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更新
人物简介
马更新,女,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法研究所副所长。韩国首尔国立大学、英国雷丁大学访问学者。兼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咨询专家,中国商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保险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行为法学研究会企业治理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互联网金融法治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破产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及上海、天津等多地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和企业法律顾问。长期致力于民商法学、公司企业法学、证券法学、破产法学、保险法学、合同法、侵权法等领域研究。在《中国法学》等法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15项,出版独著4部。
2019年12月,同韩国全南大学法学院院长会谈与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成长之路与学术沉淀
用“孜孜不倦的追寻”来形容马更新的求学历程,是再贴切不过了。中国政法大学的本科与硕士,考取北京大学博士,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作研究,专注商法领域,在公司治理、证券交易、保险合规、破产衔接等细分天地精心耕耘、追根溯源,探寻商法规则背后的经济逻辑与社会需求。她的求学历程为之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彼时,国内商法正处于蓬勃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关键节点,大量前沿问题纷至沓来。马更新沉浸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献,剖析域外成熟商法体系经验,又立足国情,扎根本土商业实践调研,努力在借鉴与创新间寻得平衡。
“没有方向的勤奋只能是徒劳无功”。在选择研究对象时,马更新善于发现社会热点问题,聚焦突出矛盾,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她在商法诸多领域均有涉猎,科研成果斐然,其中公司治理研究是她发力的重要方向。进入21世纪,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公司制改革浪潮翻涌,传统治理模式弊端渐显。她敏锐洞察到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间权力失衡的乱象,深入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实地调研,访谈高管,查阅档案,挖掘治理漏洞根源。系列论文如《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建设的思考》《公司中律师兼任董事双重身份的弊端及立法对策》《股东投票、投票权征集与因特网》等,剖析国内公司治理的漏洞和顽疾,借鉴国际先进模式,提出构建多元监督、强化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等改革建言,为《公司法》修订提供理论先声,助推公司治理规范化进程。在诸多立法研讨会上,她的观点引发共鸣,成为法律修订的理论借鉴。
证券市场法律保障与革新也是马更新倾注更多心力的重要领域。从主板到创业板、科创板,再到北交所,每一次资本市场结构性升级,都伴随着复杂法律问题的丛生。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花样翻新,投资者权益受到极大威胁。马更新投身其中,钻研复杂金融工具背后的法律关系,联合金融学界、监管层破题。其著作《证券欺诈与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公司证券法治与司法前沿问题研究》等,阐明证券发行、交易、信息披露等全流程法律规制优化路径,为证监会监管新规出台、司法审判疑难案件裁判提供依据,护航资本市场在法治轨道稳健前进。
在保险法领域,面对险种迭代、理赔纠纷频发的困境,马更新深入保险实务,剖析保险的公益属性与商业险盈利诉求冲突,研究重疾险条款晦涩、理赔标准模糊等乱象,保障保险消费者的权益。她善于将学术论文化作媒体科普文章,向大众普及保险维权要点。同时,她也参与行业协会标准制定研讨,推动保险条款通俗化、规范化,让保险法成为保障民生、促进保险行业健康发展的坚实后盾。
随着破产法修改工作的渐次展开,马更新敏锐地捕捉到经济变革与破产法律实践对破产法提出的全新问题,发表了《界限与协同:破产程序与刑事程序适用顺位辨析》《我国执行转破产程序衔接机制完善路径探索——从破产案件审理信息化出发》《自然人破产程序中的居住权问题审视与规范建议》等论文,呼吁学术理论与制度建构对上述前沿问题给与及时回应,充分发挥破产法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对优化营商环境、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意义。
2020年11月,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廉洁合规发展论坛上发言
2021年9月,受邀担任投服中心与芒果超媒共同主办的《股东来了》2021全国总决赛的评委嘉宾
法治桥梁的搭建者
马更新认为,商法研究应该从实务中来,再回到实务中去。商法的任何一个理论创新,也都应该服务于实务。基于此,每年她都要深入企事业单位授课、座谈或专门调研,关心前沿动态,关注热点问题,同时也将最新的法律动态和研究成果向企业普及,成为法治理论与实务的搭建者。在马更新看来,这种调研是一种双赢甚至多赢的活动。《陈晓遭诉:董事离任义务之困》《公司治理双重股权结构探究:从阿里巴巴美国上市谈起》《间接收购语境下股东优先购买权规则刍议——兼评南钢控制权转让案》等一系列“接地气”的研究成果,都离不开她这种调研的工作方法。
马更新的影响力不止于象牙塔,更辐射至校园外的相关行业。在司法实务界,她现身法官、检察官业务培训课堂,传递商法最新理论成果。以复杂商事合同纠纷、公司股权争议案件为例,剖析审判思路误区,助力司法裁判精准把握商法精神,统一裁判尺度;参与重大疑难案件研讨咨询,凭借深厚学术造诣为个案正义发声,强化司法公信力。
马更新曾赴韩国首尔国立大学、英国雷丁大学等学府访学,在国际商法论坛、学术峰会上,她从营商环境优化下的法律革新,到新兴技术驱动的商事规则创新等方面,向世界展现中国商法的最新理论成果。引进国际前沿研究范式、协同跨国科研项目,推动中国商法研究融入全球话语体系,在国际规则制定博弈中注入中国力量,让世界听见中国商法学者的铿锵之音。
2019年3月,作为代表参加中国法学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法苑桃李的引路人
马更新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多个法学研究会的理事,多家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还兼任其他大量社会职务。但在诸多头衔中,她最喜欢也最看重的还是老师,她总是谦虚地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师,或许正是这份质朴,才赢得学生更大的尊重。
马更新由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又回到母校任教。自回归的那一天起,校园的静谧书香与三尺讲台便成为她耕耘的主阵地。面对莘莘学子求知若渴的目光,她倾囊相授,将积累的知识系统性输出,从基础概念梳理到复杂法条解析,从经典案例复盘到学术争议探讨,课程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课堂互动中,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包容开放之态接纳多元观点碰撞,培育独立思考精神,一批又一批怀揣法治梦想的学生由此启航,奔赴法律职业的各条战线。
作为老师,马更新桃李芬芳满天下。平等、互敬、互爱、共享,是其师生关系的真实写照,学术氛围浓郁而温暖。学术沙龙“新语莘苑”是思维激荡的盛宴,公众号每周刊登一篇师生的学术文章,以此激发大家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学术热情。学生汇报研究进展、提出困惑,马更新逐一点评引导,从文献综述精准度到研究方法科学性,从观点创新性到论证逻辑严密性,细抠学术质量。也许是身为母亲的缘故,马更新在学生眼里并不是“苛刻”的老师。但不苛刻并不代表不严格,从学术观点到论据支撑,从资料引用到论文格式,任何一个细节的不完善都会遭到她的严厉批评。学生对她的评价最多的是“敬畏”。
2021年6月,马更新教授与2021届硕士毕业生合影
在生活中,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对学生关怀备至。学生遭遇挫折,她以亲身经历温暖鼓励,助其重拾信心。学生对前途充满迷茫,她帮助学生分析性格特征与适合行业,指引学生踏上理想的工作岗位,去往机关、高校、律所、企业等,在各自领域传承师训,或守护公平正义、或培育法学新苗、或助力商业腾飞,成为法治社会建设生力军。
回顾过往,马更新凭借深厚学养和师者仁心,在商法领域独树一帜。展望未来,她仍将执守学术初心,砥砺奋进,推动国内商法研究迈向更高峰,续写法治中国辉煌篇章,为法界后学照亮永无止境的求知征途。
——原文刊载于《中华英才》半月刊
2025年第07期
作者:本刊记者 梁 钧 陈添添
责编:卡咪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