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又抬门槛,港澳人士赴台遭百般刁难,岛内学者:让人再一次看清民进党当局真面目

0
分享至


赖清德抛出的“17项策略”对港澳人士也有影响,多家台媒21日报道称,民进党当局将调整港澳人士来台居留制度,规划增设所谓“长期居留”选项,并提高安全审查门槛。

据台湾“中国时报”21日报道,台陆委会主委邱垂正20日表示,根据赖清德日前在安全高层会议上的要求,原籍大陆的人士若申请来台定居,须根据台湾“法律”确认其确实放弃大陆的户籍与护照;港澳人士方面,则计划在既有的“居留”与“定居”制度之外,新增“长期居留”选项。港澳人士如果只是工作往来需要,可通过申请“长期居留”取得个人工作签注后自由进出台湾。审查过程则会被拉长,增加观察期,“以利‘政府’进行人流管理与安全评估”。

邱垂正声称,对于港澳人士未来申请来台居留、定居,要提高各种安全门槛。报道称,其实早在赖清德3月提出所谓“17条”时就提到,“对港澳人士融入台湾社会,在兼顾台湾社会发展及个人权益下,须有更多‘国安’考虑”。隔日陆委会就声称,目前港澳人士仅需居留一年即可申请在台湾定居,但许多申请移居者并未实际居住于台湾,因此当局将延长观察时间,判断其真实留台意愿。

另据亲绿媒体《自由时报》21日报道,为所谓的“防堵大陆借港澳移民对台‘渗透’”,民进党当局研议港人居留满一年可申请定居的规定,拟改为4年,新增的“长期居留”项目则是为了给予香港白领高级专业人才工作签注,让他们可以不必入籍。有知情官员称,“制度还在研拟中,主要是改善‘国安’漏洞”,“现在是居留第二年就可申请定居,没有什么安全审查期,居留和定居之间太短有弊病”。

该官员称,多了一个“长期居留”,要取得台湾身份就多一道门槛,比较能确保台湾安全。长期居留期间,相关人士拥有工作签证,保证他们“纯粹是来台工作赚钱的”,不必参与台湾选举,也不用拿台湾身份证。该官员还表示,工作签注会以高专人才和白领为主,不希望港人过来和台湾蓝领抢工作,必须从事台湾基本工资两倍以上的工作才行,“所以并不会开放香港劳工来台居留和工作”。

前几年,港人赴台居留和定居的人数曾一度增加,但自2022年开始明显减少。“中国时报”21日称,根据台“移民署”的资料,自2022年起合法居留在台湾的港人数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24年取得居留权的港人数量较2020年减少超过一半,“显示整体环境与制度变化对港人来台意愿已有影响”。

港人赴台定居的途径包括求学、投资等,其中投资是一个重要渠道。有港媒报道称,许多港人反映申请遭刁难,审查时间拉长,已造成越来越多的港人不愿继续留台,选择返回香港。与此同时,非香港出生、年纪大或低学历港人,也很难获得台湾当局批准赴台定居。有报道称,民进党当局不希望港人赴台目的是为了享受台湾的福利。2023年1月,台当局发布“港澳居民不得从事活动一览表”,列出多项港澳居民不得从事的活动,包括参加游行等政治性质公众活动以及接受媒体邀请发表意见等,被强烈批评。

岛内学者何溢诚直言,2020年蔡英文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把港人弃如敝屣。港人移居台湾的门槛越来越高,几乎已经到了百般刁难的地步。有港媒评论称,如今民进党当局把香港居民申请赴台定居也视为一种“安全风险”,显然并不欢迎港人赴台定居,“由此也让人再一次看清了民进党当局的真面目”。

来源 | 环球时报

记者 | 张若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京彩台湾 incentive-icons
京彩台湾
传递对台政策,展示京台风采
8913文章数 10460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特朗普"生日阅兵":士兵1天只吃1顿热餐 花3千万美元

体育要闻

退役8个月后喜提3冠,人生的转折如此突然

娱乐要闻

嘉行回应黄杨钿甜风波翻车,引发众怒

财经要闻

一船难求,又要开始了?

科技要闻

雷军:一场事故让我们受到狂风暴雨般的质疑

汽车要闻

吉利发布最强一季报后,继续整合、补短板是关键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教育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活动启动仪式

教育要闻

来上课了——(3)时态综合复习(8大时态+1个组合时态)第3段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没等到普京 泽连斯基走了