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靶向足细胞递送以缓解足细胞损伤对延缓多种肾小球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多数肾脏靶向的药物或基因疗法主要针对肾小管等部位,或是仅从器官水平评价靶向效果。而针对足细胞的精准递送仍面临较大挑战,这限制了新型诊疗策略在足细胞相关疾病中的临床转化。因此,开发高效、特异识别足细胞的分子工具,对于实现足细胞靶向干预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核酸适体是一类能够与特定细胞表面分子结合的短链核酸分子。然而,目前尚无可特异性识别足细胞的核酸适体。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毛建华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罗昭锋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发表了题为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DNA Aptamer for Targeted Delivery to Injured Podocytes in Glomerular Diseases的研究论文。
本研究基于系统进化筛选技术(Cell-SELEX),从一个包含10¹⁵条随机DNA序列的寡核苷酸文库中,基于多种不同损伤模型经过多轮筛选,成功获得首个可特异识别足细胞的核酸适体RLS-2。RLS-2在体内体外均显示出较高亲和力与良好的安全性。体内分布实验进一步证实RLS-2在肾组织中主要分布于肾小球,这一现象在肾病模型小鼠中尤为明显。荧光共定位及流式细胞术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其主要定位于足细胞,呈现良好的细胞特异性。RLS-2能够被足细胞主动摄取,并最终定位在细胞内的溶酶体中。此外,RLS-2还能作为递送载体,与小干扰RNA(siRNA)构建嵌合体,实现无需转染剂的基因沉默。这不仅验证了其递送能力,也为基因治疗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本研究首次筛选并验证了足细胞特异性的核酸适体RLS-2,揭示了其在受损足细胞特异性结合和递送方面的多重能力,为足细胞相关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全新策略。未来,研究团队将围绕适体的优化、药物负载系统构建及潜在靶点机制等方向持续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推动该技术向临床应用转化。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周超博士,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罗昭锋研究员、张铮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胡丽丹研究员、毛建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https://doi.org/10.1002/advs.202412356
制版人:十一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会议资讯
学术合作组织
(*排名不分先后)
战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转载须知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作者的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