生活的时候了。
夕阳红的时光,那应该是美好的,而不应该是过得将就的。
就像周阿姨说的:“养老钱攥在自己手里,才能挺直腰杆做长辈。”
咱们在年轻的时候就得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打算,不要等到老了,还得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
咱们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从现在开始,就去努力提高自己的收入,合理规划自己的理财,这样才能在老年的时候,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