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一个乌克兰人,一个真正具有爱国情怀的乌克兰人,我会认真思索,为什么乌克兰会落到今天这个境地?在目前的这种形势下,继续和同族的斯拉夫兄弟-俄罗斯死拼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又或者说,我并不怕死,但是我怕自己死的全无价值。
三年前,俄罗斯提出的停战协议,其实非常宽松:只要乌克兰保证不加入北约,保持中立,不再迫害境内俄罗斯族利益,俄乌就可以停战。 但是这个机会,时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他的手下都没有把握,反而是激情四射地非要把自己看成欧洲的护盾,一边收获美国及欧洲各国的笑脸和掌声,一边拿着大笔的美元和欧元,还有军事援助,铁了心要血战到底。
于是乎,在脑满肠肥的政客们的忽悠下,在欧美各国心怀叵测的忽悠之下,乌克兰选择了继续战争。而俄罗斯显然也没有其它选择,既然乌克兰要继续战争,那么俄罗斯就更不可能认怂,因为认怂的后果,很有可能就是庞大的俄罗斯会像曾经的苏联一样,四分五裂,轰然倒塌。这个后果是俄罗斯万万也无法承受的。
前苏联的解体,被美国和西方认为是“不战而胜”,依靠“颜色革命”挑起内部的纷争,再从外界给予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在这种内忧外患之下,前苏联几乎就是这样,几乎不发一枪一弹,就导致了曾经无比强大的前苏联成为历史的名词。
这样深刻的教训,作为前苏联克格勃培养的精英特工-普京总统,显然是绝不会忘记的。那么今天的俄罗斯,为了避免这种命运,必然会死战到底。哪怕是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俄罗斯也绝对不能接受乌克兰加入北约,更不能接受北约的核武器和装甲部队部署在乌克兰。
从基辅到莫斯科,直线距离是756公里。公路距离是856公里。而美军M1A2主战坦克的时速是67公里/小时,也就是说,只要前方没有阻碍,北约的装甲部队只要12个小时就可以打到莫斯科城下。这种战略困境,哪怕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都还没有过。
苏德战争开始前,德军的进攻出发点主要集中在苏联的西部边境地区。具体来说,德军的三个主要集团军群(北方、中央和南方集团军群)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出发:
北方集团军群:主要从东普鲁士和波罗的海国家出发,目标是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
中央集团军群:主要从波兰和东普鲁士出发,目标是莫斯科。
南方集团军群:主要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西部出发,目标是乌克兰和高加索地区。
作为进攻苏联最主要的重兵集团,“中央集团军群”从波兰的边境地区到莫斯科的距离大约在1000公里左右。而当时,乌克兰还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是苏联西方面军的主要作战区域,也是一个巨大的战略缓冲区。就算是有乌克兰挡在前面,前苏联也在德军的猛烈攻击之下,被打得措手不及,一退再退。
1941年9月,德军在攻占斯摩棱斯克后,继续向莫斯科推进。而斯摩棱斯克距离莫斯科大约400公里,是莫斯科的大门。而德军在10月15日时,一只作为前锋的摩托化步兵距离莫斯科最近的距离仅剩60公里,德军指挥官已经可以在望远镜中看见克里姆林宫的红色五星尖顶。德军甚至打算在这里部署远程大炮,炮击莫斯科。幸好当时的苏联红军拼死反击,终于挡在了德军,并将德军赶出了莫斯科区域。
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俄罗斯不会忘记,普京总统更不可能忘记。乌克兰的命运,已经不是它自己的事,关系的是乌克兰和俄罗斯这两个斯拉夫民族国家。现在历史的轮回再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次的乌克兰站在了欧美西方这一边,俄罗斯要做的,必然就是重新夺回属于俄罗斯的战略空间,重新打造一个战略缓冲区,以此来换取俄罗斯的长治久安。
作为一个乌克兰人,不想割地求和,是正常的。但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既然乌克兰选择成为了美欧削弱俄罗斯的战略工具,那就注定会成为炮灰,国破家亡的悲惨结局都是有很大可能发生的。继续战争,乌克兰也不可能收复失地,反败为胜,就算美欧全力支持,也是不可能的。更别说美国还打算抽身,欧洲又不敢直接出兵,只能每天嚷嚷着要对俄罗斯进行“极限制裁”,却连乌克兰前线亟需的大口径炮弹都没法满足。
仗打到这个份上,作为一个清醒而理智的乌克兰人,想必明白现在已经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了。乌克兰已经成了大国博弈餐桌上的美食,周边各方都在虎视眈眈准备分食它的血肉。为了乌克兰的明天,现在尽快和俄罗斯达成停战协议,哪怕是割地求和,也是可以考虑的。如果再耽误下去,乌克兰真的有可能陷入更深的深渊,而且还是永世不得翻身的绝望深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