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451
2025年4月18日,自闭症男孩超超9岁生日当天,53岁的超超爸爸带着他开启了青藏线骑行之旅。一对父子,两辆自行车,两个背包,已经从兰州的家启程。
两人计划用45天时间(其中骑行21天),骑行两千多公里,翻过海拔四千米以上的日月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抵达拉萨。
超超曾被诊断为中重度自闭症,还伴随过敏、抽动、多动。残疾证上显示,他是精神残疾二级、智力残疾二级。
过去三年,超超累计骑行距离超过一万公里。从没有主动语言、不会听指令到会主动表达感情;从在课堂上拍手一整节课到能安坐、能跟随活动。
“这是一趟重生之旅,我已经年过半百,或许再过几年就没法陪他骑车了。” 超超爸爸说,为了这趟旅程他已经准备了三年。
口述 图片丨超超爸爸
文丨渔渔
编辑 | Zoey_hmm、朱谷粒
骑行第一天就刷新记录
这次超超的表现的确突破了自我。4月18日骑行的第一天,超超全程状态饱满,清晨自兰州启程,晚八点抵达海东市乐都区,全程12小时136公里的高强度骑行,刷新了我们的单日里程纪录。
超超全程保持稳定情绪与充沛体力,面对突发状况展现出的适应能力都让我惊喜。这份成长成为支撑我前行的最大动力。
当然我们也遇到了不少挑战:因为途经高海拔地区,我们得缓慢爬升,安排每天的骑行量在100公里左右,最长的一天骑行142公里,大概需要7个小时左右。
重装对我们来说不太现实,我让超超背一个小包,我驮两个人的行李和物资,晚上就住酒店。但骑友推荐的青旅多数失联,线上预订耗时费力。驮包装备与自行车存放的特殊需求,使得寻找性价比高的住宿点成为每日必修课。
超超的老师们提前为超超送行
骑行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青海西宁。扑面而来的不仅是早晚巨大的温差,更有逆风前行的阻力和持续爬升的艰辛。那一刻,我才深刻体会到这条天路的艰难程度远超想象。
我问自己:为何选择条件更为艰苦的青藏线,而非风景优美、补给完善、安全保障更强的川藏线?因为这座城市承载着太多刻骨铭心的记忆。
四年前,我们父子人生中首次远行的第一站正是青海西宁,这里是我们的重生之地:
在塔尔寺的经幡下,孩子剪去了蓄留六年的发辫;在青海湖畔,我们开启了"孤独症智慧星快乐骑行"的征途。
这座高原城市不仅是新生的见证者,更是我们坚持至今的精神图腾。
单亲爸爸和自闭症儿子抱团取暖
这两年超超骑得越来越好了,从一次性骑5公里到能骑10公里、30公里、50公里,均速每小时20公里,下坡时速最高能达到57公里,骑行能力远超普通孩子,而这在三年前是不能想象的。
超超和爸爸为数不多的合影
2021年,我辞去了企业管理的工作,开始全职带超超。为了让超超上康复课和各种兴趣班,我卖掉了车,花掉了积蓄,几乎返贫。当时我的生活一团糟,没有工作、婚姻破裂、父母也相继离世。
超超的状况更差,刚开始上小学,干出了各种千奇百怪的事:躺到地上、推翻桌子、整整一节课都在不停拍手。最严重的一次,超超脱了裤子,直接尿在了教室的桶里。
超超的残疾证
我们父子俩只能抱团取暖、独自摸索。没人商量是我带孩子的短板,但也成了一种优势,我们没有外部干扰,有大把的时间试错。我就带超超尝试各种运动,轮滑、游泳、滑板、篮球、画画、平衡车、竹笛、排球……一样一样看什么最适合他。
篮球,他连拍球都没学会,跳绳至今也不会;画画学了半年仍会画得脸上手上都是;游泳,我用自己的野路子游法教他,可能是有次被呛到,超超就说什么也不下水了;轮滑超超学会了,但我不会,没法跟他一起玩。
后来我发现超超喜欢骑行,在他刚开始骑平衡车时我就注意到,他很喜欢往窄窄的路牙子上骑。最终证明,这条路我们走对了。
超超和在骑行中遇到的普通孩子
而且骑行有一个好处,能让我们父子俩共同去做一件事,感受同样的道路、同样的速度。
但由于超超没有语言,这又是一项危险的运动,我一定要亲身体验,感受他可能的感受,才能给他准确的指导。骑到什么程度热了该脱衣服,我就提醒超超脱衣服,我感觉渴了,就知道超超肯定也渴了,我们就停下来休息。
安全问题不能马虎,我最先教他的是刹车,告诉他必须先刹前刹再后刹,反复练习直到形成肌肉记忆。然后再练习变速,刚开始超超无法自主变速,都是我帮他手动调节。
我还买来滚筒骑行台,在家里帮超超练习平衡和发力。学会骑行后,我们从兰州周边开始,附近适合骑行的路线都骑了遍。
户外的环境很丰富,骑行可以让超超接触大自然,接受多样的刺激。而且人和自行车是双向制约的关系,由不得他为所欲为。
下坡时的前庭刺激、手握车把看前方时的专注、对路况的预判,都提升了超超的情绪调节能力和自理能力。运动量增大了,他也慢慢开始吃得好、睡得好,生活更规律了。
超超已经骑行超过一万公里
骑行后孩子变“正常”了
2023年7月,我们迎来了第一次拉练——参加中国精协在包头举办的孤独症智慧星快乐骑行公益活动。超超作为当时年龄最小的选手,在内蒙草原上第一次完成了10公里的骑行赛。
活动上超超和志愿者们合影
那次骑行对我的触动很大,看到那么多孩子和家长都在努力生活,我也燃起了坚持下去的信心,于是去年暑假,我又带着超超从兰州骑行去了北京。
我们跨越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河北五省,途经48个县市,历时42天,骑行了两千多公里。
我特意选了北京作为目的地,这里是国家的首都,我一定要带孩子去看一次升旗、爬一次长城,让他体验祖国的大好山河。
一路上我们经历过10公里的超长爬坡、第一次穿越了12公里的隧道,遭遇过爆胎、暴雨、高温、崎岖不平的山路,超超都坚持了下来。
超超在路边吃饭
不过也有过意外。有一次超超骑车经过一辆停在路边的汽车时,司机突然开门,超超没注意被打开的车门撞倒了;还有一次他在义马市的国道非机动车道上摔倒,地上散落的碎石把胳膊、大腿都划出了血。
虽然看着孩子受伤心疼,但我从来不会主动去扶他,最终身体的疼痛换来了超超的独立。从那以后,他明白了只要前面有车停下就马上减速刹车,知道了要绕过路面上的水坑和石头。
我发现只要他双脚踏上自行车,就变了个人。通过车头的运动相机,我惊奇地发现他的表情是那么轻松自如,甚至还带着兴奋。平时他干什么都不正常,但骑行的时候整个人却像在发光。
这次骑行让超超发生了很多质的变化。骑行中隔离了手机的干扰,我也有机会跟超超输入大量语言,现在超超会说“我要喝水”、“我要上卫生间”、“休息”、“拍照”,理解了快慢、左右等等抽象的词汇,知道了避让行人,会在红灯前稳稳刹住,这都是在骑行中自然发生的。有时候超超甚至会蹦出一两句完整的我从没教过的语言。
超超骑行经过天安门
回来后的那个学期,上课时他能安安静静地待在教室里了,还学会了跟随同学起立、敬礼、鼓掌,这对我来说简直可以用震撼来形容。
老师们也开始管他了,看到他不听话的时候会敢责骂他,这反而让我特别感动,这意味着老师们开始尊重他、把他当学生看待。只有把孩子当成洪水猛兽才会避而远之;只有把他视为残疾人才会于心不忍,但或许有时候我们都忘了,他首先是个孩子,才是自闭症患者。
从那以后,我也从教室内陪读撤到了教室外。
父子俩相互救赎
在刚成为家庭妇男、无业游民的那两年,家庭变故与职场断崖式落差交织,我经常崩溃,毫不夸张地说,想掐死孩子的心都有了,心想如此痛苦地活着还不如都解脱了。
那个时候我还经常和别人发生冲突,看谁都不顺眼,怨天怨地怨人。然而随着超超的改变,我才意识到或许是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
我一直在抖音上发布孩子骑行的视频,一来方便复盘,二来也给自己力量,没想到很多家长看到后给我发来鼓励和安慰的话。
在义马市摔倒那次,我们不得不在当地休整养伤,当时已经超出了计划好几天,钱包也捉襟见肘。
有家长看到我发的视频,一定要加我微信,什么话也没说就转来五百块;还有家长专程来看超超,坚持要领超超去买衣服。
大家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他们没有任何目的和诉求地帮助我和孩子,人间真的还有很多善意和温暖。
过去我对自行车一窍不通,这些年自己研究也成了半个专家;从前不会做饭,现在懂得了各种营养搭配。是超超带给了我这些体验,也让我明白了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超超对我来说真是救赎。
我的心态也变了,那就是允许一切发生。如果超超没有问题,那他就不是自闭症孩子了;他可以今天出现这个问题,明天出现那个,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好。
越是放松,越是很多问题都消失了,现在每天吃完晚饭我就能休息了,让超超自己完成收拾碗筷、洗碗的流程,代价是已经砸了无数个碗。
但我坚持买瓷碗,不换铝碗、塑料碗,这样的试错成本是值得的。不知道从哪天开始,他主动说:“碎了碎了”,拉着我拿来扫帚扫地。
以前带超超我三步都不能离开,但现在每天下楼丢垃圾的活都能交给他;等我摆好车子进门,他已经帮我把拖鞋提到了家门口。
我的儿子虽然还不会主动叫“爸爸”,但他会为我做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这难道不是幸福吗?
在兰州看非遗社火,超超爸爸说骑行也是一个让孩子见人见事的过程
在超超8岁生日那天,我带他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滑翔伞体验。他9岁生日当天我们又再次启程,骑行青藏线,目的地拉萨。
从北京骑行结束后我就开始计划这次行程了。作为喝黄河水长大的孩子,我们要去黄河的源头看看,感受感受唐古拉山巅的风。我也希望孩子能在这次骑行中再次突破自我。据我了解,之前还没有孩子骑完过这条线。
虽然这次骑行对孩子和我来说都是一次挑战,但再不去做或许就没有机会了。
如今超超的成长速度远超我的能力范围,我已经年过半百,体力渐渐跟不上他了,经常被他甩在后面,不知道还能这样陪他多久。
我尽量不去焦虑还没发生的事,我们只管全力以赴,不留遗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文章版权归「大米和小米」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本号长期征集线索/稿件,一经采用,稿费从优。提供线索/投稿请联系:contents@dmhxm.com。
点击拨打大小米服务热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