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特朗普的关税大战,为中国打出了外宣的效果

0
分享至

最近美国皮尤民调中心公布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结果:尽管特朗普政府这几年对中国搞关税战搞得风风火火,但美国老百姓对中国的负面看法反而下降了,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的好感度明显上升。

特朗普的关税战反倒给老中做了一次外部宣传。



先说说特朗普这派像极了古罗马凯撒大帝的“硬汉打法”为啥会翻车。特朗普上台就搞直球对决,开口就是"让美利坚再次伟大",挥舞关税大棒直冲冲往前冲。

这套路放在二十年前可能好使,那时候美国工厂还在冒烟,华尔街打个喷嚏全球都得感冒。可现在的剧本早变了,中国制造业占全球30%,高铁里程能绕地球赤道一圈。

这套"我强我赢"的逻辑在美国实力衰退时成了反向广告。

特朗普越是歇斯底里喊“中国威胁”,把中国从"需要扶贫的发展中国家"硬生生打成"逼得超级大国亮刺刀的劲敌",相当于免费给中国做了波史诗级广告。

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小白突然被大佬追杀,围观群众立马意识到:这小子肯定藏着什么绝世武功。

皮尤调查里年轻人对中国好感度上升,就是因为这代人早就不看CNN那些“中国人都骑自行车”的老黄历了,他们刷着原神逛淘宝,发现中国年轻人也在追《权力的游戏》,北京上海的夜景拍出来比纽约还赛博朋克。



特朗普越是把中国塑造成“必须全力对抗的敌人”,越等于变相认证了中国的实力地位。

换位思考一下,我们能想象东大天天嚷着要跟非洲不知名的小国搞军备竞赛的情形嘛?

特朗普的这套赢学还不如民主党的套路呢。他们不跟你正面刚,专搞道德绑架那一套:中国发展科技是威胁世界和平,不发展就是愚昧落后;搞基建说是债务陷阱,不搞基建说没人权;疫情封控被骂专制,放开管控又被骂草菅人命。

这种打法厉害在永远掌握定义权,你刚要反驳,他立马切话题说“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女权问题”“请尊重少数族裔感受”。就像打地鼠游戏,你刚拿起锤子,洞口全堵上了。

可特朗普偏偏不按这套来。他抡起关税大锤砸中国,等于亲手给中国递了话筒。以前西方媒体说中国没人权没自由,现在突然变成能跟美国掰手腕的超级大国;昨天还说中国工厂只能做衬衫玩具,今天就得承认人家能卡美国芯片脖子。

当中国反击时,美国民众第一次发现:原来那个被媒体妖魔化的国家,面对封锁时竟能自主研发芯片、造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这种直观的冲击,比任何公关宣传都管用。

特朗普的"关税战争"本质上还是冷战思维的变种,想复制里根拖垮苏联的剧本,以为靠经济封锁就能遏制对手,却忘了2024年的中国不是1984年的苏联。

在这个互联互通的时代,这种打法就像用弓箭对抗导弹。中国不仅没被击垮,反而借机完成产业升级:稀土出口管制让美国军工企业抓狂,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暴涨12%。

反观美国,科技巨头们市值暴跌1.5万亿美元,农民仓库堆满滞销大豆,股市债市汇市三杀。

这种此消彼长的现实,让“关税大棒”变成了反向广告,每加征一轮关税,就提醒美国人一次:中国制造早就不是廉价低端的代名词,而是从锂电池到无人机,从5G基站到量子计算机的全方位存在

说到底,这场魔幻现实大戏暴露了美国政治精英的认知断层。他们要么像特朗普活在上世纪冷战思维里,要么像民主党沉迷于话术游戏,就是不愿意直面中国发展的现实。

这场关税大战最讽刺的地方在于,它意外达成了中国多年外宣求而不得的效果,让美国社会不得不摘下有色眼镜,重新审视这个曾经被妖魔化的东方大国。

真实的中国,不是CNN镜头里的"专制怪兽",而是能自主突破技术封锁、构建全球供应链的现代化强国。

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转折。八十年前罗斯福用《租借法案》把苏联抬进强国俱乐部,八十年后特朗普用关税大棒把中国推上世界擂台。不同的是,这次被架在火上烤的,反而成了挥棒的人。

或许未来的国际关系教科书会这样记载:21世纪最伟大的国家形象公关始于一位美国总统的午夜推特。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信息捕手 incentive-icons
信息捕手
每日分享,一周总结。
101文章数 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贵安新区:三年大变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