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看最新一期的Hunt Good周报!
在本期内容你会看到:
8 条新鲜资讯
5 个有用工具
1 个有趣案例
3 个鲜明观点
Hunt for News|先进头条
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完赛,宇树科技回应
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昨日在北京开跑。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天工 Ultra」凭借 2 时 40 分 42 秒的成绩获得冠军,松延动力 N2 机器人夺得亚军,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旗下「行者二号」机器人获得季军。
具体可回看 APPSO 此前文章
根据网络流传的视频,宇树科技 G1 人形机器人在跑步过程中摔倒,此后站起继续比赛。
对此,宇树科技发布声明称:
宇树最近完全没有参与任何比赛,主要忙着准备人形机器人的格斗直播。G1 人形机器人,从去年发货开始,已经出售给全球非常多的客户,使用了很久。所以这次马拉松比赛,也有好几个独立的团队使用我们的机器人。比如我们的客户用他们自己的算法参与了比赛,所以在现场能看到不少我们的机器人。有好几个独立团队在使用,不同人操作或开发情况下,机器人的表现差别很大,请大家不要误解。机器人和其他电子产品类似,表现性能和使用者息息相关,希望大家一起共同推动机器人行业的进步。
https://mp.weixin.qq.com/s/Ge4RNRfjRO5kfSBc1RMcag
DeepSeek 创始人梁文锋入选了《时代》杂志「2025 年全球最具影响力 100 人」榜单
近日,美国《时代》周刊公布 「2025 年全球最具影响力 100 人」榜单。 DeepSeek 创始人梁文锋入选其中。
《时代》周刊评价道:
通过更高效地处理数据,梁文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DeepSeek 于今年 1 月发布了一个生成式人工智能,其性能可与 OpenAI 的 ChatGPT 相媲美,但只使用了少部分英伟达所生产的尖端芯片。今年 2 月,DeepSeek 超过 ChatGPT 成为苹果美国应用商店排名第一的免费应用。在中国广东省一个小村庄长大、曾在浙江大学攻读计算机学位的梁文锋,已经成为了中国的科技巨头之一。「我们并不急于盈利,」40 岁的梁文锋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走在技术前沿,推动整个生态系统向前发展。」
此外,同期入选该榜单的还有 Meta CEO Mark Zuckerberg、AMD CEO 苏姿丰、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等知名科技人物。
https://time.com/collections/100-most-influential-people-2025/7273745/liang-wenfeng/
OpenAI 以 30 亿美元收购 AI 编程竞争对手
日前,据彭博社报道,OpenAI 正在以 3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其 AI 编程领域的竞争对手 —— Windsurf。若本次交易达成,OpenAI 将与许多其他 AI 编程软件公司形成直接竞争。
知情人士透露,收购的各项条例还未最终确定,谈判仍然存在变化或者破裂的可能性。而 OpenAI 和 Windsurf 均未对上述收购传闻发表评论。
在上述信息传出后,据 CNBC 获悉,OpenAI 在与 Windsurf 接触前,还曾与颇受欢迎的 AI 编程产品 Cursor 的制造商 Anysphere 进行过交易谈判。
据知情人士透露,OpenAI 并非首次接触 Anysphere,该公司曾在上年也接触过 Anysphere。而今年随着 Cursor 迎来新的热度,OpenAI 再次接触,但谈判未取得进展。目前 OpenAI 和 Anysphere 对于上述传闻没有给出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上月报道称,Anysphere 正进行交易谈判,以近 100 亿美元的估值进行融资。
据悉,Cursor 的桌面应用程序去年因借助 Anthropic 的 Claude 3.5 Sonnet 模型提供编程辅助而受到欢迎。另据报道,Cursor 的 ARR(经常性收入)已达约 2 亿美元。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4-16/openai-said-to-be-in-talks-to-buy-windsurf-for-about-3-billion?utm\_source=www.therundown.ai&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openai-s-o3-and-o4-mini-arrive
聊天机器人测评平台 Chatbot Arena 正式转型为商业公司
据彭博社报道,大模型竞技场 Chatbot Arena 正式宣布转型为商业公司 LMArena。
Chatbot Arena 创立于 2023 年初,最初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空计算实验室(Sky Computing Lab)的一个学术研究项目,如今每月吸引超过一百万访客,已发展成为 AI 基准测试领域的权威指标。
据报道,项目负责人 Anastasios Angelopoulos 表示,尽管转型为商业实体,LMArena 仍计划保持其开放中立的平台定位:
「我们的愿景是,这里将继续成为一个让互联网上的每个人都可以来尝试聊天、使用 AI、比较不同供应商的地方。」
Chatbot Arena 允许用户对多种顶尖 AI 模型进行直接对比测试,然后在网站排行榜上为喜欢的模型投票,因此,许多 AI 厂商都喜欢在模型发布前先在 Chatbot Arena 测试新模型。
LMArena 目前发布了新网站的早期版本,但尚未确定具体的商业模式。一种可能性是向希望通过该网站测试 AI 模型的公司收费。创始人 Ion Stoica 表示,公司计划筹集资金支持未来发展,但拒绝透露更多融资细节。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4-17/popular-ai-ranking-website-chatbot-arena-is-becoming-a-real-company?srnd=phx-technology
英特尔 CEO 重组领导层结构,任命新 AI 负责人
据路透社报道,英特尔新任 CEO 陈立武(Lip-Bu Tan)正在进行扁平化管理改革,重要芯片部门将直接向他汇报,同时提拔网络芯片主管 Sachin Katti 担任首席技术官和 AI 负责人。
根据一份内部备忘录,英特尔的数据中心、AI 芯片部门以及个人电脑芯片部门将直接向陈立武汇报,而这些部门此前由 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 负责监管。
Holthaus 将继续担任英特尔产品 CEO,并将工作范围扩展到新领域。
「我希望与工程和产品团队密切合作,了解加强我们解决方案所需的一切,」谭立武在备忘录中写道。「随着我和 Michelle 推进这项工作,我们计划让她的角色不断发展和扩展,未来将提供更多细节。」
根据备忘录,「鉴于在复杂的全球环境中政府事务的关键重要性」,英特尔还在寻找新的政府事务负责人,该职位将直接向陈立武汇报。
此前,谭立武曾公开表示,他计划削减公司的管理层级,使高层领导能够与工程师更紧密地合作。
「很明显,组织复杂性和官僚流程正在慢慢窒息我们取胜所需的创新文化,」谭立武在备忘录中表示。「决策需要太长时间。新想法没有得到培育的空间或资源。不必要的壁垒导致低效执行。」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intel-ceo-lip-bu-tan-streamlines-leadership-team-names-new-technology-chief-memo-2025-04-17/
Google DeepMind 正在招聘「后 AGI」研究科学家
据 404 media 报道,Google DeepMind 正在招聘一名「后 AGI」(人工通用智能后时代)研究科学家,旨在研究这项技术对社会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根据招聘信息,该职位的主要职责包括「带领研究项目,探索 AGI 对经济、法律、健康/福祉、从 AGI 到 ASI(人工超级智能)、机器意识和教育等领域的影响」。
AGI 是指人工智能能够像人类一样在多种不同的领域和任务中进行学习、推理、规划、感知、创造和决策等复杂活动。ASI 指的是一种假设中的智能形式,其在所有领域都比最聪明的人类更智能。
而「机器意识」则是指机器人具有自我意识。
今年早些时候,OpenAI CEO Sam Altman 写道,OpenAI 有信心知道如何构建「传统意义上的 AGI」,并表示 2025 年将看到第一批 AI Agent「加入劳动力大军」。
在此招聘公告发布之际,DeepMind 刚刚在 4 月初发布了一份关于「通往 AGI 的负责任路径」的报告,指出「在大多数认知任务上至少与人类一样能干的 AI,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出现」。
该报告还详细说明了 Google 如何「采取系统全面的方法确保 AGI 安全,探索四个主要风险领域:滥用、错误对齐、事故和结构性风险,并更深入关注滥用和错误对齐问题」。
https://www.404media.co/google-deepmind-is-hiring-a-post-agi-research-scientist/
微信上线首个 AI 助手「元宝」
目前,微信用户可以在微信框搜索「元宝」,将其添加到通讯录,即可与它展开对话。
据官方介绍,元宝 AI 是腾讯元宝 APP 入驻微信的 AI 助手,搭载混元和 DeepSeek 双模引擎,无缝衔接微信生态。我们也第一时间上手,亮点概括如下:
1️⃣ 腾讯混元大模型和 DeepSeek 提供 AI 服务,支持聊天,答题
2️⃣ 以联系人身份嵌入微信通讯录,而非公众号形式,聊天时会显示「对方正在输入...」
3️⃣ 支持置顶功能,但不能设为星标朋友或添加到手机桌面功能
4️⃣ 生成部分内容时会提供跳转页面,支持跳转到元宝 APP 进行后续追问
5️⃣ 支持文字和语音消息输入,不支持设置聊天背景,无法进行语音/视频通话,不能被拉进群聊
6️⃣ 可自动解读转发的公众号文章,支持解析 100M 以内的文件
7️⃣ 具备图片识别与分析功能,暂不支持理解视频或音频内容
8️⃣ 无法修改备注昵称,用户也不能使用腾讯「元宝」Logo 作为头像
9️⃣ 具有「记忆」功能,支持如查找、转发、清空聊天记录,但缺少如红包、转账、位置共享等功能
鸿蒙微信 1.0.5 版本暂不支持「元宝」
Meta 向亚马逊和微软「伸手拿钱」投资 Llama
据 The Information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Meta 在过去一年中,要求微软、亚马逊等公司帮忙支付其用于训练自家旗舰大模型 Llama 的费用。
知情人士透露,为了换取资金支持,Meta 讨论了不少激励措施,如投资者可以影响 Llama 的功能开发。
据悉,Meta 将激励计划命名为「Llama Consortium」,但当 Meta 首次提出这一计划时,投资者对此的反应不温不火,并且目前尚不清楚这些计划是否有新的进展。
报道指出,如今企业和消费者都会在 AI 服务上遇到不少的不确定性,并有可能提高 AI 的开发成本。而作为一款开源模型,因此任何人都能免费试用,而这也很难让 Meta 获得资金来源。
知情人士表示,Meta 在今年依然向亚马逊、微软等公司推广「Llama Consortium」计划,但事实上,投资者并不愿意花钱购买一个最终会免费的产物。知情人士还强调,Meta 还拒绝放弃对 Llama 计划的大多数控制权。
有趣的是,Meta 为了拿到投资,提议为投资伙伴提供模型训练的技术支持或者是为投资伙伴量身定制独家模型(基于开源模型)。
但目前的情况是,微软已经向 OpenAI 承诺投资超 130 亿美元的资金,而亚马逊也向 Anthropic 投资了 80 亿美元,这无疑让 Meta 获得投资的希望再次被「浇灭」。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meta-asked-amazon-microsoft-help-fund-llama?rc=qmzset
Hunt for Tools|先进工具
OpenAI 发布最强推理模型 o3
OpenAI 终于推出 o3/o4 mini 模型,OpenAI CEO Sam Altman 直呼「o3 达到或接近天才的水平」。快速过一次 OpenAI o3/o4 mini 的亮点,具体如下:
o 系列迄今最智能的模型,推理能力大幅提升,思考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首次将图像直接融入思维链,用图片「思考」,能直接调用工具处理图片。
首次全面支持网页搜索、文件分析、Python 代码执行、视觉输入深度推理和图像生成等功能。
成本效率上优于前代,o3 在相同延迟和成本下性能更强。
成本方面,o3 输入每百万 tokens(大约 75 万个词,长度超过《指环王》系列)的费用为 10 美元,输出每百万 tokens 的费用为 40 美元;o4-mini 输入每百万 tokens 的费用为 1.10 美元,输出每百万 tokens 的费用为 4.40 美元。
另外,OpenAI 还推出了一款轻量级终端编码 Agent ——Codex CLI。基于 o3 和 o4-mini 的推理能力,Codex CLI 支持多模态输入,已在 GitHub 开源。
ChatGPT Plus、Pro 和 Team 用户已经可以使用 o3、o4-mini 和 o4-mini-high,企业与教育用户一周后获访问权限。另外,o3-pro 预计数周内发布。
此外,OpenAI 本周也推出了三款 GPT-4.1 系列模型,号称当前最强大的编程模型之一。
GPT-4.1:旗舰模型,在编码、指令遵循和长上下文理解方面表现最佳,适用于复杂任务。
GPT-4.1 mini:小型高效模型,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超越 GPT-4o,同时将延迟降低近一半,成本降低 83%,适合需要高效性能的场景。
GPT-4.1 nano:OpenAl 首个超小型模型,速度最快、成本最低,拥有 100 万 token 上下文窗口,适用于低延迟任务如分类和自动补全。
我们上手实测了 o3/o4 mini 的表现,点击链接查收吧!
https://mp.weixin.qq.com/s/WjWXchVKX-hcMvgh4PoiNg
豆包 1.5・深度思考模型发布
4 月 17 日,火山引擎公布了模型、Agent 工具、云基础设施的最新进展:
发布豆包 1.5·深度思考模型,升级豆包·文生图模型 3.0、豆包·视觉理解模型。
面向 Agent 服务,发布 OS Agent 解决方案、GUI Agent 大模型 —— 豆包 1.5·UI-TARS 模型;
面向大规模推理,发布 AI 云原生·ServingKit 推理套件。
采用 MoE 架构,总参数为 200B,激活参数仅 20B,具备显著的训练和推理成本优势。基于高效算法,豆包 1.5·深度思考模型在提供行业极高并发承载能力的同时,实现 20 毫秒极低延迟。另外,豆包 App 基于豆包 1.5·深度思考模型进行了定向训练,支持「边想边搜」。
官方介绍,豆包 1.5·深度思考模型在数学、代码、科学等专业领域推理任务中表现出色,在多个基准测试中媲美甚至超越 DeepSeek-R1、QWQ-32B、OpenAI o1 等模型;在创意写作等非推理任务中,模型也展示出优秀的泛化能力。
此次全新升级的豆包·文生图模型 3.0,能够实现更好的文字排版表现、实拍级的图像生成效果,以及 2K 的高清图片生成方式。在最新的文生图领域权威榜单 Artificial Analysis 竞技场中,豆包·文生图 3.0 模型已超越业界诸多主流模型,排名全球第一梯队。
而新版本的豆包·视觉理解模型具备更强的视觉定位能力,支持多目标、小目标、通用目标的框定位和点定位,并支持定位计数、描述定位内容、3D 定位。同时,新版本在视频理解能力上也有大幅提升,比如记忆、总结理解、速度感知、长视频理解等。
此外,针对复杂的 OS Agent,火山引擎正式发布 GUI Agent 大模型 —— 豆包 1.5·UI-TARS 模型。该模型将屏幕视觉理解、逻辑推理、界面元素定位和操作整合在单一模型中,突破了传统自动化工具依赖预设规则的局限。目前,豆包1.5·UI-TARS 模型已在火山方舟平台上线。
https://mp.weixin.qq.com/s/hdyNiJTa8DtL4yIWJqPGyw
字节 AI Agent「扣子空间」开启内测
本周,字节跳动旗下 AI 应用开发平台「扣子」宣布「扣子空间(Coze Space)」正式开启内测,并号称其是用户和 AI Agent 协同办公的最佳场所。具体亮点如下:
自动分析需求,拆解为多个子任务
自主调用工具(浏览器、代码编辑器等),执行任务
输出完整的结果报告,例如网页、PPT 、飞书文档等
拥有专家 Agent 生态
支持 AI 自主动态探索和 AI 深度思考两种模式
能够 MCP 扩展集成,并即将支持「扣子开发平台」发布 MCP 至「扣子空间」
目前,扣子空间以激活码的形式进行体验。
内测申请
https://bytedance.larkoffice.com/share/base/form/shrcntTvYomCXv5xQfBr46aXBzc
官网https://space.coze.cn/
阿里通义万相开源业内首个「首尾帧生视频模型」
本周,阿里通义宣布开源业内首个「首尾帧生视频模型」—— Wan2.1-FLF2V-14B,只需要提供两张照片作为首帧和尾帧,模型便能自动生成一段丝滑流畅的高清视频。
官方介绍,本次开源的「首尾帧生视频模型」基于 Wan2.1 文生视频 14B(参数量)大模型打造,支持生成时长 5 秒的 720p 高清视频。据了解,阿里通义发布的 Wan2.1 系列模型采用了先进的 DiT 架构。
目前,「首尾帧生视频模型」已经上线通义万相官网并可直接免费体验,或在 Github、Hugging Face、魔搭社区下载模型进行本地部署。
我们也上传了一张星舰在半空中和最后被机械臂夹住的照片作为首尾帧,最终生成这样一段视频:
Github:
https://github.com/Wan-Video/Wan2.1
Hugging Face:
https://huggingface.co/Wan-AI/Wan2.1-FLF2V-14B-720P
Modelscope:
https://www.modelscope.cn/models/Wan-AI/Wan2.1-FLF2V-14B-720P
快手可灵发布 2.0 版本
快手旗下 AI 产品「可灵 AI」推出「可灵 2.0 视频生成」以及「可图 2.0 文生图模型」,马斯克也因此在 X 平台关注可灵官方账号。
本次更新亮点总结如下:
可灵、可图模型层面更新, 快手结合多项自研技术创新,画面美学、语义响应和动态质量大幅度提升。2.0 全面升级了训练和推理策略,尤其是强化了对于复杂运动主体交互滤镜、构图术语等专业的表达和理解响应。
精准微调功能。可灵新增新增「多模态编辑」功能,支持在一段 5s 的视频的基础上,输入图片/文字,对视频进行灵活、精准的修改和再创作。可图新增「图片编辑」及「风格转绘」功能。
AI 音效生成,根据影像内容结合文字 prompt,生成适配的音效片段。
据悉,可灵这次打造一种全新的交互「语言」—— MVL(Multi-modal Visual Language)。MVL 拥有 TXT 语义骨架和 MMW 多模态描述子,即通过文本+动作描述文件,生成精细的视频成片。这套语言形成了可灵 2.0 中新增的「多模态编辑」功能,包括三种模式:替换、增加和删除。
目前,可灵 AI 全系 2.0 模型已在网页端和 App 端全量上线。
另外,我们也实测了可灵 2.0,生成了许多有趣且震撼的视频画面,点击链接查收吧!
https://mp.weixin.qq.com/s/EpFt6a1e9I4dVyPpv\_vPyg
Hunt for Fun | 先玩
这段强调「缺陷」的提示词,反而生成了最真实的图片
最近,一段 AI 提示词在 Reddit 网站上突然爆火。
网友发现,如果你用文字描述「平凡的、由普通人随手用 iPhone 拍摄」的日常场景,居然可以生成出几乎和真实生活照片难以区分的图像。
An extremely unremarkable iPhone photo with no clear subject or framing—just a careless snapshot. It includes part of a sidewalk, the corner of a parked car, a hedge in the background or other misc elements. The photo has a touch of motion blur, and mildly overexposed from uneven sunlight. The angle is awkward, the composition nonexistent, and the overall effect is aggressively mediocre—like a photo taken by accident while pulling the phone out of a pocket.
(这是一张极其平凡的 iPhone 照片,看不出明确的主题或构图——更像是随手一拍,甚至可能是不小心按下快门的结果。画面中随意地包含了一段人行道、停着的一辆车的角落、背景中的绿篱或其他杂乱的元素。照片略有些模糊,可能因为轻微抖动造成的运动模糊,阳光不均导致整体略微曝光过度。
拍摄角度十分别扭,几乎没有构图可言,整张照片的观感就是——平庸到了极致,就像是掏手机过程中不小心拍下的一张图。)
与以往追求「精致」的提示词有所不同,这段提示词一反常态地强调「缺陷」——要求模拟普通人随手拍,没有技巧、光线也不理想的照片:比如动态模糊、过曝、角度尴尬、构图毫无章法等。
但这些刻意制造的「缺陷」非但没有削弱图像的真实感,反而更加贴近日常生活中真实的照片。随着这段提示词在网络上迅速流传,越来越多网友也开始尝试用它创作自己的「假照片」。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https://www.reddit.com/r/singularity/comments/1jwe2z8/you\_can\_get\_chatgpt\_to\_make\_extremely\_realistic/
Hunt for Insight|先知
Google 前 CEO 警告:AI 正迈向自主进化阶段
Google 前 CEO Eric Schmidt 近日警告,AI 正迅速接近一个临界点,届时它可能不再需要人类参与就能自我进化,在他看来,人类正处于一个新阶段的边缘,AI 不仅能独立学习和改进,还将取代高技能专业人员。
「计算机现在正在进行自我改进……它们正在学习如何规划,且不再需要听从我们的指令,」 Schmidt 说。他描述了一种「递归式自我改进」的循环,即 AI 生成新假设,使用机器人实验室进行测试,并将结果反馈回循环,全程无需人类参与。
Schmidt 认为 AI 实际上被低估而非被过度炒作。
他表示,AI 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但许多人仍未意识到这一影响的重要性。「人们将它们视为语言交流工具……有人用它寻求恋爱建议,有人用它获取心理咨询。」
关于就业市场,Schmidt 预测将发生剧变:「未来一年内,绝大多数程序员将被 AI 程序员取代。」他还称 AI 很快将在数学等领域超越顶尖人类人才,实现「超级智能——比人类总和更聪明的计算机」。
不过,Schmidt 仍然强调 AI 本质上是工具,人类必须保持控制权。
「科学家掌控大局,AI 辅助他们,这才是正确的秩序,」他指出,并补充说 AI 仍需依赖高质量的合成数据。「我们没有足够的数据,」他强调需要开放、可重复、经过同行评审的数据集来推动负责任的创新。
https://www.business-standard.com/technology/tech-news/former-google-ceo-eric-schmidt-ai-tools-human-jobs-chatgpt-deepseek-grok-125041500907\_1.html
OpenAI 研究员姚顺雨:AI 将由解决问题转为定义问题
日前,毕业于清华大学姚班,现任 OpenAI 研究院的姚顺雨发布博文,探讨了其对 AI 未来的发展预测。
姚顺雨回顾了 AI 的发展历史。其表示,几十年来 AI 主要致力于开发新的训练方法和模型,取得了显著成就,而这些成就都源于基础性创新,例如搜索、深度强化学习(Deep RL)和推理能力。而如今,深度强化学习终于开始泛化,AI 为人类赋能的局面也得到了变化。
姚顺雨认为,随着强化学习的突破,AI 开始解决多样化的任务,如软件工程、创意写作和 IMO 级别的数学问题。通过语言和推理的引入,AI 能够跨领域泛化任务,解决复杂问题。
姚顺雨还提到,AI 发展的「下半场」将转向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如何创造真正的实用价值?而从解决问题转向定义问题,评估方法的创新将成为关键。
此外,姚顺雨还表示,传统的评估方法已难以应对复杂的现实需求,AI 需要具备长时记忆和适应能力。他强调,新的评估方式应着眼于实际应用,推动 AI 产品的效用和商业价值,为行业带来更大的创新和影响。
https://ysymyth.github.io/The-Second-Half/
DeepMind 创始成员:AI 的未来在于自主获取经验,而非人类数据
近日,Google DeepMind 强化学习团队副总裁 David Silver 近日在一场重要播客中提出了关于 AI 未来发展的关键观点。
作为 DeepMind 创始成员和 AlphaGo 项目的核心人物,Silver 认为 AI 未来的突破将来自于其自主获取经验的能力,而非继续依赖人类数据。
Silver 在访谈中指出,AI 发展正从「人类数据时代」迈向「经验时代」。他解释道:「目前的 AI 方法基于一个共同理念:提取人类拥有的全部知识并'喂'给机器。但真正的突破将来自于机器与世界互动,产生自身经验的能力。」
以 AlphaGo 和 AlphaZero 为例,Silver 阐述了 AI 自主学习的威力。AlphaZero 通过完全摒弃人类棋谱数据,仅靠自我对弈获取经验,反而达到了超越人类和早期版本 AlphaGo 的水平。
他称这是 AI 领域的「苦涩教训」——人类知识有时反而会限制 AI 的自主学习能力。
Silver 还谈到了当前大语言模型中的强化学习应用。
虽然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帮助模型更符合人类偏好,但他认为这种方法无法让 AI 超越人类知识的「天花板」。「如果系统根据人类反馈学习,它最终只会输出人类认知内的内容,无法探索未知领域。」
Silver 将人类数据比作化石燃料,认为这是 AI 发展的「先发优势」,但真正可持续的「燃料」是 AI 自主生成的经验。「当化石燃料耗尽后,我们需要某种可持续燃料来维持世界运转。强化学习便是这种可持续燃料。」
https://youtu.be/zzXyPGEtseI?si=Jezsr4gF3x7zdMTC
彩蛋时间
作者:@brooklyn_trader_2
工具:Midjourney v7
Prompt:cute plush fabric pattern, kawaii cartoon style, [pastel palette: dark blue + aqua blue + peach pink + lavender + graphite gray], cute smiling kitty shapes with soft gradient shading, bouncing wool ball kittens, velvety with satin and fuzzy stitch details, chenille yarn loop patterns, ombré gradient fuzz transitions, soft airbrush-style shadows, baby alpaca fur texture simulation, seamless repeating tile layout
链接:https://www.midjourney.com/jobs/da72eb4a-bb01-400e-9c9b-9adbdb3997f7?index=0
我们正在招募伙伴
简历投递邮箱hr@ifanr.com
✉️ 邮件标题「姓名+岗位名称」(请随简历附上项目/作品或相关链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