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打算在杭州一直住公租房的东北司机|吴楠专栏

0
分享至


各地都有东北人,但在江浙一带,东北人“显眼包”的属性更加明显。这样的“显眼”,更多是在思维上。这位名为王春的司机,在送我去机场的路上,告诉我在杭州的东北人不少,多数是做基础服务工作,其中“三保”最多,保安保洁保姆,紧接着人数多的就是司机这个职业了。马上五十岁的王春,打算在杭州住一辈子公租房,虽然有工作,但打算当一个“流浪汉”。

引子

“你还不快点起来。就数你最慢!”这是王春早上没等睁开眼就能听到的一句话。声音是从隔壁传过来的,却跟就在王春的头顶上说出来一样。那是邻居不停地催孩子,“再磨蹭,你爸送不了你,我也不送你,你自己坐车去。”

其实王春每天五点多就醒了。弄醒他的,要么是老婆的声音,要么是隔壁穿墙而过的对话。每当这个时候,王春总是很欣慰。他的儿子已经上高中了,而且是住校,不用自己管了。不过,一个月吃饭和住宿再加上各种学习和活动费用就要2000块呢,这对于王春一家来说是最大的一笔日常支出了。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对话声中,王春不慌不忙地叠好被,刷个牙,洗个脸,披上衣服就下楼了。“春哥又这么早!”邻居出门的时间也差不多,彼此打个招呼。王春走出电梯,就看到自己的那辆出租车在楼门口的车位上停着。

这里是位于杭州市郊的一处公租房。房子和房子之间不隔音,只是缺点之一。作为已经来到杭州十多年的东北人,王春仅仅习惯了被这里的人称为“春哥”,始终没适应这个城市。

春哥说,就是没有扎根的感觉。

01

被认定的穷人

已经是初冬了。车发动起来,路两侧依旧是绿色匆匆划过眼睛。在黑龙江长大的春哥喜欢这种绿色。他记得在2009年第一次到杭州时,就被这样的绿色吸引了。那时也是冬天,春哥离开天色微黄、地上覆盖着白雪的黑土地,来杭州投奔朋友。江南的冬天,又潮湿又阴冷,那股冷直接穿过皮肉,钻进骨头里。却没耽误春哥一下子迷上这里的绿色。

一转眼多年过去,春哥依旧喜欢这里就算到了冬天也有绿色。他暖了暖车,放下手刹,踩了油门,车缓缓地动起来。而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已经被公租房吐出来几十个人。大家都急着赶往市内上班。在春哥的记忆里,这一幕还是在读初中时看到过。那是1990年代初期,东北的工厂还保留着集体主义生活的繁华。很多职工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中,到了上班的时间,人们乌泱泱地涌上街。当年大家推着自行车,现在则都去赶地铁。

同样挤在上班人流中的春哥每天不到七点就出门,但他的收入却不想超过五千块。乍一听让人纳闷,怎么还不希望自己的收入高一些?如果不希望工资高,为什么要这么早就出门赚钱?这是春哥对于租住公租房的条件的理解:要是每个月收入高了,就失去了住在公租房里的权利。话说回来,就算想多赚一些,其实也很难实现。春哥目前每个月到手其实就四千多。

车子此刻滑入了车流,开始向着市中心的方向开去。这个五十岁出头的男人的注意力开始集中这辆电车上。

春哥记得自己第一次驾驶电车,发现电车的密闭性更好,而加速时又没有明显的顿感。这让习惯驾驶油车的老司机,竟然泛起恶心。他想自己是晕车了。那一刻,春哥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老了,跟不上年轻人的喜好了。在杭州,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新能源车,而他在第一次接触时,还因为这些车具有科技感的造型过于张扬,而不愿意驾驶。可如今依然决定选择电车的原因,不是春哥要跟上年轻人的脚步,而是便宜。一公里只需要几角钱,远比油车燃气车更有竞争力。

电车是春哥每个月花3500块钱租的。在这3500块钱里,还包括了交给公司的管理费,还有车辆保险费。换言之,春哥需要每个月赚到8500块钱,才能让自己的手里剩下5000元。对大部分杭州本地人来说,这个目标并不难实现。可对春哥来说不算容易。

有那么几天,春哥莫名其妙地都会被叫车软件安排到西湖边的环湖路。这里风景格外的美,路上的车也格外的多。差不多下午四点半五点那个样子,会从4路公交车的西湖站点走出来一个中年女人。这个女人连接几次叫到的都是春哥的车。

女人住在杭州市靠山的那一边。所以春哥每次都能拉上四五十块钱的车费。春哥小心翼翼地问女人,“那个4路公交到定远路,就有地铁了。坐地铁就几块钱,多划算。”女人有些懒洋洋,“工作了一天,不想挤地铁。”“你工作一定赚的不错。”春哥感慨了一句。“我就是负责维持秩序的,一个月能有多少钱。都不够天天打车回家的。”见春哥陷入疑惑,女人解释到,“家里动迁了,有点钱。又租出去两个房子。家里不让我闲着,那我就出来随便做做工,散散心。”

他哪里能想得出,一个月光是打车上下班就要小三千的日子。这就是“杭州土著”,外地人羡慕不来的。能住进每个月八百块房租的70平两居室公租房,对春哥来说,已经是天大的福气。更何况这间公租房,春哥整整排了两年多。

起初,春哥在杭州每个月需要花两三千元去租房子,但是租来的房子里只有空调,不像东北老家那样有暖气。使用空调产生的电费是要自己掏腰包的,不像在东北租房子,到了冬天供暖费是房东负责交的。

冬天,春哥是舍不得用空调的。可儿子从没上幼儿园时就来到杭州,早就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就算没有暖气,冬天也只需要穿一条加绒的裤子就能挨得过去。这样的气候让春哥愈发迷恋开车,在车上开的暖风是不怎么费电或者费油的,这些暖风是由发动机产生热量来提供的。所以车开起来就不冷了。

无论在东北的雪地上开车,还是在西湖边开车,春哥养成的习惯是只要坐进车里,感觉就都对了。春哥来杭州当出租车司机之前,在东北老家就是开车的。黑龙江的司机有两大特点,一是开车猛、速度快,二是会修车。春哥在黑龙江的单位被评为特级司机,不是因为他车开得有多好,而是很善于修车。春哥的车修得又快又好,脾气闹得再厉害的车到了他的手里,三下五除二,就变得乖乖听话。那时候,春哥修的车都是工厂里的,配件也是单位的,换起来也不心疼。可到了杭州,这身看似很厉害的本事,实际用处就不大了。春哥的车坏了,人生地不熟,想自己修,配件需要自掏腰包。节省下的手工费,也没几个钱。

那张特级司机的红本本,到了杭州最后发挥了一次余热。在落户杭州时,给春哥加了两分。这仿佛是一种连锁反应。这两分让春哥得以达到了。落户杭州的积分,而有了户口则进一步有了可以排队参加公租房的机会。

“你要请客。”朋友拍了拍春哥的肩膀。朋友的意思是春哥还有意外惊喜,有了“特技司机”的加分,让春哥在申请公租房的队伍中,又提前了几百名。春哥一开始也觉得挺高兴。可当时上小学的儿子回来以后,看到喜气洋洋的春哥,听完缘由之后,冒出一句玩笑话,“爸,你这不就是官方认证的穷人嘛!”

02

穷人的身份也看运气?

春哥早就“看透了”自己在哪里都是穷人。但动起来忙起来,“身上就热乎”。或者说心里就热乎。春哥口中的“忙起来”,就是开车。“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的就是杭州。你只要来了,就跟皇帝一个样。”朋友当年这样对春哥说。

春哥来杭州的第二年,老婆跟来了。春哥一直是东北老家左邻右舍羡慕的对象。当年在工厂里开小车,家里有个什么事都能借上把力。现在偶尔和老家的人联系,邻居大姨还是会念叨,“南方好啊!比东北强。”

南方哪里好?春哥在杭州起早贪黑的忙,车轱辘转的再快,也跟不上房价。春哥和老婆在杭州用了一整年才攒下来两万块钱,决定去看楼盘。那是一个难得的休息日,老婆为此特意洗了头,喷了香水。春哥特意提前一天就洗了车,两口子开到了售楼处。可从进入销售区开始,两个人就没有得到销售的好脸色。勉强撑到看完房型,夫妻二人都没再吭声。

那天回到住处,老婆的眼泪淌了下来。等春哥脱完鞋,她的眼泪已经把脸上擦的粉弄花了。“你哭什么?”春哥问。“每天拼了命的干活,口挪肚攒,结果连厕所都买不起!”老婆越说哭的越大声。

“就是穷光蛋的命啊!”孩子已经上幼儿园。孩子是大事,不能因为不愿意呆在杭州,就影响了孩子的学习。

“有户口吗?”“有住房吗?”“孩子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儿子上幼儿园之前,老婆去给孩子做登记。“你是孩子的奶奶,还是姥姥?”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见自己的问题被老婆沉默以对,终于忍不住问出了这个疑问。

那是一间公立的幼儿园,窗明几净,还有一个小小的操场,操场里有滑梯,秋千。其实春哥两口子提前带儿子来看过这个幼儿园,儿子很喜欢五颜六色的操场。但最后儿子只能上私立幼儿园。不仅因为没有房子,所以没有上公立幼儿园的机会。还因为没有户口。户口就是一个看不见的门槛,把春哥哥连同儿子直接绊了个脸着地。

说是幼儿园,不过是一个退休的老教师,利用自己家的一楼房子,改成了一间教室和两个卧室,能装下8到10个孩子。

孩子看不到这其中的差距,他想要的就是跟别的孩子一起在户外跑着玩。但在小小的私立幼儿园,这根本无法实现,孩子们整天闷在房子里。退休老师也怕孩子出事,就都笼在眼皮子底下。

可是对于大人来说,这种差距是赤裸裸存在的。用春哥的话来说,就好像一辆三十万的车和十万的车,从配件上来看是标准件。但是却要去不同的店买不同价格的配件。春哥感觉自己就是那辆十万块的车。

想明白了这件事的春哥狠狠地喝了几天酒。他的人生像是半吊子的,被卡在了中间。有的人像牛,闷头耕地。有的人像狗,守着穷家。春哥想,自己为什么不能安心做一个穷光蛋呢!既然自己注定就是穷光蛋。穷光蛋三个字,一开始有点刺耳。可是念叨的次数多了,也就没那么刺耳了。反倒真的安心了,托底了,脚踩到地面了。

可做穷人没那么容易,首先不能好吃懒做不工作。如果不工作,就只能领失业金。其次,工作的收入不能太高。换言之,要努力地穷下去。春哥不知道“穷忙”这个词,别人告诉他以后,他自己还琢磨了半天,才说发明这个词的人真是个天才。

可公租房毕竟不是家。春哥不但要做穷人,还成了一个没有“家”的穷人。他也因此给自己有了个定义,“流浪汉”。

有点好笑的是,无论是穷人还是流浪汉,都不是春哥自己产生的想法,都是别人告诉的。告诉春哥他是一个流浪汉这件事的,来自于终于住进公租房的那一天,自己遇到的大嗓门邻居。

杭州的公租房是高层。从外面看起来还挺新的。后来才知道,市政府对于公租房的整洁度和物业管理都有着要求,所以“卖相”不错。但是,房龄在十年左右的公租房,只要走进去就能发现不同人住过的痕迹。走廊里是灰暗的,看不清的。房间里的白墙上也有脚印和家具摆放留下的印记。

可春哥和老婆还是兴奋的,这是他们在杭州第一次用八百块钱租下市价三千五百元左右的房子。但他们同时也被告知,不能在房间里安装任何东西,如果安装了,将来搬走的时候,都要拆除。

“他们指的是电暖器,你懂的。”说这句话的是隔壁的邻居,来自温州。“咱们在这住不了多久的,也许就三年,长的时候可能六年,还要看你的运气是不是足够好,能申请到。我们就跟流浪汉一样。你说你花好几万块钱安装电暖器,带又带不走,还要给人家恢复原样,何苦呢!”

这一番指导,让春哥夫妻连连点头。可春哥老婆不甘心地问了句,“安空调总可以的吧!”邻居温州佬诧异看了一眼,“安空调做什么!热的时候,晚上睡觉,冲冷水澡就行。冷的时候,盖好被子,多穿衣服。”春哥的老婆憨厚地解释,“孩子还小,怕他熬不住的。”

温州佬嘎嘎嘎地笑起来,“小孩子有什么熬不住的!咱们半辈子过来了,都能适应。他们从小如此,自然就习惯了。”

03

穷忙的流浪汉

早上六点出头,天色开始明媚起来,春哥家的房门被敲响了。“谁啊?”春哥和老婆正收拾。他没想到,在清明节快到时,自己家的房门竟然被敲响了。

“老乡,是我呀!”门外传来了浙江口音。春哥和老婆彼此对望了一眼。在公租房的小区,治安总是特别好的,因为在这里大家都是穷光蛋,没有人会偷蒙拐骗。但作为东北人,在这儿被叫做“老乡”,还是头一次。

春哥和老婆拉开门,门外站着告诉自己不要按电暖气的温州人。春哥就笑了,“你怎么还管我叫老乡?”“有一句诗你没听过吗?叫‘都是天下流浪人’。”温州人在门外回答。春哥笑了,“那不叫流浪人,叫‘同是天涯沦落人’。”

温州人也笑,然后递过来一个塑料袋。春哥下意识地伸手去接。塑料袋沉甸甸的。透过塑料袋,还能看到里边露出青色。“这是什么?”春哥纳闷地问。“老乡,我估计你没吃过,这是我们这边的特产,叫做青团。”春哥怎么能没吃过呢!他来杭州已经这么多年了,只是不会特意为了青团去路边买罢了。

青团是温州人的老婆自己包的。料很足,个头也大。而且是甜的芝麻馅。春哥的儿子很喜欢吃。春哥也发现,温州人喜欢管同住在公租房里的人们统一叫做“老乡”,甭管是来自西北西南还是东北,在温州人这里,都叫“老乡”。

春哥两口子不好意思只拿对方的礼物,和老婆商量着还礼。商量之后,两口子决定包饺子送给温州人。饺子也算是东北特产了。春哥说,就包韭菜鸡蛋馅和牛肉大葱馅。这是他喜欢的,又觉得韭菜和大葱寓意着生机勃勃。

春哥一开始不喜欢这个公租房。主要原因是房子的位置在城边边,挨着钱塘江。老婆去上班,小电驴都要掉不少电。好在老婆的工作是在一个便利店里当店员,可以拎着电池去充电。可春哥还是不喜欢杭州。这里的人都不爱唠嗑,忙忙碌碌。能问手机的,就不要问人。反正问了人,也得不到答案。

那时,春哥刚开出租车,有一个乘客把上车地点定到了小区里面。春哥费劲口舌,小区的保安才让春哥进了小区。哪里知道,到了乘客指定的地点,乘客说他不在小区里,而是小区门口那个酒店。

春哥说,“我现在按照程序指定的地点,开到小区里面了。要不麻烦您加一下我的微信,把定位发给我。”哪里想到乘客竟然火冒三丈起来,用浙江口音对春哥说,“你就是做这行的,竟然还找不到位置,让我加你微信,这不是在给我添麻烦吗?”“咱们得相互理解呀,不是说程序能定位特别准的。”春哥试图解释。哪里想到乘客不光取消了订单,反手就是给春哥一个投诉。

春哥在杭州越来越不适应,不仅因为这里的天气,夏天热得惊人,冬天冷得熬人。更因为这里聚集着大量和曾经的自己一样,怀抱着梦想的穷光蛋聚集在这个城市里。春哥觉得大家都是穷人,可穷人和穷人却不一样。

“你是没有希望的那种穷。”这句话从春哥儿子口中说出来的。春哥想反驳,却都不知道如何下口。春哥和老婆都很忙,忙到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哪怕带孩子逛公园都是一种奢望。第一次去西湖是春哥带儿子去的。后来那成了他们一家人唯一一次去西湖。儿子要么和朋友去,要么和同学去。偶尔春哥也会问问儿子学习情况,儿子总是浓缩成两个字“还行”。父子间就这样无话可聊了。春哥将这种情况归因于儿子是“新杭州人”。

地方,我和他妈就儿子不介意自己住在公租房里,也不介意自己的穷人身份,可男孩子在意的是自己将来能不能做另一种人。春哥的儿子觉得一切还有希望。春哥不知道儿子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样的想法。春哥压根不知道怎么教育儿子,但和很多父母一样,只要儿子想一直读书读下去,春哥和老婆全力支持。“但我的能力也就这么大。到时候确实撑不住了,也得跟他说。”春哥的话听起来不像是开玩笑。

春哥曾经想问问儿子,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中年人的胆怯在年轻人的生命力面前显得那么可笑。这样的话压根儿不敢问出口,万一儿子反问他能帮自己什么,岂不是哑口无言,又丢了面子。

“还是咱们小时候好!”春哥会这样干感慨。在春哥的小时候,父母都在工厂忙碌,早出晚归,早上七点上班,傍晚六点下班。这么努力的日子,周围的人都住在工厂的宿舍里,孩子们都是放学后结伴回来,大孩子带着小孩子。没有补习班,有的是集体宿舍楼下的平地上孩子们嬉闹玩耍。“你发现公租房就跟以前似的没?”春哥对老婆说。他们夜里九点不到就上床睡觉了。“什么以前,什么一样,快睡吧!我看你就是不累,喜欢胡思乱想。”老婆嘟嘟囔囔,翻了个身,很快打起了呼噜。

在杭州盖的被子,还是十多年前从东北背过来的。老婆最近新买了一床大豆被,才七十多块钱,又软又轻。大春还坚持盖着东北的棉被,很沉,压着身体,在寒冷的梦里带来一种踏实感。

04

一辈子的流浪汉

“你们给儿子在杭州什么地方买房子了呀??”每年的春节春哥跟老婆都会给还在黑龙江生活的亲戚打个视频电话。自从父母不在了,他和兄弟姐妹的联系,每年也就剩下过年这么一次。

亲戚之间的聊天都像是一种PK。那些留在黑龙江老家的人们都张罗着给儿女买房子,让他们有个落脚的地方,可春哥却告诉亲戚,现在在杭州,大家都不买房子了。

“不买房子,住在哪里呢?”亲戚忍不住问。“租房子啊,现在大家都租房子。”春哥回答。“怕是买不起吧?”也有亲戚这么说。“我们这一栋楼全是租房子的,压根就没有一个人买房子。”春哥的回答也算是没有说假话,毕竟在公租房里谁又能嫌谁穷呢?

在公租房里没有节假日。甚至春节,这里的人几乎都在工作。不要说早上六点,就连晚上,公租房的电梯也总是忙碌不停。从夜里九点到凌晨,每隔半个小时,就有人下班。电梯呼隆呼隆地运行着。春哥躺在家里,也能隐约听见。他翻个身,继续睡。

春哥下班回到家算是早的。他不像那些新杭州人一样,从早上八九点就开始忙碌,一直到夜里十二点、凌晨一点。其实,有那么一阵子,春哥也会在凌晨一两点钟,在地铁站等着那些才下班的人们,他们要乘坐的公交车恐怕已经没有了,他们会不得不选择打车。

这些人们是疲惫的,但疲惫中没有绝望的气息。而那个时候的春哥也没有绝望过。他甚至想象,只要努力攒钱,就会在这个庞大的拥有一座湖的城市里,买下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

现实的残酷从不是大张旗鼓的。当春哥发现哪怕是每天只睡五个小时,也不过让收入从每个月的4500元左右,变成5000元左右。春哥就明白了,有些事情无法强求。

但和其他人不同的是,春哥没有彻底地摆烂。与其说公租房让春哥一家有了落脚之处,不如说房租只有同类房子五分之一的公租房让春哥有了一种“怎么都能活下去”的底气。

车轮转个不停,生活也无法停止。儿子放假回家,天天睡懒觉。春哥出门上班前叫他起来,儿子却不听,“爸,你自己很早去上班,就不要带上我。我自己能做饭能上学,让我多睡一会。”春哥噎了半天,正要转身走开。又听儿子来了句,“爸,你就跟驴一样。”春哥感觉五雷轰顶。自己的儿子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尽管当时老婆听到了,呵斥了儿子。

那几天,春哥不能理解儿子对自己的背刺。自己怎么就跟驴一样了?他有时忍不住一边开车一边琢磨。开车对他来说,已经像呼吸一样自然。甚至不需要额外地思考,就能自然地踩着刹车和油门。电车是自动档,连离合都省了。

春哥看着街道两侧依然泛绿的树木,此刻的东北老家已经下了两场雪。他熟练地将车转上了开往城市的道路。这条路是他每天的必经之路,出车和收车都要走。也不仅这条路,还有不少道路,对于春哥来说都已经习以为常。

就拿绕西湖那一圈的路,对于杭州的司机来说,熟悉的不能再熟,又唯恐避之不及。一旦开进了这条路,遇到旺季肯定是要堵上一个小时了。

但这次派单把春哥派到了德福宫。这里虽然和西湖的繁华程度比不了,但遇到了晚高峰还是要堵一堵的。当春哥在心里熟练的盘算着这一切的时候,他忽然想起了儿子说的那句话。自己可不就真的像一头驴吗?

城市是个磨盘,春哥是一个开着车子的驴,绕着这个城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徘徊着。太多的时候,他似乎只是在重复。春哥也明白了儿子那句自己和春哥不是同一种穷人的意思。春哥是打造了日复一日的穷人,儿子是想冲破这种日复一日的状态。

“那你还想怎么样呢?”“不管咋样,都要活着呀。”“像驴一样活着,有什么不好吗?”“那就像驴一样活着好了。”春哥两只手没有离开方向盘,脸上依旧习惯性地戴着淡蓝色的一次性口罩,心里在和自己这样对话。

尾声

公租房和网约车,数年下来,日子越来越简单。早上七点前出车,晚上八点回到公租房。不抽烟不喝酒,娱乐就是刷手机。这就是春哥的日子。唯二的社交,一是早上跟大家一起出门上班。融入一种久违了的“集体主义洪流”。二是跟温州“老乡”之间时不时交换一些家里做的饭菜。

“我跟你妈商量过了,打算再申请一次公租房。”春哥对上高中的儿子说。儿子不以为然,“反正有我住的地方就行。”春哥想起他曾经看过的动物世界里的镜头:每一次迁徙的时候,那些大动物都会带着小动物,跟在后面的小动物在迁徙中逐渐长成跟大动物一模一样的动物。

“动物都不需要房子。人是动物,人也可以没有房子。”这句话是春哥的儿子在一篇作文里写的。被老师狠狠扣了分,但春哥觉得写得非常得好,符合自己流浪的气质。

想申请2026年的公租房,那么在2024年底就要做好准备。春哥和老婆甚至都不用详细的计算彼此的收入,就知道他们一家三口符合了要求。

不过就是一个住处罢了,春哥想起儿子作文里那端“动物无房论”。至少自己还有车呢!有车就能到处跑,流浪比单纯的穷好一些。流浪是一种选择,穷不是。


阅读吴楠的“普通人”专栏更多作品





虚构 Fiction

  • (中文,报名中,每月开展)

  • (英文,报名中,每月开展)

  • 大师工作坊

  • (中/英文,敬请期待,2025/07)

  • (英文,敬请期待,2025/05)

  • 类型小说

  • (英文,已完结,2025/04)

非虚构 Non-Fiction

  • (中文,进行中,每月开展)

  • (英文,报名中,每月开展)

  • (英文,进行中,2025/03)

剧本 ScriptWriting

  • (中/英,敬请期待,2025/09)

诗歌 Poetry

  • 里所诗歌工作坊(中文,敬请期待,2025/08)

  • (中文,2023)

每日书 Daily Writing Community

  • 4月 (中文,进行中,每月开展)

  • 4月 (中文,进行中,每月开展)

  • 共写班(中文,进行中,每月开展)

  • 自由书写班(中文,进行中,每月开展)

  • Daily Writing(英文,每季度开展)

线下活动 In-Person Events

  • 写作聚会(北京/上海,不定期举行)

  • 在地写作

  • (2017,上海)

出版 Publishing

  • 出版作品

  • 文学经纪

  • 合作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未读、天津人民出版社、微信读书……

  • 新书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戴安娜最爱的心形项链,威廉出生查尔斯送她的,梅根12岁就有同款

戴安娜最爱的心形项链,威廉出生查尔斯送她的,梅根12岁就有同款

比利
2025-05-23 19:08:53
创造历史,哈利伯顿成历史首位季后赛砍32+12+15+0失误的球员

创造历史,哈利伯顿成历史首位季后赛砍32+12+15+0失误的球员

懂球帝
2025-05-28 11:00:10
中方在中业岛突然动真格!菲律宾呼叫北约增援,5国舰队将抵南海

中方在中业岛突然动真格!菲律宾呼叫北约增援,5国舰队将抵南海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5-05-26 21:18:08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张建华主动投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张建华主动投案

新京报
2025-05-28 11:15:10
张家为何在12岁提出离队?足协补偿机制规定让故事一目了然

张家为何在12岁提出离队?足协补偿机制规定让故事一目了然

星光看娱乐
2025-05-28 21:29:09
体制内,最先崩塌的一定是教师

体制内,最先崩塌的一定是教师

感觉会火
2025-01-08 12:11:12
法网女单第二轮:去年赛会亚军保利尼击败对手,晋级32强

法网女单第二轮:去年赛会亚军保利尼击败对手,晋级32强

直播吧
2025-05-28 20:00:24
近3年乌克兰被俄占领面积:22年6.4万,23年仅540,24年出人意料

近3年乌克兰被俄占领面积:22年6.4万,23年仅540,24年出人意料

爱竞彩的小周
2025-05-20 03:29:47
美媒列三笔交易助勇士明年夺冠:2换1克莱 库明加换卡约 6换2阿伦

美媒列三笔交易助勇士明年夺冠:2换1克莱 库明加换卡约 6换2阿伦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05-28 21:34:43
朱媛媛辛柏青所在的中戏93班,这7位最出名,6位都是大器晚成!

朱媛媛辛柏青所在的中戏93班,这7位最出名,6位都是大器晚成!

吐不满的痰娱
2025-05-27 18:46:26
洪秀柱黄智贤邱毅王炳忠等,建议统一后台湾地区新管理团队名单

洪秀柱黄智贤邱毅王炳忠等,建议统一后台湾地区新管理团队名单

国际阿尝
2025-05-27 12:59:04
广西大学又要换校长了!韩林海教授卸任,已重回清华大学工作

广西大学又要换校长了!韩林海教授卸任,已重回清华大学工作

百家论大学
2025-05-28 16:16:23
首次!RTX 5090跌破建议售价:中国玩家悲催

首次!RTX 5090跌破建议售价:中国玩家悲催

快科技
2025-05-27 11:05:09
十亿能换来一命?47岁蔡磊与渐冻症抗争6年后,近况大不一样!

十亿能换来一命?47岁蔡磊与渐冻症抗争6年后,近况大不一样!

新语爱八卦
2025-05-28 16:09:53
俄罗斯顶级航空专家,放弃一切“回”中国,其祖父是我国开国元勋

俄罗斯顶级航空专家,放弃一切“回”中国,其祖父是我国开国元勋

苏星河
2025-05-27 21:48:15
打扮的干干净净的阿姨难道没人喜欢吗

打扮的干干净净的阿姨难道没人喜欢吗

美女穿搭分享
2025-05-28 12:32:12
他被张卫健谢霆锋打成重伤,发妻流产6次,如今靠卤肉摊维持生计

他被张卫健谢霆锋打成重伤,发妻流产6次,如今靠卤肉摊维持生计

新语爱八卦
2025-05-22 15:03:39
小曲线被老公雇人制造意外死亡

小曲线被老公雇人制造意外死亡

八卦疯叔
2025-05-28 11:51:35
李嫣霸气护父:李亚鹏的债务与我有关;真爱,永远是双向流动的

李嫣霸气护父:李亚鹏的债务与我有关;真爱,永远是双向流动的

江左梅娘
2025-05-28 14:54:08
班公湖大桥通车,印军重兵困守高山,解放军巧妙布局实现不战而胜

班公湖大桥通车,印军重兵困守高山,解放军巧妙布局实现不战而胜

泠泠说史
2025-05-28 14:29:23
2025-05-29 00:28:49
三明治 incentive-icons
三明治
非虚构生活写作孵化平台
4192文章数 52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90后作家获奖追忆已故女友流泪:越过山丘发现无人等候

体育要闻

东决G4的哈利交出了一场无瑕疵的比赛

娱乐要闻

19岁荣梓杉和混血美女疑似恋情曝光

财经要闻

74岁王石罕见发声,能为万科做些什么?

科技要闻

DeepSeek R1完成小版本升级,已可体验

汽车要闻

25万级纯电SUV飞坡 特斯拉Model Y来回跳?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动手又动脑的#磁力几何拼图,可以锻炼宝宝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提升专注力,孩子越玩越聪明#益智玩...

手机要闻

5.8mm...我体验了今年最薄的手机,彻底被震住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乌均称遭对方大规模无人机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