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于北约的策略引发了分歧,法国、波兰、爱沙尼亚等国家产生了担忧,认为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恐将切断欧洲与美国之间的联系,如果俄罗斯继续对乌克兰进行猛烈攻势,欧洲可能不得不单独应对来自东部的军事压力,而无法依赖美国的支援。
在美国对乌克兰的态度频繁波动的背景下,欧盟内部却迅速行动起来,利用这一时机加速推动“欧洲版军工体系”的建设。法德、意大利等传统的军工大国,正借助乌克兰战场上弹药、防空系统和重型装备的高需求,积极整合军工订单,并重塑军工产业链,以减少对美国军事装备的依赖。
根据《金融时报》的报道,泽连斯基多次访问欧洲,除了寻求资金援助,还推动了欧洲国家加快签署“军工合作协议”,法国的“凯撒”火炮、德国的IRIS-T防空系统、意大利的无人机通信平台以及瑞典的CV-90装甲战车,这些曾经分散在各国手中的武器型号,正在通过乌克兰前线的实战需求,加速批量生产和跨国配套部署。
乌克兰战场成为了欧洲军工产业的“试验场”,各国军工企业通过实际战斗经验的积累,不仅提升了装备的性能,也加速了生产线的建设。这一系列军事援助的背后,实际上也是欧洲军工复兴和战略自主的一个重要步骤,在未来的战略博弈中,欧洲国家意识到,在全球防务体系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前段时间,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接受采访时,毫不犹豫地将矛头指向了欧洲,当被问及是否支持马斯克提出的零关税倡议时,特朗普明确表示,除非欧洲每年向美国支付巨额费用,否则不可能参与任何谈判。他的这一表态再次加剧了美欧之间的贸易摩擦。
美国对欧盟的加税措施,激起了欧盟的强烈反应。欧盟宣布,将对美国的商品实施一系列反制措施,第一波关税在本月15号正式生效,其他关税则计划在下个月中旬开始生效,尽管如此,欧盟仍试图通过谈判的方式,促使特朗普在加税问题上作出让步,然而,特朗普似乎并未表现出任何妥协的迹象,几乎没有缓和的空间。
特朗普的的核心诉求,是消除美国和欧盟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这一逆差金额已经高达3500亿美元,他认为,欧盟在贸易中占据了不公平的优势,这使得美国的经济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称,如果欧盟能够承诺大幅减少与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逆差,他愿意与欧盟达成协议,减少关税负担,但前提是欧盟必须购买更多的美国能源产品。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对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依赖迅速降温,多条原先通往欧洲的陆上输气管线停运,仅剩“土耳其溪”管道勉强维持。然而,这条管道每天的输送量与欧洲巨大的能源需求相比,犹如杯水车薪,根本无法填补市场缺口。
在被动削减俄罗斯管道气进口的同时,欧盟被迫开启了向美国大规模采购液化天然气的“替代方案”。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仅在2024年,欧盟从全球市场进口的能源产品总额超过了3700亿欧元,其中美国供应的液化天然气就占到一半左右,约4800万吨。
因此,特朗普政府将贸易手段与能源外交紧密捆绑。他一方面对欧盟发起前所未有的关税攻势,试图以征收高额“对等关税”迫使欧洲在其他领域让步;另一方面又高调宣扬,只要欧盟每年承诺进口足量的美国能源产品,就可获得关税减免或优惠待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